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谈“宋家庄”的歇后语

 修篱种菊 2021-03-18

笑谈“宋家庄”的歇后语

作者:青衫客

作为一个肃宁人,特别是县城西南的大部分的村民来说,关于“宋家庄”的歇后语已然是闻名遐迩。这里并不是褒贬宋家庄的村民,因为村里有许多我的老师和挚友同学。

在师素镇的30多个自然村里,无论是村民收入和村容村貌,宋家庄也是名列前茅的。连全国乐器行业的佼佼者乐海集团的宋大官人都是宋家庄人。关于宋家庄之所以这么多歇后语,大多是前辈们田间地头相互讥讽的笑语罢了,之所以冠上宋家庄的名号,无非是提高知名度,博大伙一笑,却给宋家庄村民戴上了一个很大的帽子。如宋家庄的鸭子———懵坑了。宋家庄的药铺———没人参啦(人身)。宋家庄的嫁妆———活滴。等等,其实哪村的鸭子不懵坑?又有哪的药铺人参不会断档?怎么就会只有宋家庄的嫁妆可以拆卸?加上宋家庄这个名号似乎更切实,流传更广些。我下面给大伙讲三个关于宋家庄的歇后语的故事,真假呢大伙也别介意,权当是笑话吧。

第一个:宋家庄的驴——就这样啦

第一次听见这个歇后语还是在我十几岁时。那年我们村有一个白事,死者生前声望很好,族大人多,加之有许多亲戚朋友,所以丧事办得很是隆重。当时请了好几班唢呐班,其中有我们附近的一班吹唢呐的,班主外号叫“瞎鸭子”,至于怎么叫这么个名号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当时在我们这一片白事必找他。还有一班呢都是生面孔,据说是从外县请来的。真有爱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于是跟两位班主一商量,让他们两班怼怼,看看谁的活儿好。有人去账房取了10块钱出来,用一根高粱杆夹着,先递到瞎班主这边,随后转身又递到那位班主面前,然后站到中央喊开始,大伙跟着起哄喊“怼怼”。

瞎班主这边新收了个徒弟,是宋家庄的。还没正式出道,由他应战。那边擂主是班主。一开始由大伙点曲目,两班吹,谁吹得响亮,谁吹得没走调就是赢家。这边瞎班主的徒弟一上场很想卖卖力气,不过毕竟不如人家那边班主老练,只见他鼓足了两腮,满脸涨得通红,鬓角流着汗,这么卖力气还是不如人家对面的班主叫座,大伙纷纷向对面靠拢,这时有人就冒出了一句俏皮话:“唉!宋家庄的驴——就这样啦。”大伙哄堂大笑。

瞎班主一看急眼了,嘱咐徒弟下去,老爷子把外面的棉袄一脱,大冬天的上身就穿了一件旧绒衣。他一边用力吹着一边向对方走过去,走到对方不远用唢呐向对方做出挑衅的动作,那边班主也不甘示弱,让人端来一碗水放在自己头上,继续挑战。瞎班主一看不亮绝活儿不行了,于是叫人搬来一张桌子,他头朝下,让徒弟扶着自己的身子倚在桌子旁边,用拿大顶的姿势吹唢呐,想当年那老爷子也应该六十开外了,就这气势博得大伙一阵阵喝彩。最后管事的总理出面,一边各打赏十块钱,算平局。老爷子起身拍拍身上的土说:“谁还敢说'宋家庄的驴就这样啦’?有绝活!”引得大伙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第二个:宋家庄的吃大粪——食性不同  

十八岁那年辍学回家,跟几个少年时的伙伴一起跟着当村的盖房班当小工。那一年去师素乡许疃村盖民房,那会儿讲究盖房的主家管“上梁饭”,上梁那天大伙中午都在主家吃饭。主家挺热情,中午做的面条还有包子。大热天大伙都爱吃点面条,唯独有一个人偏偏不吃面条,掰开包子却又是韭菜馅的,那人也不吃韭菜。于是他给女主人要馒头吃,女主人笑着问他为什么不吃包子和面条,我抢先插了一句嘴,调侃他说:“他是宋家庄的吃大粪——食性不同。”其实这句话也是前不久跟盖房班的师傅才学的。听到这句话,那位大姐立刻把脸沉下来,一只手拿着盛卤的勺子指着我,用一半肃宁味一半饶阳味的方言呵斥道:“你们家宋家庄有亲戚昂?你们宋家庄的亲戚吃大粪嘞?小小的人儿,不学好,说话怎么奏这么难听诶!我说不说就那勺子扣你。”我被骂得一脸懵懂。掌班的赶紧上前给她说好话,那位大姐狠狠瞪了我一眼说:“我娘家奏是宋家庄滴!他说哈个奏不行。”

第三个:宋家庄的北瓜——够海市难呛

 宋家庄和海市村是邻村,连洼种地。两个村离得很近,自然有许多裙带关系,差不多都有些联系。生产队的时候,有一年宋家庄挨着海市的地里种的西瓜,周围还种了一大片北瓜。那时候村里没有电,大多数年青人除了出村看电影,溜墙根听新房,再有就是到地里扒瓜了。还是村里有几个小伙子吃完晚饭凑在一起,几个人商量一起去宋家庄地里偷西瓜去。几个人一人背一个筐悄悄地就来到瓜园边上,一个个蹑足潜踪,悄悄地打枪的不要,慢慢向瓜地里摸索前进,摸着大个的瓜就往筐里掖,黑灯瞎火的反正不能白来。突然,从地头和窝棚旁边射过来几束手电光,敢情人家宋家庄的人早就埋伏好了。众人一见筐也不要了撒腿就跑,最后还是有两个跑得慢的让人家逮住了。没办法,两个俘虏按人家说的把所有的筐和筐里的瓜背到了窝棚跟前,到了窝棚跟前,俩人一看那有什么西瓜呀,大个的都是北瓜,原来人家白天已经把西瓜摘完了,北瓜还不熟,所以偷的大多是北瓜。

宋家庄带头的民兵说了,今天不打你俩也不骂你俩,你俩把这筐里的瓜吃完了就放了你俩。没办法,吃吧!刚开始肚里没食还能生咽,虽然北瓜不好吃,好歹比让人家抓住游街强啊!俩人吃了一会儿,实在是咽不下去了,望着地上的一堆北瓜开始求饶。宋家庄的民兵说啦:不行,不吃完不让走。俩人又继续吃,直到海市的村干部过来领人,俩人还在啃北瓜呢。看着俩人的狼狈样,于是宋家庄又多了一句歇后语:“宋家庄的北瓜————够海市难呛。”

关于宋家庄还有许多歇后语,就不一一跟大伙说了,毕竟也算人家的“隐私”,对这个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我私聊。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