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昵称71171159 2021-03-19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一、 品种选择。应选用不同用途品质要求的、抗病、丰产的品种,如永良4号、永良15号、武春2号、武春3号等,力争做到不同品种分区域集中连片种植。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二、 茬口选择。春小麦不宜连作,轮作年限应在3年以上。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三、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晒垡蓄水,封冻前耙耱保墒,翌春播前结合浅耕每亩基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公斤,纯氮 8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四、 种子处理。播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拌种,现拌现种,以防根病和黑穗病;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公斤拌100公斤种子防治。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五、适期早播。三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通过0℃,土壤表层日消夜冻时即可播种。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六、合理密植。春小麦的适宜播量为每亩用种子20~25公斤(40~50万粒),成穗数35~40万穗。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七、及时灌水追肥。春小麦在3~4叶期结合灌头水,每亩追施纯氮 4公斤,头水后20~25天灌二水,抽穗至扬花期、灌浆期各灌水一次。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八、病虫草害防治。一是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及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二是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质良种;实行轮作倒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暴晒土壤,消灭或减少病虫基数;人工拔除杂草。三是化学防治。杂草防治:阔叶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用72%的2.4-D丁酯乳油50~75克兑水25~30公斤喷雾,或用48%的百草敌乳油20毫升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除。蚜虫防治:当百株小麦蚜虫达到500头以上、天敌与蚜虫比低于1:150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防治:采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赤霉病发生的田块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九、收获及后续管理。小麦蜡熟期及时收获,晴天打碾脱粒,以防雨淋发芽,影响质量。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