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中的泸州三百年

 易遵义2 2021-03-18

山水泸州,自古如画,亦入画。一本翰墨集就是证明。

今年初,泸州市博物馆编撰出版了《江阳高致——泸州三百年名人翰墨集》,细心藏入泸州三百年文墨故事。

该书主编——泸州市博物馆顾问胡瑶介绍,《翰墨集》时间跨度三百年,共收录七十余人九十二件作品。作者范围并不局限于泸州籍的名人,大致分为三类:里籍、宦游、流寓。集中多数作品均为首次出版,对了解、挖掘乡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初步梳理出,泸州三百年书画的轮廓与发展脉络”。

文人辈出泸州城

璀璨书画三百年

“泸州三百年来书画艺术的发展兴盛于清末民初。晚清以来,泸州出现家族式书画家的现象,如以绘画著称的过长卿、过长义、过长育兄弟及过长义之子过显五和凌成竹、凌子风姐弟,以书法见长的高树、高枏、高楷兄弟及高树之子高铎等,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色。”胡瑶介绍,高家当年住在泸州南门(今三星街),因高家一门出了三个进士,被誉为三个文曲星,三星街因此得名。高家三兄弟都善翰墨,尤以高树最为显著。高树,光绪二十六年任锦州府知府,后任奉天府知府。其后厌倦仕途,辞官后寓居京师,不问政治,工书擅文,名震京师,著有《金銮琐记》《鸰原录》等。高树擅书,其书风神秀逸,为清末民初泸州最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泸州市博物馆收藏其14件作品,泸县屈氏庄园门额“醒庐”二字也是出于高树手笔。

高树扇面绘画作品

在《翰墨集》里收录有一件高树的《泸州山水图》成扇,据说是高树在外为官多年思念家乡泸州,有日梦到泸州的龙透关和合江的笔架山,遂作画一幅并题诗一首: “老眼挥毫对北窗,晚凉天气睡魔降。近来少有思乡梦,此是泸州是合江。烽火西连龙透关,寄书空盼雁飞还。初春处处雷霆响,响到符江笔架山。”画面上长江、龙透关等泸州地标元素清晰可见,高树以书法见长,鲜有作画,此画为其现存的绘画孤品,深刻表达了在外游子思乡之情。

高树书法作品

过氏三兄弟,在当时有“翰墨传家,一门风雅”的美称。三兄弟中的过长义所画鱼与残荷,尤冠绝一时。他在忠山上筑有来青书屋,景色幽绝,颇具园林之盛。过长义与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交好,刘光第出游泸州曾到来青书屋拜访并作诗:“言访来青园,幽轩胜台观。开门看大江,白日中流乱。”过长义精湛的画技也得到刘光第的高度赞赏,刘氏云:“此老胸中万鱼语,喜到人间泛芳练。”只可惜曾盛极一时的来青书屋数十年后破败苍凉,直至在忠山上消失无踪。

过长义绘画作品

 “清代科举正途出身的人,都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在历史上饱受争议的施典章也不例外。”胡瑶说。施典章,字子谦,泸州人。光绪二年(1876)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经乔枏推荐任川汉铁路总公司总公司驻上海经理。期间,因挪用白银炒股失败,诱导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成为压倒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棵稻草。施典章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他的书法以帖学为依归,书法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结构妥帖,笔法圆润流动,文气十足。市博物馆收藏有其作品《行书七言联》,此次也收录在《翰墨集》里。

施典章书法作品

“高树、施典章等在当时的泸州都享有盛名,而与他们同一时期的进士李春芳却为世人鲜知。”胡瑶介绍,李春芳字(号)少仙,工诗善书,少时与施典章、方山诗人任谦同窗,受业于川南书院伍崧生先生门下。后中光绪三年丁丑科三甲四十一名进士。李春芳善书,但其书迹传世稀少。泸州市博物馆藏其《行书庐山草堂记》,此作气沉力厚,结字险绝,用笔圆厚,兼具欧阳询、颜真卿两家之妙。自嘉庆朝以来,帖学宗法董赵的风气逐渐往欧柳转移,到晚清更掀起一阵颜体的书学潮流。李春芳之书是晚清以来融合欧颜书风的产物,虽个性不彰,尚不失平和典雅。

