分享

服人参 不随便

 孙郎中 2021-03-18


 参是很有名的补气药,有“药王”、“百草之王”、“虚劳内伤第一要药”、“补虚之功独魁群草”等美誉,位列中国四大补品之首。《本草纲目》就描述,“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据古医书记载,人参对人体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效。故在传统药理应用上,人参有补充元气、增进体力、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脾肺胃、生津解渴、安神益智等作用。因而,临床常见有人以为人参是补品,吃了对身体好处多多,故热衷于选择人参进补,然而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及做法!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人参,是非常不适宜的!对于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也不必进服补药,妄用人参。你本身就已经够强壮的了,再补就容易补过了,导致闭气,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儿童食用人参,易产生性激素样作用,从而引起性早熟。如此来看,人参滋补不假,但若服用过头或服用不当就会酿悲剧,可别贪得无厌,好心做了坏事!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古代有个少爷得了一种病,很多所谓的名医生给他看,看不好。这个人就快要死了,于是大夫就给他开了人参,说是人参能大补元气,能救他。结果吃了人参,病反而更重了,几乎就等死了。

 这时候正好有个游方郎中路过,主家就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把他请来了,这个土郎中一看,坏了,人参不能吃,为啥呢?说是内有邪气,人参虽大补元气,但是身体里有邪气,就好比敌我双方正在交战,这时候我方空投战略物资,结果投到敌人手里了,邪气得到人参的滋补,邪气更盛,正气更弱,所以病就越重。那怎么办呢?这个医生很有办法,用炒莱菔子煮水让他吃,慢慢地就邪气就下去了,病也就好了,可谓“起死回生”。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人参是不能随便吃的! 冬令进补,很多人想当然的备些人参泡水当茶喝。更有甚者,逮着机会就把人参送入口中,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可如此乱吃很可能对身体无益反害!也许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壮实无病的人还是多病体弱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三伏天还是数九寒天,都觉得可以吃人参补一补,反正“油多不坏菜”,大不了不起作用。真是这样吗?绝对不是!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药力更大些,千万不能超量服用,否则不但没好处,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会出现流鼻血、生口疮、掉头发、胸闷、腹胀、失眠、血压升高、头痛等一系列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意思是,有热性病变的人用寒凉药治疗,有寒性病变用温热药治疗;有实性病变的人用攻逐法治疗,有虚性病变的人用补益法治疗。而人参性微温,属于温热药,又是大补益之药,那么它适应于寒证、虚证(如气虚、阳虚等)都是可以的,而实证、热证且正气不虚的人,是忌用的,用了反而助邪,使病情加重。真正阴虚火旺严重的人也不宜服用人参,恐助阳上火;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是不宜用峻补的人参。
 总之,有些东西很珍贵,吃了很好,但并不是所有人所有时候随便怎么吃都是好的;同样,人参虽滋补,却不是人人能吃,也不是时时可吃,它是药品,不是食品,吃前最好先咨询有经验的中医更为稳妥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