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就是一顿饺子,而已

 修篱种菊 2021-03-18

    节气管农事,也管作文。好多回想写点东西却找不到主题和标题,就直接把节气写在标题栏。或者谷雨,或者夏至,或者别的,过后读起来还自觉都那么任性又合拍。那么这次,就该是冬至了。

     不单是我这样的。你看今天好多公众号都以冬至为题发篇凑数。标题有了,内容好说,随便写点啥,不然直接上来就普及冬至,传说,起源,饮食,文化,等等。

       可是,我偏偏就只记着了个吃——冬至吃饺子。至于其他什么,微信一刷就过去了,明天就忘到脖子后头了。

      说起冬至吃饺子,根本就不用看微信的,也不用你刷朋友圈广而告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谁还不知道冬至吃饺子啊。不只是冬至,春节,清明,芒种,数伏,问都不用问,只要是个节,别管节日还是节气,就是饺子,多简单。

      即便是重要的节日里来个重要的客人,就没有一顿饺子表达不出来的隆重与重视。

      感觉自从有了微信,人们的仪式感都在朋友圈里了。又似乎每个节日的起源,大家都门清。你也说冬至,我也说冬至,有几个版本是从自己老人那里听来的?都是百度或者复制的吧?自己记忆里的东西记录下来会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来自于最初给你讲故事的那个人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些讲故事的人会添枝加叶,有些人讲的是工笔,有些人讲得却是大写意。十里不同俗,一个地方的经典流传一定会是和自己的乡俗有所链接的,不要说习俗是吃这吃那,咱们肃宁,什么说道也没有,就是一顿饺子。

     真的,冬至这一天,我就知道个吃饺子,至于纪念谁,有人说我就想起来,没人说我也不刻意去查。还知道冬至这一天,“天儿”最短,过了冬至,一天比一天“天儿”长。今天恰好是冬至,懒觉睡到早七点,隔窗望望,“天儿”还没有大亮。趁着雾霾天,尽情地睡个懒觉吧。若是在夏季,在农村,早晨七点,早已经耪了半天地了。

     还有过年。有人从冬至开始数数,说“离新年还有十天”。我却总觉得元旦根本算不上新年,只是个“阳历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没有仪式感的“年”不是“年”,对劳动人民来说,新年是腊月之后的春节。在从前,我们真的从来没有在元旦有过什么特别,即便是那一天吃饺子,也不过是一顿普通的饺子,不是为过“新年”而吃。别处倘或是也有吃汤圆、吃年糕、煮火腿,啥啥啥的,但是在咱这没有过。

     其实朋友圈发的很多习俗都不是我们经年传承的,有些是因为贫富进化和眼界而有所增加或者引进。比如年夜饭。自打央视有了春晚,我才知道了年夜饭这个词。究竟哪一顿算是年夜饭呢,年夜饭有什么风俗吗?其实我们是没吃过的。老辈人们年三十包饺子,把整帘的饺子高处放起来,留着初一起五更吃;剩下不满帘的,三十晚上煮煮,一家子老小“连汤带水”盛到碗里,吃不太饱也没关系,早晨起五更就能有肉饺子吃了。至于现在,炒一大桌子菜也可以,但一家子守夜吃到第二天,不可能的事,那谁肚子受得了!反正我是没那么吃过,咱肃宁我也不知道有那习俗。即便是现在年三十晚上多炒几个菜也是有的,都不饿,每个菜样式样式吃几口,怎么端上来怎么端下去,扔吗?留着明年(明天)再扔吧。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这一天,夜晚最长。但有人说,“思念比夜长”。我也有思念的人,比如那个不良少年,但冬至这一天,我也没有再多想他一点点,因为每一天的思念都是极致,冬至也再没有一点点增加思念的潜能空间了。

      人间小团圆团圆。想来现在也没有特别渴望团圆而不能团圆的人和事了吧。在哪里都会音讯常通,来来往往也很方便。不是人在一起才是团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每个人都在奋斗自己的前程,分别是为了更好的团圆,而一些别的想而不能得的东西,大概就不是属于自己的了,还是随缘吧。

      今天冬至,吃了饺子应景,何以打发无聊?还是刷微信。想象该有多少人此时此刻正将饭碗一推,倾斜了身体做葛优瘫着刷手机。

      桌上的水仙吐了芽,长得越来越像蒜苗。在屋里,感觉不到冬至的至寒,除了朋友圈。

      冬至冬藏,窗外的冬夜正孕育一场又一场盛大的霾,某处树洞里冬眠的狗熊大概伸了伸懒腰,舔了舔爪子,翻个身又打起了呼噜。

       冬至了,春天应该已经在路上了。过了今天,懒床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减少,等待春风吹起来的时候,我会苏醒:偶尔勤奋,六点起床,晨跑,看岸边柳叶一点一点露出鹅黄。2020,也不用盘点,物质收获不算收获,因为人心没有知足。我的2020年计划是继续去做2019年计划的“继续2018年计划过而没有坚持下去的一些事由”。(倒是记得2017、2016或者再之前,也都是这么计划的, 年代久远,都忽略不计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