“在晚清埋没的泸州地方文人群体中,李春芳只是一个典型案例。如果能将这个群体作系列研究,使其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逐渐为世人所知,无疑对地方文化史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胡瑶说。

先著书法作品

各领风骚泸州人

泼墨独占一席地

“就主流美术而言,能在美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泸州籍书画名家多集中在二十世纪,以蒋兆和、吴丈蜀和王朝闻等著称。”胡瑶介绍。

蒋兆和(1904-1986)以人物画见长,将素描与传统人物画的线条相结合,开创了人物画新风。他为历代名人造像,也关注现实题材,是二十世纪人物画的重镇。他的《姜茂琴同志像》《李白象》和《茅以升像》均融合了中西画法,在色彩与线条方面迥别于传统人物画。在人物之外,蒋兆和的《迎春》反映其在花鸟画方面的艺术造诣。此图用笔简洁,构图空灵,意笔草草而趣味横生,显示其迥异于人物画的笔情墨趣。

王朝闻(1909-2004)以文艺理论、美学和雕塑著称,其书法随心所欲,不囿于成法。吴丈蜀(1919-2006)是文学史家,以学者而兼擅书法,其书不拘一格,以学术专研而临池,故无法而法,底蕴醇厚,为当代学者书法的典范。三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名重一时,成为泸州籍书画的表表者,《翰墨集》里分别收录了三位大师的部分作品。

 “泸州这块地域能够诞生出大师级别的人物,绝非偶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蒋兆和、吴丈蜀、王朝闻等所具备的艺术天赋和成就,与泸州源远流长的书画传统与厚重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得到家乡土地的滋养与文风沾溉。”胡瑶说。

何飞凤书法作品

名流雅士爱泸州

山水诗酒入画来

泸州山川灵秀,文化灿烂,为历代名人雅士所钟爱。明清时期,诗人兼书法家王士祯、何绍基、张之洞,画家高其佩和诗书画兼擅的张问陶等都曾流寓或游宦泸州,他们不仅留下墨宝,对泸州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更为突出。从地域上讲,泸州地处内陆,远离战争中心,书画家兼擅书法的赵藩、赵熙、章士钊、潘伯鹰、黄炎培和画家黄宾虹、丰子恺等都有过在泸州驻足的痕迹并留下作品。

章士钊书法作品

胡瑶介绍,在《翰墨集》里收录了黄宾虹的《泸州山水图》,此图以其在泸州旅行时舟中所见景致入笔,秉承了一贯的浑厚与淹润的笔墨风格,是其写生与写意的结合,反映其老辣、练达的意境。黄宾虹的山水画,不少以实景山水为主题,但其呈现出来的,则是其胸中臆气的山川灵秀之气,这在《泸州山水图》中表现最为明显。此外,黄宾虹的写生山水,多以安徽及江浙一带为主,巴蜀山水并不多见,此画称得上是传世之作。

黄宾虹书法作品
黄宾虹绘画作品

泸州博物馆所藏丰子恺作品《历尽险阻适彼乐土》是其早年客居泸州时所作。1942年2月,丰子恺从重庆经泸州,自贡,五通桥去乐山看望马一浮先生时,在泸州小憩,作此画赠送“农廉兄”。丰子恺在泸州停留期间,还受当时宝元通公司泸州分公司负责人黄君鹤之邀,书斗方行书诗七绝:“家住云烟缥缈间,满簾春色满窗山。三杯曲酒微醺后,窈窕春星入户来。”丰子恺先生颠沛流离六载后踏进泸州这方乐土,是“满簾春色满窗山”,“ 三杯曲酒微醺后,窈窕春星入户来”。其画反映其离乱之年徜徉于泸州山水的心境,这与其书法中所言“西南漂泊老风尘,来学成都卖卜人。昨夜泸州江上望,一轮明月照江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丰子恺绘画作品
丰子恺书法作品

“本书只是从宏观角度构建泸州三百年书画史的基本框架。希望本书的出版,作为研究地方书画历史的嚆矢,也期望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共同为挖掘、保护与传承乡邦文化奉献出一份绵薄之力。”胡瑶表示。


胡瑶:泸州籍90后书画鉴赏家,师从于故宫博物院文物鉴赏家金运昌先生,近年来致力于清代书画领域的整理归纳与研究,平素注重收集与泸州有关的书画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