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流即博弈

 氧气是个地铁 2021-03-18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交流即博弈,这两个单位都有不止一个意义,组织起来是具备效果的。交流从表面判断就是对话,狭义上指的就是以聊天为代表的日常社交行为。交流的另一层内容导向就是更深层次的信息单方面接收或者互换,对话以外还能有意识地倾听,或者通过书籍和艺术等载体进行独立思考,以涨知识的方式完成互动。博弈有绑定“博弈论”这样的需要充足智力支持的行为,非常烧脑,高阶玩家游戏,也可以直接翻译成为下棋,并且因此代入来解读这个公式。
接下来就是排列组合了,但显然必须长篇大论,所以本文只提取其中一种观点就下结论,那就是广义交流加狭义博弈,即非局限真实对话的交流和下棋原理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一定只是聊天,像好朋友和老熟人间的潜移默化,所关注对象相关上限标准,还有所接触者犯错带来的参考等,都算交流的一部分。交流的目的有很多类型,除了为消耗时间的放松外,还有让自己变得更方便在社会中生存的作用。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但个体是不可能也没必要搞那么宏观,基本都在小范围圈层中活跃,因此借助能接触到的人事物来修炼态度就能比较完善地进行人生。
但生活绝对不仅是社交,特别是关系要好下的朋友间大局友好的聊天,还有办公室政治和商业合作这样的活动,以及互联网跟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本篇的重点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主要涉及的话题,就是下棋(博弈)。下棋的原理很多,这里讲的是那句俗话:差自己差的下棋水平会变低。这就意味着,如果对面群体是基于宣泄情绪在表达,那么交流就无效甚至拖后腿的话,整个人的意境和思维都会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公众人物和意见领袖基本都会拒绝接受来自底层的声音,除非真正能稍微有价值。
这就是交流像下棋的原因,尽量别跟小号们吵架,他们的时间可和诸位不对等。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连网络暴力都能被贩卖,而且受众广泛。另一方面,话语权在底线和大背景以上的释放,使得小人物也能成为派系领导者,让本来就充斥太多没意义观点的流量池膨胀,于是真正有效的参考当然还会最终出现在大众认知领域中,可时间会被严重推迟,同时周围依附着无数没营养的动态。
那些动态可能逻辑混乱、表达幼稚或者立场错误,有时会冒犯阅读者底线,从而带来舆论冲突。对于还想保持更高规格交流的受众来说,万一跌落陷阱,就会如同跟水平差到负数级别的对手下棋一样,太耽误事了。比这个更糟糕的情况是,他们到你的地盘撒野,很难无动于衷。
想要提升能力,就要接触厉害的人物。现实中,人脉限制发展,所幸互联网时代的好处更多,比如真正意见领袖的杰作是部分公开的。还有一系列人物超级英雄以书籍和自媒体输出的精品,都能以非常便捷的方式获得,而且阅读起来特别带劲。只不过是否能提升境界,全凭个人,从兴趣、灵感到实践,都要走流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