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在说职业规划,到底什么是好的职业规划?

 写字楼大妈 2021-03-19

大家都开工了吗?我们已经开始线上办公了。

今年的这次重大疫情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对我们上班族来说是效率的降低,那么对于想要求职者,尤其是应届生,带来的压力就更大了。

今年的春招就要开始了,还没着落的同学都准备好了吗?这篇文章是我在书里收录的,给你找工作的方向建议,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从应届生找工作起,就一直被问到一个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会持续你整个职业生涯。

我即将大学毕业之时,看了网上很多关于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攻略,照猫画虎地说,“我要用一年的时间去熟悉工作内容,熟手,成为业务3年成为项目小主管,5年独当一面”。不知道当时那些HR是不是会觉得蛮可笑的。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其实说什么是不重要的,因为用人单位在提问的时候,只想了解下你是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是否有上进心,有进取精神

真正该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如何用实实在在的职业路径去落实这些规划,而不是想个答案应付面试,这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的一点。

惭愧地说,我曾经在求职时也没真正想明白,甚至到现在也不能说就搞清楚了。因为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科技快速发展、行业的生老病死都加速的时代了,不像以前那么好预测了。

比如说互联网金融,含义很广泛,包括支付、理财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现在可以说覆盖到每个人了,谁不会用微信和支付宝呢?除非没有手机的儿童和耄耋老人吧?

但互联网金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011年,从央行发放第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才不到10年。这在我大学毕业的2008年,是想象不到的,那就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规划了。类似的行业还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行业的出现将越来越快,当然在科技加持下,老行业的淘汰和迭代也会越来越快,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个人职业规划时要考虑到选准赛道,不要和趋势背道而驰

个人想要做好职业规划,少走错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我具备什么能力、资源、素质,我能从哪些方面开发潜能?

2、我现阶段最想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户口?是赚钱?还是个人发展?

3、哪些行业是我能做,又匹配我需求的,我能从什么岗位做起?我还要从哪方面努力?

这其实就是一个剖析自己、广泛搜集信息、到市场上找对照行业,且针对性求职的问题。

然而看起来简单,很多人在落实的时候,总是依赖他人,想找个职业咨询师,简简单单问几句:“你觉得什么职业适合我”,就以为可以找到自己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真是太愚蠢了。

职业规划师经历了几个行业?他自己做到什么职位了?他和你交谈几个小时就能给你指路了?那这是规划师还是预言家呢?

对于个人发展,在战略上懒惰会造成方向的重大偏差,因为外人总不如你了解自己。

建议大家还是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给自己一张问题列表,好好梳理一下,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方向找到了,再说战术上如何勤奋的事。

一、我有什么?和其他人比较起来能力怎么样?

-     我擅长什么方面,我对哪些事情感兴趣

-     我的学历如何,学习成绩怎样,有学术成就吗

-     我的各类证书拿得如何,有什么能在工作中展现的特长吗

-     我的校内实践情况、实习情况、过往工作经验如何

-     我有什么可以求助的人,如老师、亲属、父母的朋友

二、我希望眼下工作能给我解决什么问题?重要性排序如何,比如:

-     我需要解决一线城市户口

-     我想到世界500强里工作,满足我对平台的要求

-     我想多赚钱

-     我要多接触人,想要扩展人脉

-     我想带团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     我想锻炼全面操控项目的能力,方便以后跳去更大平台

三、市面上有哪些工作,既能满足我的要求,又能发挥我的特长

工作从大类上来分,一般有以下几类:

(一)、公务员

即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全国约有700多万名。

具体哪些工种属于公务员,可查阅《公务员法》。

(二)、事业编制

他们也属于公职人员,但不是公务员。

主要为: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单位、文教卫生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等。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差异最大之处在于2点:

1、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或者说是非营利性的工作。

2、用人方面,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等是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权限要大一些。

(三)企业

这是大家求职去处最为广泛的一个途径,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若干类:

-         以出资方为区分,可分为中资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

-         以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按所有制结构可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四)社会团体及其他机构

如一些社会组织及慈善机构,招聘的数量与其他几类相比较少。

了解到有这么多方向的机构能够提供就业,你就要一一对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了,举个例子:

如果你求职的第一要求是解决北京户口,对其他方面可以放松要求,那么最适合你的就是公务员、提供户口指标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央企等。

至于其他类型的机构,就要明确是否有指标,再做考虑。

如果你求职的第一要求是想多赚钱,其他方面不做考量,那么市场化的行业是最适合你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实力,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发展较好的私营企业,做市场或者做销售。

如果你求职的第一要求是稳定轻松,那么不少事业单位很适合你。

总之就是搞清楚自己的诉求,打听明白哪里能满足诉求,针对性地求职即可。

以上更多谈的是应届生求职,实际上当你进入社会招聘,也能是一样的套路。

人的需求随着时间在不断调整,可能解决了户口,又觉得穷;赚到了钱,又想安稳一些;做腻了眼前的行业,想换个新的尝试一下;打工攒够了经验,想自己创业看看……可以说,没到你退休的时候,就永远都要面临职业规划的问题。

所以大家要经常复盘,看看自己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想满足什么需求,不停地调试,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路径。

其中最要警惕的就是入错行,这是对无论是没经验的小白,还是老江湖,都颇为重要的一点:我如何选择蒸蒸日上的行业,而不是随便进入。

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洞察力了:经常了解世界局势、经济形势、国家政策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仅凭经验或者一两个专家学者的论断就判断。

比如说国际贸易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行业一直是蓬勃发展的,出口已经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正是通过频繁的国际贸易,标注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走向全球,中国的制造业作为“世界工厂”,才被全球熟悉。

这些突发状况是非常难以预料到的,个人在局势面前犹如一叶小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随波逐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可以在此刻,充分利用互联网,推断出未来可能受限制的若干个行业,在做选择时要么避开,要么以优化迭代的思路进入,不能再走大家都走的老路。

就比如说现在吧,经历过这次疫情,线下的萎靡估计要持续到2季度,但是线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

今天是开工第一天,钉钉崩溃了,因为在线办公的人太多;很多网课平台崩溃了,因为在线人数超出了最大荷载。可以说在线办公、线上教育以及医疗保健,迎来了他们的风口。

你也可以把某些行业里领先的工具和方法引入到你所在的领域,比如淘宝就是把小商品市场搬到了网上,58同城就是把电线杆小广告搬到了网上,如家酒店就是把遍地不规范的小旅馆做成了标准化的连锁酒店。

这些思路创新吗?并不是。但通过互联网工具优化传统行业,看起来就像是产生了新的行业一般。

总之,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已经具备了什么,找到能满足需求的行业,选择每个行业里top20的机构先尝试求职,若不行就降低要求,直至找到心仪的工作。

且在岗位上认真负责,多抬头看路,找到好的机会可以适当跳槽,比如从排名60的公司跳到排名40的,再下一步就能跳进top20,不要急于求成。

对于所处的行业,要一直有危机感,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了解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产生了什么变化,多看看有什么新的技术和工具可以移花接木过来。

总之是永远处于了解、判断、选择的过程中,你的职业之路才会越走越稳。

2020,注定是不容易的一年。

求职的、跳槽的,各位还是看稳再动,你的每一次操作不仅要利于当下,它还决定了你未来三五年的方向,请务必慎重。

其他求职文请看:

困难面前,人人平等

情商不是说话好听的能力 而是情绪控制力

你以为人到中年才有职场中年危机吗?错了 !

新人,你一定要适配性够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