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李敬相作品 | 老母亲的“三步曲”

 梅雨墨香 2021-03-18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在连续天晴一个星期之后,春雨说来说来了。早晨天刚亮,我打开手机监控器APP,看到老屋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落在大地的襁褓中,滴滴答答的,滋润着干渴的土壤。监控画面中发现,桃树、李子、木瓜、柿子树仿佛经过一夜春雨的滋润,都长出了浅绿色芽苞,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蹬脚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画面中,老母亲出现了。下雨天,她习惯性地戴着一顶草帽,只遮住头部就在雨中行走。我凝视着监控器里的老母亲,只是她的步履不再是那么矫健,胳膊摆动的不再是那么有力。我看着她行走的样子,鼻子有些发酸,内心五味杂陈,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三年前,考虑到老母亲年岁已大,一个人在家生活,心里确实放心不下,我购买了智能监控器,安装在老屋房角上,调试完毕后,我打开手机监控器APP,让老母亲在手机上看看监控画面,她依次查看了大门、后门和后院的场景,彩色的,清清楚楚,心里老高兴了。说,这以后过个人、来个猫子、狗子什么的,看得明明白白,可安全了。

在以后有监控器的日子里,老母亲的一举一动,我随时都掌握得一清二楚。老母亲在家生活的三步曲是多么的欢快、随心而又踏实、安逸。清晨起来,老母亲第一件事,不是去做早饭,而是走向鸡笼。她要去看看十几只母鸡和公鸡怎么样了,她一靠近鸡笼,公鸡和母鸡都伸出脑袋拼命似往外钻。老母亲手一挥说,挤什么挤,一会儿就来喂你们,话毕,鸡笼里顿时安静下来了。说起老母亲喂鸡,还有点故事。在她心里,她喂的不是鸡,她是把鸡当猪在喂。前些年,老母亲身体好时,她每年都要喂一头猪。喂猪是个体力活儿,打猪草、买苞谷、煮猪食等一系列重活路,令老母亲很是吃力,有几次还因提猪食桶摔过跟头。正因为这些原因,加之年岁大了,我们姊妹几个都不让她再喂猪了。中间几年里,每到腊月听到别人杀年猪时,老母亲心里很是失望又失落,总是有些不甘。

后来,老母亲不知从哪里受到启发,想要喂鸡,她说喂鸡简单,活儿不重。每年春季,老母亲会到镇上畜牧站去打听,小鸡苗什么时候能卖,说定日期后,老母亲会选上一个时日,提着小纸盒,去鸡苗室挑选个头大、长势好的公鸡和母鸡。回家后,拿出准备好的糠筛,把小鸡从盒子中拿出来放入屋檐下,用糠筛罩住,防止小鸡跑了。然后找来艾蒿,点燃后,把小鸡逐个放在艾蒿烟上熏,说是给小鸡消毒,可以防止小鸡出现瘟症。别说这一招真管用,老母亲喂的鸡就没发过瘟症。待小鸡长到有小碗大时,老母亲就开启了把鸡当猪喂的模式。每天起床后,就开始准备喂鸡了,她把头一天晚上准备好的青菜拿出来,用刀先切成丝,再剁成小块,和上苞谷糁,有时是米饭拌匀。打开鸡笼门,取出鸡食盆,倒入鸡食。母鸡和公鸡分开喂,它们围成一圈,拼命地点头啄食。片刻,一盆鸡食就被鸡一扫而光。高兴地鸣着歌,扇着翅膀翩翩起舞。有几只没吃饱的鸡会跟在母亲后面,寸步不离,这时母亲会给它们加点餐。就这样,老母亲一日三餐或四餐精心地喂养着这一群鸡。别人喂的母鸡八九个月才生鸡蛋,老母亲喂养的鸡五个多月就开始生鸡蛋了。她经常说,要想鸡下蛋,就要用饭换。每次看着鸡窝里六七个鸡蛋,她脸上露出了开心满意的笑容。心里也在说,不让我喂猪,我就把鸡当作猪来喂,同样找回了喂猪感觉,喂鸡既能吃鸡蛋又能吃鸡肉,何乐不为!

监控器中的花花和欢欢出现了,也是老母亲生活中第二步曲的主角。它们不是人类,而是两只与母亲时刻相伴的中华犬。花花今年十三岁,欢欢今年四岁。在欢欢没有到来之前,花花是我们回家茶饭之余最好的乐趣,更是老母亲最忠实、最信赖的朋友。清晨,花花和欢欢从狗窝里出来后,会来到老母亲窗户外,轻轻嗅嗅,摇着尾巴,双腿搭在窗台上看看。间或倾听老母亲房间有没有响动,呆上一会儿。若没有声音,花花会叫上两声,提醒老母亲,我们在外面等你起床了。这时,老母亲会搭上腔,莫叫了,我都起来了。花花和欢欢会依次坐在堂屋大门外,等着老母亲开门出来。门打开的那一刻,花花和欢欢会跳起来,扑在老母亲身上,不停地蹭着、嗅着。老母亲会轻轻一揽,说,别闹了,我马上做饭吃。花花和欢欢立马会乖乖地停下来,跟在老母亲身边。说起老母亲喂养花花和欢欢,在她眼里,她没有把它们当做狗来看,而是把花花和欢欢当成人来养,也是老母亲的一种情怀。

