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T陆家嘴 孙国胜:艺术圈个小圈子,又是一个大世界

 金砖财经 2021-03-18

今年的5月8日晚,万众瞩目的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系列拍卖在纽约佳士得拉开帷幕。首先登场的“十九及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共呈献44件拍品,所有拍品100%成交,总成交额近6.5亿美元。

这个案例为我们上演了家族艺术传承最生动的一课。“从媒体曝光的作品在这对夫妇家中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些作品曾经美妙的融入在家庭当中,陪他们走过了幸福的一生。”在孙国胜眼中,艺术品具有“长尾效应”,在生活中,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正如孙国胜所说,艺术和生活应该是和谐的,并不是突兀的。

艺术,让人高雅的“聊天”

近期,ART 陆家嘴组委会秘书长、《芭莎艺术》主编孙国胜在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的专访时候表示:当人类在谈艺术金融、谈财富和精神的传承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使自己变的更富有,如果是这样,那就偏离了初衷。

“要回归生活本身,而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艺术生活方式,才是我们做艺术金融的最终目的。”孙国胜还举例了一些全球最顶级的家族,艺术都是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艺术品的传承比财富的传承显得更加珍贵,因为它融入了家族的品格和喜好,是家族精神的体现。

中国的家族收藏也曾是每一个名门望族的大事,如果能在传世的书画上钤上一个自己的收藏印章,就像许下了一个可以与艺术品同样流芳百世的愿望。

例如,最爱在书画上题字、盖章的乾隆皇帝或许从未意识到,在大清王朝濒临倾覆的时刻,末代皇帝溥仪还能靠他蓄藏的艺术品渡难。可见,艺术品在财富和精神享受两方面叠加产生的效应是独一无二的 。

与其他大众专业相比,艺术管理专业的受众圈层也相对小众一些。据孙国胜回忆道,200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当时还没有成立人文学院。孙国胜以及其余的,一共80位学生进入到美术史系,大二以美术史系为基础成立了人文学院,下设三个系:美术史系、文化遗产系和艺术管理系。

“大三时的我们开始分系,我选择了艺术管理系继续学习。当时这个艺术管理系也是中国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孙国胜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国的很多美术学院以及大学都开设了艺术管理的专业。

这与这些年的艺术产业在中国大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中国艺术市场的兴起,中国民间美术馆的兴建潮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

“如果现在你不懂点艺术,都没办法在高端的社交场合聊天。”孙国胜打趣地说道,从学习艺术史,到深入艺术管理的学习和实践中,为其打开了更大的世界。也让他在艺术专业之外,学到很多其他行业的知识。

艺术与金融的跨界

集艺术策划人、艺术市场研究者、媒体人于一身的孙国胜,不仅是ART 陆家嘴组委会秘书长,还是《芭莎艺术》主编。据了解,《芭莎艺术》杂志是一本国际化的艺术杂志,主要关注的是全球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冲击,纸媒的成本高、受众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纸媒杂志和很多传统行业如书店、咖啡馆一样都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针对单纯艺术类媒体的生存之道,孙国胜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芭莎艺术》杂志也会在未来成为一个“艺术IP”,跨界到各个领域里起到引领创新,赋能产业的作用。

目前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和产品,立体的传递艺术价值,而不是停留在平面媒体的传播里。

除此之外,孙国胜指出,艺术圈是一个小圈子,但是艺术又是一个大世界。艺术的专业人员在整个社会中不算很大,但是人人都向往艺术,都渴望了解艺术。例如去巴黎,如果只能选择参观一个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卢浮宫,因为那里集结了代表人类的最高审美和智慧结晶的艺术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富的积累让人们有条件地开始去追求精神的满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正是由于需求增大了,艺术圈也要慢慢打开专业的壁垒,去满足大众的需求,艺术与社会方方面面的人交流融合就形成了跨界。

为此,他还举例说明道:“比如我们在上海举办的'ART陆家嘴-上海金融与艺术国际峰会’,就是搭建一个金融与艺术创新融合的平台。在上海这样国际性的大都市中,艺术与金融的跨界不仅是艺术界的需求,也是金融创新的需求,而且大家对于艺术财富的获得和管理以及艺术的传承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未来,在孙国胜看来,艺术金融是有很广阔的前景。正如同峰会上很多嘉宾所提及到的,艺术与金融的结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前沿的话题,这也正是举办“ART陆家嘴-2018上海艺术金融国际峰会”的初衷。

文:杨槟

来源:LeaderClub

(本文首刊于2018年12月出版的《LeaderClub》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