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的相貌到底如何?为何会有多个风格迥异的画像传世?

 昵称RpawSp7W 2021-03-18


提起明太祖朱元璋的相貌,大多数人脑海中就会涌现出一幅图像,脸部凹陷,外部轮廓突出,是典型的猪腰子或鞋拔子脸,这是朱元璋流传最广的一幅画像,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丑陋!

其实,这只是朱元璋画像众多版本中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幅,他的画像,还用一个常见版本就比较英俊了,那是朱元璋的老年画像,身穿黄色龙袍,一幅天子模样,相貌端正而慈祥。

朱元璋的相貌到底如何?翻开《明史》,《明史》只有简单的十六个字,“姿貌雄杰,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明代文人笔记也有类似的记载,“日质天章,风目龙姿,声如洪钟,奇骨灌顶”

这两种记载都十分笼统,含糊,只是让人觉得朱元璋的相貌与众不同,到底如何不同,让人无法想象。还是看一下画家是如何给朱元璋画像的吧。

明朝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四称:“太祖尝集画工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

这段文字是说,朱元璋曾经召集了许多画工给他画像,但大多的画作都不符合他的心意。有位画工画得很像,自己认为朱元璋见了一定会奖赏,然而等到给他看时,也不样受到了朱元璋的斥责。

有一位画工反复揣摩朱元璋的心意,在画画时,对朱元璋的形象进行修饰与加工,取其外形相似,再画得雍容端庄,然后献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后非常高兴,就诏令以此为标准,画了许多幅赐给各诸侯王。

从这段文字看,朱元璋应该长得不怎么样,画工画的越逼真就越不符合他的心意,因此,有许多画工受到斥责,他的的画像应该经过美化。

现在在明孝陵和民间流传的朱元璋画像,有十五六个版本,这些版本大多风格迥异,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版本传世呢?有两种说法。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俎》称,“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庙”,是说朱元璋喜欢微服私访,恐怕被外人认出相貌,赐给王侯的画像,都不是他的真实相貌。

还有一种说法,在明代笔记《七修类稿》中说,朱元璋生性多疑,害怕刺客来刺杀他,所以故意派人画了很多奇怪的画像,四处散布,使外人无从知晓他的真实相貌,这样,刺客也就找不到下手目标了。

朱元璋现存的画像中,还有许多出自清朝,这点从画像上的服饰可以判断出来,这类画像大多是猪腰子脸,奇丑无比,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清朝对朱元璋的丑化,其实这是错误的,这种脸型在相书上叫“龙形相”,是大富大贵之相,《相术集存》里对此有专门的描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