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重复被干扰,反而能减少压力、使心情更好?

 Captain28 2021-03-18

朋友越多,可能增高抑郁的可能性?

“人类大脑只开发了10%?”

杀不死你的,终将会让你更强大”?

伤心的人别听慢歌?”

工作重复被干扰,反而能减少压力,使心情更好

这些说法里

哪些是真相

哪些是谣言呢?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

进入壹心理学院315打假专场

戳破“心灵鸡汤”

鉴别心理学的那些真伪

朋友越多,可能增高抑郁的可能性?

点击猫咪,验证真伪

老一辈的人经常说,朋友越多越好,多个朋友多条路。

然而,《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的一项研究却认为,过多的社交活动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南丹麦大学用两年的时间对来自13个欧洲国家的被试者进行包括社会活动数量、亲密社会关系的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人们的生活质量、抑郁状况,与社会活动数量、亲密关系数量之间呈现“U”形线关系

当人们有3个或以下亲密关系,更多的社会活动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抑郁症状;

当人们每周有4-5个亲密关系并从事社交活动时,抑郁症状似乎可以最小化;

但是,当人们有7个或更多亲密关系时,心理状况低迷尤其明显,参加社交活动与抑郁症状的增加有关。


这也就是说,处于中等社交活动水平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研究者Ziggi Ivan Santini认为,每个个体能够投入社交互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当过多的社会活动过度分散人们的精力时,他们可能减少用于家庭的时间,社交活动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压力因素,减损幸福感。

“人类大脑只开发了10%?”

点击猫咪,验证真伪

“大多数人类的大脑只利用了10%,剩下的90%还有待开发。即便聪明如爱因斯坦,他大脑的开发程度也只达到13%左右。”

大多数人对这个带着“激励”色彩的谬论深信不疑。甚至,在《英国医学杂志》2007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一些医生也相信这个说法。

虽然90%的开发空间,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不错的心灵解药。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科学家们运用脑成像技术发现,当实时观测人们的大脑活跃区域时,即便是移动视线这样的小动作,活跃区域也不止10%。而且,大脑并没有哪个区域是完全不活跃的。

其实,这个说法最早来自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

在William的著作《The Energies of Man》中,他确实曾写道:“我们对自身的身心资源利用甚微。”

但是,他只是认为,人类有更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出来,并没有提到10%和爱伊斯坦。

对信息的过度夸大和扭曲加工,让大多数人们相信了“人类的大脑只利用了10%”这一谬论。

于是,伪科学谣言就这样产生了。

“杀不死你的,终将会让你更强大”?

点击猫咪,验证真伪

“杀不死你的终将会让你更强大”,可谓是本世纪最著名的“一碗鸡汤”了。

然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们为了证实:过去的创伤事件能否给人形成一种保护,让他们在未来免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或重度抑郁症,做了这样一项实验:

(1)研究者们对1160名志愿者进行压力生活事件调查

(2)让这些志愿者进入“创伤经历阶段”

(3)后期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重度抑郁测量的实验 

研究发现,过去承受过的压力,并不能让个体对未来的创伤产生“心理复原力”。相反,这些过大的压力还会让人对未来的创伤事件更敏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这也说明,杀不死你的,不会让你更强大,甚至,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会变得更加脆弱。

“伤心的人别听慢歌?”

所以你听慢歌,很慢很慢的歌
听得心如刀割
是不是该换一种节奏了
oh...oh....

点击猫咪,验证真伪


伤心的时候,是不是千万别听慢歌呢?

2015年,Milgram团队曾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音乐喜好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更喜欢悲伤的音乐。

最近,针对于抑郁症为什么更喜欢悲伤的音乐,SunKyung团队有了新发现。

他们发现,相对于过往研究将悲伤的音乐看作是反映和维持消极情绪的工具,处于抑郁情绪的人选择悲伤的歌曲是因为它们更舒缓,更放松

而这样舒缓放松的音乐可以帮助被抑郁情绪所困的人提升情绪。

这也就是说,伤心或情绪低潮时,慢歌反而比欢快的歌更有效帮助人们提升情绪。


工作重复被干扰,反而能减少压力,使心情更好?

点击猫咪,验证真伪



最近,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发表的一项研究《心理神经内分泌学》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工作场所的重复干扰会导致身体释放更多的应激激素

在这项实验中,被试者被分为3组,每组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但工作量相同。

  • 对照组:研究人员安排了演员向参与者们表演推销对话;

  • A组:研究人员告知A组被试者,需要从他们当中选出最适合升职的候选人;

  • B组:在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B组被试者不得不面对来自上级紧急聊天信息的额外干扰。


实验结果显示,A组释放的皮质醇水平几乎是B组的两倍。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观察到,B组虽然被聊天信息打断,但他们的压力程度更低,心情也更好。

研究人员推测,由额外的干扰引发的皮质醇释放,会让人调动更多的物质资源,进而导致对压力有更好的情绪和认知反应。

这也就是说,这些干扰可能分散了参与者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压力状况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更少的威胁,压力程度更低。


写在最后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譬如“心灵鸡汤”、视错觉图、性格测试等一些打着心理学旗号的伪心理学。

它们可能满足了一些人的某些欲望,也可能是一些人产生虚假掌控感的心灵解药。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心理学才经常被大众误以为是奇技淫巧的东西。

只有当我们真正接触心理学,看到荣格、弗洛伊德,回归到学科的本质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这门学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