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情越好,科研成果产出就越多?

 雷雳和学生们 2021-03-19

摄影师:林宛儿

心情越好,科研成果产出就越多? 

积极情绪会促进科研绩效

范航、雷雳

最近新闻中经常会出现某某博士自杀、某某女研究生跳楼等负面新闻,让外界民众对学术圈格外地关注,认为研究人员与“压力大”“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挂钩。当事人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科研成果或科研绩效的压力,那么如何才能更高效的产出科研绩效呢?
Fredrickson2001年提出了著名的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有利于拓展人的思维水平和行动效率,有利于构建新的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提升幸福感,而感知高幸福感后又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
在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积极情绪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积极情绪往往与高工作表现力和高创造力息息相关。积极情绪分散在我们日常情绪中,例如常见的幸福感、自豪感、乐观以及幽默等等。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可以正向预测工作绩效的提升。那么积极情绪是如何提升绩效呢?研究者Diener等人(2019)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其背后的机制有以下四点:
第一,情绪—认知—绩效结果。根据“拓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人格认知范围,从而形成整体且全面的认知取向,促使个体做一些创新性的事情,从而产出新的发现或结果。
第二,情绪—行为—绩效结果。积极的情绪会让个体愿意参与到新颖的、前沿的活动中,从而获得新的机会和经历,培养出新的技能。同时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会注重健康饮食和作息,乐于分享和团队交流,进而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三,情绪—情绪—绩效结果。“拓展—建构”理论指出,良好的积极情绪可以诱发出更多的积极情绪。与此同时,积极情绪也可以减少消极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有研究发现在个体较高的积极情绪缓解了消极情绪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负性关系。而且根据情绪感染理论,积极情绪是可以在团体中传递的,因此有利于团队合作,加速成果产出。
第四,情绪—生理—绩效结果。大量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如长寿、低生病率和高免疫力,以及更好的生理恢复(心血管、内分泌等功能)。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更有毅力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获得高的科研绩效。
因此,即便科研生活辛苦,也要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既体验到生活和科研的乐趣,也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何乐而不为?
 

资料来源:

Diener, Ed & Thapa, Stuti & Tay, Louis. (2019). Positive Emotions at Work.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OI10.1146/annurev-orgpsych-012119-0449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