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的老电影院

 俯首甘为孺子儿 2021-03-18

我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生于青岛,住在青岛,所以,对青岛的老街里很熟悉。以前家里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电脑之类的,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影。我从小喜欢看电影,是超级电影迷,对当时青岛的电影院,如数家珍,十分清楚。.

 那时,我住在青岛火车站旁边的宁阳路,离我家最近的电影院叫金城电影院,在湖北路上,位于中山路以西,市'警察局”(现公安局)以东,此影院解放后迁至西镇云南路和东平路口,仍叫金城电影院。

Image

再是中山路上的福禄寿电影院,它位于中山路和曲阜路口,百货公司和青岛咖啡的北侧,中国银行大楼对面的繁华地段,观众特多,后来改名叫紅星電影院。湊巧的是該院有一位姓李的放映員師傅就住在我家隔壁,因此种关系,我進过该院的放映室 ,亲眼看过电影的放映过程。

再往北就是中国影剧院,该院设施完善规模较大,分楼上楼下,两侧还有包厢,观众也很多,常常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这两家电影院称霸中山路,也是中山路繁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Image

解放初期 ,中山路南端,(中山路1)有一座小洋楼,是中苏友好馆,它前面一层是阅览室 ,后院有一间较大的平房,也用来放电影.不过规模较小条件较差,可是它的院子较大,在院里挂块白布当银幕,再摆上几条长凳,晚上可以放露天电影,夏季晚上,人们一边乘凉,一边看电影,很惬意,再加上票价便宜,颇受人们喜爱,这是青岛唯一的露天电影院。

 离中山路不远的安徽路上有一家电影院,叫金星电影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叫红卫兵电影院,它设备较差,规模较小,是丙级电影院,票价便宜,是我常去光顾的影院,很多经典好电影如印度电影'流浪者'(上下集)黄梅戏影片'天仙配'等,都是在这里看的。

青岛人晚饭后经常出去走走,北京人叫遛弯,青岛人叫逛马路.夏季晚上,华灯初上,中山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百货公司、国货公司商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青年男女打扮入时,成双成对,三三两两地漫步在马路上,可我却总是驻足在电影院门前,观看大幅的电影海报,橱窗里张贴的电影剧照和电影内容介绍,常常留连忘返。

 Image

老街里还有三家电影院离中山路不远.一处是位于李村路的青岛电影院,它的设施是岛城最好的,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声响学的要求,里面上下两层,两侧有供贵客享用的包厢,是甲级电影院。

另一家位于市场三路,叫友协电影院.还有一处是解放后建的,位于第三公园,即工人文化宫剧场。那时,为了看电影,我不嫌路远,经常,步行半个多小时,去看自己喜爱的电影.

青岛的电影院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老街里一带,其他地区就很少了.市北区辽宁路一带(过去叫小鲍岛)有家胜利电影院,位于锦州路.再一家是贮水山公园内青岛市少年宫剧场,是解放后建的,再一家是位于大港附近的新疆路的海员剧场,隶属于海员工人俱乐部.

Image

台东区(过去叫东镇)有三家电影院,规模较大的是位于台东一路的大光明电影院,它的楼上有台阶式的座位,就象体育场的看台一样,是解放后修建的,是一处甲级影院,

另一家是光陆剧院,在台东市场下面,演戏,放电影兼用,再就是威海路(此路也比较繁华,有台东小中山路之称)附近的云门一路有个慈光电影院,以后改名叫台东电影院.。

Image

四方区是工业区,著名的四方机车厂就在这里,在它附近的杭州路上有家四方工人俱乐部也放映电影,在人民路一带(以前叫小村)附近的人民二路上有家小电影院叫四方剧院,“文革”时改名井冈山电影院,还有四方机车厂工人俱乐部礼堂,除了开会,,空闲时也对外售票放映电影,满足当地居民文化的需求。

水清沟,沧口是远离市中心的偏僻地区,是当时又一工业区,青岛的国棉厂,化工厂,橡胶厂多设在这里,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居民多是穷苦的工人,农民,贫民,过去这里没有电影院,解放后陆续建了四家电影院,一是水清沟工人俱乐部剧场,是滄口工人俱樂部劇場,三是沧口剧场,四是青岛纺织机械厂职工俱乐部,这家剧场和四方机车厂剧场性质是一样的.后来听说李村也有家电影院.我没有去过。

Image

这是从我记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电影院的概况,作为一名超级电影迷,为了看电影,'不远万里',经常步行或是乘公交车赶赴各电影院去看电影.青岛市所有的电影院,除了李村以外,我全进去看过。

.这些资料来自我的记忆,没有查过档案,也没有参考别人的资料,是我亲身的经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当年的照片,但当年到处去看电影的情景,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