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茧中钻出了蚕蛾

 驼腰岭周长虹 2021-03-18

教学内容

5.茧中钻出了蚕蛾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指导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知道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知道蚕是昆虫,昆虫类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基于课前观察记录的信息描述蚕蛾的主要生命活动现象,识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能够基于观察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蚕蛾的外部形态特征。能基于蚕蛾和蚕蛹的观察比较,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蛹的联系。

3.愿意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观察蚕蛾,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神奇。敢于表达观察所得,乐于分享观察蚕蛾生命过程的收获。

4.能在较长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难点:比较蚕蛹和蚕蛾的形态,推测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蚕蛾破茧羽化视频、PPT等。

学生准备:蚕房(内含蚕蛹、蚕蛾)、放大镜、蚕蛹标本、蚕茧标本等。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二、探索:蚕卵的形态特征和行为(预设22分钟)

一、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四、拓展:这些动物是昆虫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PPT蚕蛾产卵图片]

1.PPT出示谜语,引出探究对象:这节课研究蚕的成虫阶段——蚕蛾。(板贴)

2.提问:你们在蚕房看到它了吗?它是怎么样的?(学生简单描述)

 [材料准备:PPT、蚕蛾破茧羽化视频、蚕房、蛹、蚕蛾等]

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1PPT出示提问: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茧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的蚕房有了怎么样新的变化?(预设:蚕茧破了,里面钻出了蚕蛾)

2PPT播放“蚕蛾破茧羽化”视频:边看视频边仔细观察茧中钻出的蚕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如:它怎么钻出来的?钻出来以后是怎么样的?)

3)学生观察活动:蚕房里的蚕蛾在干什么?(重点引导如:它们是否吃东西?它们怎样运动?等等)

4PPT出示提问:蚕蛾的哪些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预设:交配、产卵)

5)小结: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干燥展开,蚕蛾振动双翅,不吃也不喝……

 2.观察蚕蛾的外形特征。

1)小组观察蚕蛾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怎么样?有哪些器官?(也可自制观察活动记录表,建议学生可图文结合)

2PPT出示图片,全班讨论梳理蚕蛾的外形特征。(补充板书)

3)小结(4PPT播放雌、雄蚕蛾图片(亦可实物展示雌、雄蚕蛾标本),讨论交流:如何区分雌雄蚕蛾?(预设: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3.比较蚕蛾与蚕蛹的外部特征。

1)提问:茧里钻出来的蛾子是蛹变的吗?说说你的理由。(预设:茧里只有蛹,而我们看到蚕蛾从茧里面爬出来。)

2)出示蚕蛾的标本和蛹的标本,提问:蚕蛾的身体各部分可能是由蚕蛹的哪部分发育来的呢?

3PPT出示蚕蛹和蚕蛾的图片,将身体相对应部分连线。

4)小结: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来的,蚕蛾是蚕的成虫。

[材料准备:PPT图片]

1. PPT出示提问:哪些动物的形态与蚕蛾相似?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2PPT出示并小结昆虫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触角,胸部长有翅膀和三对足。有些昆虫的翅膀退化。

1PPT出示图片提问:这些动物是昆虫吗?说说你的理由。

2. 阅读科普读本,认识更多的昆虫。

3. 机动:指导完成设计的作业题。

学生简单描述

学生观察活动

自制观察活动记录表

看图讨论交流

观察蚕蛾的标本和蛹的标本

自主交流

板书设计         5.茧里钻出了蚕蛾

 

 

 

教学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