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在法国怎么看病吗?

 鑫慧迪法国留学 2021-03-18

看病

小记

以前一直对在法国看病这件事有种不明原因地恐惧,只是听说大家一般等到看病时间就已经痊愈了。结合亲身经历,朋友去医院和家庭医生的例子向大家解释如何在法国看病。

考试周期间朋友kuma桑发烧,即使是这样,她也能做到考试第一个交卷(说是头疼要早点回去睡觉==)。于是在倒数第二门考试结束后,我和雷就陪着这个发烧了一整个星期的重病患者去了图卢兹的一个医院。

至于为什么选择医院,而不是家庭医生,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看病,对法国医疗体系一无所知,只是觉得预约家庭医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随后就在网上找了医院地址,乘地铁再换乘最终到了医院,说明来意后,在两个小姐姐的带领下直接去了急诊室。先是领了号码,再放眼急诊室。可真是什么样的病人都有,腿瘸了的,怀孕的,手上绑着绷带的,我们挑了了僻静的角落坐下。安心地等着屏幕上显示出手里的数字。很快就我们,说明来意后,找我们要了一些基本信息,并表示最后账单会直接寄到家里(门诊费30)。

于是,就开始了传说中的漫长等待。大概只有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室,一个医生,效率令人汗颜。最终,在等待了接近三四个小时后,终于到我们了。等了三四个小时,最后诊断五分钟,那位带着一口南部口音的医生将体温计伸向耳朵,直接宣布:“你根本就没有发烧!”这个诊断太快太轻率,以至于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就拿着一张家庭医生的通讯单被请了出去。医生的意思是,应该是呼吸道或是口腔感染,没必要在这里耗时间等下去,让我们按照单子上的时间和医生预约。

Kuma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没有发烧,哀嚎之后,开始给这些家庭医生打电话预约。我们选了一个离地铁站最近的地方,很幸运地预约到了时间,随后辗转波折终于找到了医生办公处。这是一栋隐蔽在树林后的小楼,不算偏僻,但也算是没有中国人会涉足的区域了。结果进去后很惊喜,没有医院里那种难闻令人头晕的味道,前面只有一个人在等。暖气很足,桌上放着一些宣传册,给人的感觉很放松。十分钟后,kuma桑一个人进去了,据她描述,医生照样不走心地诊断,并且不情愿给她开药。最后结果也是并没有发烧,只是小小的感染,现场付了30现金的门诊费。

医生给了一张处方单,该单子是由医生出具的药物处方或检验凭据,在去药房配药或实验室化验时必须出示。我们拿着医生龙飞凤舞的字(果然全世界的医生都是一样的吗?)去了附近的一家药妆店,药妆店上有明确的绿色十字标识。药剂师拿着药讲解了很久,十分专业,后来我们了解到开业药剂师都必须持有相关专业文凭并须在全国药剂师公会注册,因而他们有能力和资格提供药学方面的咨询建议。

拿完药往公交车站走时已是黄昏降临,我们好好地松了一口气。在外留学,不要因为害怕麻烦,或者是语言不通就不敢去看病,这样病情只会一拖再拖,甚至会到严重的地步。很多人从国内带了很多药来法国,但如果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疾病,千万不要迟疑着不去看病。

回顾这次看病史,只能说我们是幸运的,一天之内,虽然反复从一个地方折腾到另一个地方,但是能很轻易地预约到家庭医生,没有花太长的时间在等待方面。只能说根据我们这个单独的例子,得出医院和家庭医生的区别和共同点,门诊费都是30,只是医院是诊断之后扣钱,并且保险是算在内的。但是家庭医生,需要当场付现金30。

法国的医疗保险有两种,第一种是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可获得最高70%的报销额度;第二种是额外补充的副险,如果你仔细观察大街上的门面,你会发现基本上满大街都是Mutuelle字样,这就是补充医疗保险,自愿购买的,完全或部分覆盖社会医疗保险报销之后剩下的费用。

就我自身而言,我们在开学登记时,就已经强制性购买了学生社会保险,但并不是百分之百全部报销的,如看牙,配眼镜之类的是不包括在这个保险之内的。这个保险我们能用吗?又该怎么用呢?

在法国兼职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雇主是需要我们的医保卡号的。于是大概在两个月前,我就问了一圈法国朋友,她们都有一张绿卡,即社保卡Carte Vitale,是可以直接使用的。通过这个绿卡,医院能看到所有的个人信息和保险状况。但是对我们这些刚来法国几个月的人来说,我们有的只是一个临时的账号。具体操作是,先在AMELI官网,或是APP上申请账户和密码,再去LMDE申请证明,这样我们就能有一张打印好的单子,上面清楚地写着我们的社保号码。如果想要申请绿卡,应该也是同样在Agence LMDE进行申请。有了这个号码,就能进行报销啦。

不同的医疗体系一定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我们可能更依赖于药物,更希望得到医生细微耐心的治疗,但是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害怕麻烦,不要害怕费用高,也不要害怕语言问题,毕竟成为医生也是需要经过层层选拔的,医疗无国界。祝大家身体健康。

假期要到了,同学们High起来,

参加我们线下活动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