俗话说,万物皆有灵性,这句话在花花和欢欢身上可谓是淋漓尽致。老母亲忙好喂鸡那摊子事后,就开始准备做饭了。家里有罐装煤气灶和烧柴的土灶,老母亲随兴趣来决定用哪个做饭。她吃的饭很简单,大部分是大米稀饭和菜园里种的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有时会煮骨头汤。在老母亲洗菜煮饭期间,花花和欢欢偶尔会悄悄地来到厨房里巡视一下,看看快做好了没。只要闻到菜香,它俩知道饭快好了,然后并排蹲在厨房门外,耐心地等候着自己的美食。老母亲吃完饭后,她会根据剩饭、剩菜情况来给花花和欢欢做饭。若剩饭、剩菜少,它们不够吃,老母亲会再煮一把面条,加一两根火腿肠给它们吃。最关键的是,老母亲会经常给花花和欢欢的饭里加点油、盐。按照她的说法是,这样的饭吃了耐饿。冬天,老母亲考虑到天冷,她会把花花和欢欢的饭加热。夏天,她用拇指伸进它们的饭里,试一下烫不烫。一日三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顿顿就是这样啊!老母亲经常说,我吃不好不要紧,关键要把它们伺候好。因为这俩比人还听话、还忠实、还聪明,只可惜的是不能说话。

老母亲说这话是有缘由的。在老母亲眼里,花花和欢欢是她最忠实、最安全的保镖。白天,花花和欢欢除了疯狂嬉闹之外,主要的工作就是守护着院子和老母亲的安全。花花和欢欢那真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发现四周有响动,或者有人走来,它俩会守在大门口狂吠不止,直至老母亲出现看个究竟方才罢休。有句老话说,狗子不咬自家人,说明狗子真通人性。只要是自家屋的叔叔、婶婶,舅舅、舅母及家门兄弟、老表来了,花花和欢欢会礼节性地轻吠两声,提醒下老母亲,来客人了。然后就摇头摆尾,欢快地跑去迎接。抱着腿,扑在客人身上嬉闹,有时还给客人们表演一个就地打滚,撒撒娇。夜幕降临的时候,花花和欢欢就开始夜间巡逻。它俩在院子里四下游走,看看、听听有没有人或猫子之类的动物到来。若有,它俩会齐声狂吠,及时发出警告,示意不要靠近,更多的时候是在提醒老母亲,院子不安全了。这时,老母亲会打开大门口和院子里的大灯,给它俩壮壮胆。尤其是有些冥冥中的事,到现在我也解释不清楚。但有一定规律可言,只要有即将非正常死亡的人,花花和欢欢以及它的同类,都会通夜地狂吠不止,叫声连成一片,给山村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些许不安。三五天或半个月左右,真的会有人因交通事故或其它原因死亡。所以,在农村,只要听到那些夜晚里狗子止不住地狂吠,大人们就会说,又有人要走了。可以说,有了花花和欢欢的夜晚,有了它俩的守护,老母亲不再孤单,她心里是踏实安定的。

老母亲经常说,农民以土地为生。只有脚沾黄土,人才有精气神。土地是她的生命,是她的全部。以至于老母亲在地里勤劳一生,与土地结下了生命之缘。

在后门房顶处的监控器覆盖的范围最广,能将大院外果树、菜地等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老母亲把家里收拾妥当后,扛上一把锄头或铲锹,来到她的菜地,精心伺弄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老母亲按照季节,轮换翻地、播种、栽苗、搭架、施肥、除草、收摘。从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佛手瓜、苦瓜、四季豆到萝卜、白菜、芹菜、胡萝卜、茼蒿、莴笋、冬瓜、土豆、豌豆。从春入夏,由秋至冬,老母亲一直在菜地辛勤劳作、精心种植。一株辣椒秧歪了,她会及时把它扶正,为了保险起见,她还会在辣椒秧根部围上一圈土。一条黄瓜长大了,她会用稻草系着底部,防止太重压掉了。白菜叶上有虫子了,她会一颗一颗找到虫子直至捉完……

一到收获季节,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都压弯了枝头,萝卜长到四五十公分长,土豆长得有碗口大,南瓜、冬瓜个个几十斤重。看着绿茵茵、黄晶晶一个个、一堆堆的丰收成果,老母亲脸上自然地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母亲种的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用现在的标准说就是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我说,这就是母亲牌的农家菜。原始的栽种法,原始的味道。无论你是何方大厨,对这些蔬菜不论是炒煮蒸、还是煎炸煲,吃罢满口留余香,回味仍无穷,满满的都是母亲味,浓浓的爱的味道。

借助监控器现代智能科技,隔着几百里的山水,让我和老母亲能时时刻刻“见面”,听得到她的声音。有了监控器,让我有了依赖感。有了监控器,老母亲有了安全感。其实,在老母亲生活中,她把鸡当猪喂、把狗当人养、把地当命种,是对自己老年生活的一种追求,是自己老年价值的一种体现,是对自己老年生活的一种充实。她不是无聊、消遣,而是无助、寂寞。她是对自己年轻时代的回望,更是对子女们能经常回家陪陪她的一种奢望。

父母对子女来说,或许就像风筝的线,老树的根,家里的灯。今生的血浓于水,不知前世修了多深的缘分!就如老舍所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让我们握紧父母的手,呵护下,慢慢走,让他们在力不从心的晚年,生活过得有尊严又从容随心。我们生而为人,只有善待人生的来处,才能给余生的自己一个交代。包容父母,孝顺父母,一生才能幸福圆满。


作者简介:李敬相,男,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一直从事文字工作,有多篇作品在《蓝盾》《法治日报》《青年月报》《中国散文家》《湖北日报》《襄阳日报》等中央、省、市级报刊及媒体平台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