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看得越开,幸福就会越多

 阿柴说情感 2021-03-18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说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个人身上,也是能够起到一样的效果:“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况且,倘若你留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人,那些觉得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有些苦于生活的贫困,有些苦于社会地位低微,也有些苦于家庭关系不和睦。
反观那些过得非常幸福的人,却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看得很开。
其实看得开的人,往往更容易觉得满满的幸福,因为看得开的人明白,任何财富地位都是浮华,都是过眼云烟,而不会过分追逐名利。
看得开的人也明白,他人的评头论足也都是他人主观的看法,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看得开的人更明白,这世间时光流转,所有的事情终将过去,懂得随时光前行,而不沉溺于哪一件事,才能获得幸福。
有这样一句传统观念:“钱财乃身外之物”,短短几个字便道出了对于名利的正确态度,少一些执念的追逐,才能更幸福。
有些人总是认为,只有足够有钱,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但是实际上,那些不择手段最终从穷人圈跳入富人圈的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确实无法填补的。
实际上,任何钱财都不如人和人之间的真情实感来的珍贵,有些人执着于一些财富,而忽视了和家人朋友们的相处。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你若看太重了,就会被它牵着鼻子走,你若不是太在意,其实会发现更多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对于名利看得开些,其实不管财富多少都可以获得幸福。有时日子清贫,但是吃穿不愁,和亲友们一起拉家常也是一种幸福。


物质条件好一些了,日子顺遂了,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一种幸福。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看得开一些,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幸福。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太过在意身边其他人的说法,生活就会顾这顾那,缩手缩脚,自然生活的不痛快。
其实,人们的言论都带上了主观的色彩,言论也会不自觉地里包含了主观的感情。
有时候,人们太过想要寻找一个事情的客观真相,或者太过看重事情的客观真相,听不得他人的看法,他人的议论,也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因此,倒不如学会看开些,他人的议论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与人的地位不同,视角也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我们不能要求他人的看法都随和我们,唯有能做的只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对他人的议论少点关系,不过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因为那不过是庸人自扰,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求自己行事坦荡,问心无愧。


对他人的看法越是看得开,越能活得洒脱,越能获得幸福,不会过分纠结于一件事,也是获得幸福的方法。
人生之事繁多,有顺遂,也有低谷,不沉溺于任何一件事,也是万分重要。
如果是成功喜悦之事,过于沉溺,难免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如果是挫败之事,过于纠结,又难免会平添烦恼。
因此,要想获得幸福,最好的是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的性子,明白不管是喜还是悲,所有的事情终将会过去,
所有眼前的终不过是历史,不纠结,不停留,不骄傲,不悲伤,只是专注于眼下,珍惜眼前,越是看得开,越是容易幸福。
人们总说,现在的幸福越来越难获得了,其实应该说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知满足了。
不满足于现在的财富地位,总是不停地期盼拥有的更多,总是不满足于一件事的结果,还要求身边的人看法要和自己保持一致。
在美好时光里面,不能做到舒适自在,总是轻易纠结于已经过去的事情,却不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知足者常乐,看得开才常乐。多多惊醒自己,地位和财富都是身外之物,都终将被花费掉;惊醒自己,他人的看法议论都是身外之物。
因为好坏全凭一张嘴,你既不能验证,又无法改变;惊醒自己,过去的事情,都会慢慢被遗忘,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所有的一切不过归为一句话,看得越开,才能越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