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尼康Z6II 50/1.2拍写真是什么体验?

 君悦2015 2021-03-18
Image

作者:沐夏

人像摄影师

作为一名人像摄影师,我使用尼康相机系统进行拍摄已经有大约10个年头了,尼康Z 6搭配AF-S 尼克尔 58mm f/1.4G一度是我的主力拍摄器材选择,不过这套组合依然在对焦、色散以及画面细节还原上有所欠缺。
这次我带着最新的尼康Z 6II以及尼康首支自动对焦的F1.2大光圈定焦——尼克尔 Z 50mm f/1.2 S在雨天拍摄了一套和服写真。我之所以会对50mm标准定焦镜头如此热爱,是因为这样的焦距进可攻退可守,既能拍摄特写又能交代全景,既能俯拍亦能仰拍,镜头语言十分丰富。

Image

比如这张高角度俯拍的照片,我利用前景的栏杆与后景的竹叶与池塘进行构图,同时为了构图的合理性,选择抬起相机过头顶利用翻转屏完成拍摄。

Image

在我们拍摄的日式庭院旁还有一座很有和风气息的小桥,此时我站在已经干涸的池塘中选择仰角进行拍摄,并且让模特将袖摆挥起,让画面显得十分大气。

Image

这次拍摄的服装是选择了比较正统的红色振袖,搭配了一把红色的折扇,为了让画面更具有活力与少女的气息,大部分拍摄都是让模特小姐姐动起来进行抓拍,从多张照片中选择最美好的那一帧进行记录。

Image

我在选择了较小的对焦区域时,尼康Z 6II可以提供人眼/人脸识别对焦的能力(设置宽区域自动对焦AF),这是上一代的Z 6所不具备的。

Image

在拍摄一些中全景时,使用自动区域自动对焦也可以精准的识别模特小姐姐的眼睛,从而牢牢的锁住焦点。
Image
Image
Image

虽说雨天拍摄缺了一丝光影的层次,并且相比晴天亮暗部的光比也更大(亭子内部等背光处会更暗),但是雨天被打湿的石阶、竹林和木栏却带来了良好的质感与色彩。

Image
Image

给我带来更多惊喜的要数这支尼克尔 Z 50mm f/1.2 S了,虽然相比58mm f/1.4G在体积与重量上有所增加,但是作为一支Z卡口原生镜头,也不需要再多带转接环出门,权衡之下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长时间手持尼克尔 Z 50mm f/1.2 S拍摄并不会觉得疲劳。

Image

作为一名热爱使用58mm f/1.4G的玄学用户,对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最看重的必然是焦外的表现:强烈的虚化所能带来的氛围感和层次感。所以这次的拍摄时我们选景也有一定的讲究,亭子一边的石阶上种有几处竹林,远景则有一些树木,这对于镜头的前后景虚化表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Image

可以看到远景处的树林此时呈化开,完全没有二线性以及棱角分明的光斑出现,从而不会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主体的小姐姐身上剥离开。嗯,这熟悉的味道,完全不输于58mm f/1.4G!

在保证了焦外如此柔美的前提下,尼克尔 Z 50mm f/1.2 S还带来了非常强悍的细节描绘能力,在f/1.2光圈对这样的全身照片放大之后细节依然清晰可见。说句题外话,用习惯了58mm f/1.4G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需要对模特面部做这么精细的处理,细节纹理实在是太立体了。

Image
Image
而曾经58mm f/1.4G最让我头疼的色散问题(前紫后绿的色散使得后期成本大增),这次在尼克尔 Z 50mm f/1.2 S上得到了大幅改善,可以看到模特小姐姐服装、发丝与背景树林的交界处十分干净,也没有后期消除紫边的痕迹。
Image
Image

此外,这支Z 50mm f/1.2 S在做工上完全没有妥协的地方,内对焦的设计以及良好的密封性能,使得我们在雨天拍摄时也不需要装上防雨罩等,拍摄结束后简单擦拭即可。

Image
Image
Image

总的来说,对于我这样善用和惯用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来进行拍摄人像的摄影师而言,尼克尔 Z 50mm f/1.2 S可以说是我理想的“梦中情头”了:良好的焦外、色散。画质和氛围感十分适合人像的拍摄;而尼康Z6 II相比上一代产品做出的一些细节改进也让这套人像拍摄的组合更易上手,也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樱花季可以用这套组合拍摄出更多好照片。

Image

作者 | 沐夏

编辑 | 梁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