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龄危机,你欠自己一句“慢慢来!”

 桃之夭夭者 2021-03-18


年龄不是桎梏,心境才是

年末

还有二十多天,2020年就要来临。年末免不了做一番回顾和总结,发现自己这一年又又又又白混了!收入没有增长、相亲没有成功,年初那些信誓旦旦的愿望似乎一个也没实现。

25岁没对象杯具,30岁没房杯具,35岁没孩子杯具,40岁没高薪杯具!自己的人生由这些杯具构成了惨剧。

1

90后自称老阿姨的时候,

80后默默地戴上帽子遮挡节节退败的发际线;

70后在健身房踉踉跄跄,挥汗如雨;

60后正带着心爱的彩色丝巾满世界挥洒广场舞的节奏。

一面是慨叹自己老了,一面是不服老“欲与天公试比高”。

不服老是因为不敢老啊!最大的90后年近30岁,不年轻了。已经悄悄泡上了菊花枸杞,在淘宝搜泡脚中药包和生发水。

“三十而立”,没立起来,大部分还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阶段,还有部分在啃老。

一边自嘲“老阿姨”,一边为自家爱豆疯狂打call,穿汉服演漫画少女,幻想宠物系恋人。“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只有小学生才盼望长大,成年人谁愿意成年啊!

尚未完成人生的各项任务,中年危机就来了。在职场,更年轻更有活力的95后已经登场,前触天花板,后有追兵。

法国作者马莱尔在《中年危机》中写道:

“中年,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最危险、最需要关爱的时期,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身上的器官开始磨损,夫妻关系趋于平淡而外面的诱惑却接连不断。

中年危机源自中年恐慌。听说又一个中年精英猝死了,身边熟人忽然红杏出墙了,像一架制作精良的仪器平稳运转到中年,突然局部失控。力不从心的面对生活的兵荒马乱,无法抑制的走向下坡路,这种无法掌控自己的恐慌才是中年危机的根源。

老年人为什么喜欢逞强?因为老年也有危机。“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成为儿女的累赘,对死亡的恐惧让老人不认老。

为了证明自己还有用,所以常有老年人站凳子爬高跌伤的病例。孩子的爷爷就是这样不听劝阻爬高上低,结果是摔倒骨折卧床休养,从夏天躺到冬天,预计躺过跨年。


这样的老人光劝他要“服老”、“认老”是没用的,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危机感”。鼓励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灌输“保养好自己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助力”的观念。

危机

1

青年危机、中年危机、老年危机,其实所有的危机都来自自我认知:自己的成就配不上自己的年龄,一事无成的焦虑席卷老中青三代。连小学生都已经上网写爽文连载,不过是为那句“出名要趁早”。

虽说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割裂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来断章取义是不全面的。

张爱玲是在《传奇》再版的时候写到的这句话,时年24岁。写作成名使她摆脱了旧式大家族的束缚,能够自立,对当时的她来说是一件快事。

这句话只是一位妙龄女子因为写作能够养活自己而小小的“得瑟”了一下,却成为后人借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有一个人27岁之前是木匠,专为家具小件雕花。

24岁开始业余时间学画画,一画就是二十多年。

53岁当了“北漂”,寒衣素食,靠卖画度日。

66岁才名声大噪。2011年,他的《松柏高立图》拍卖价高达4.225亿。他就是齐白石。按照现代的“标准”,他的前半生是不成功的。

还有个人从小勤奋好学,诗文立成。然而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 。

他50岁才开始写章回小说,后中断多年。

72岁才正式开始写小说,年近八旬终于完成了这一本奇书:《西游记》,他就是吴承恩。

年龄只是人自然生长的计算刻度,是我们自己给年龄附加了太多的涵义,以至于总是担心来不及。你的年龄危机,穷途末路都是自己在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古语云:“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各花自有开花结果的规律,各人自有生长成熟的时间,早熟必然早衰,未必是好事,大器晚成也是美事。当然,你得用时间把自己精心雕琢才行。

没有必要因为年龄而焦灼,也不必为了年龄而放弃,你可以少年得志也可以大器晚成,碌碌无为也无妨,重要的是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不屈从于年龄。

年末,看看一路走来的自己,是不是欠自己一句:“不急,慢慢来”?

1

1

END

1

                                                 麻烦点个在看哦~

桃之夭夭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