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手机照片。 发现三张照片,挺有感触的。想拿出来写一写。 01 先看第一张照片。 这是每日卫生班长,在傍晚,完成打扫之后,写在黑板上的一句话。 这句话意在提醒同学们,教室已经被打扫了,需要同学们保持干净。 其实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回到很多年前,那个时候,我读大一,大一的时候还有晚自习,大家都要在教室里看书啊、或者自己写写作业。但是每一次走进教室,我抬头看向讲台那边,发现讲台边上有一块小黑板,小黑板上写着“教室已经打扫,请大家保持干净”,然后就是当日值日生的名字还有日期。 时隔这么多年,我现在在自己教室看到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无疑是一台时光机器,把我带到很久以前。 然后我却不敢小看这句话的意义。首先,它毋庸置疑,是在提醒同学们保持干净,而且是以一种最为醒目的方式来提醒。其次,它也是值日生对于自己工作的一种确认,更可以说是一种仪式。 02 再看第二张照片 这张照片同样与卫生打扫有关。 有一段时间啊,我早上走进教室,教室总是没有人打扫,或者就是值日生没有来。我想了好多办法,但是都没有太多的作用。直到 我想象到,让早到的孩子,打扫完毕之后,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等我到了之后,我会手机扫码开启班级优化大师,这些孩子就可以加分。 加分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对于这些主动打扫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荣耀。而且我后来对于每天早上主动打扫的人员,进行了限制,原来是两个,现在是三个。 另外,回到那一个早上大家刚刚到班级的场景。原来,那些早到的孩子,可能一下子是没有事情做的,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几位孩子在认真打扫,这样的行为对于其他孩子也是一种触动。 所以,我想着从周五开始,不仅早上主动打扫的同学可以把名字写在黑板上,还可以让自觉早读的孩子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只要老师、小助手没有到达教室之前,打扫、早读,都算是自觉行为。 在《瞬变》这本书中,说改变需要找到一定的途径,或者说是媒介。我想让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就是一种改变的途径。 03 最后看第三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一张留言条。 是班级数学课代表周芷萱写给我的。 周一下午第四节课,我去开会了,我跟周芷萱说了要做哪些作业,然后需要收上来。 孩子可能手头上没有了统计名单,所以跑到我的办公室,拿了我的名单,才留下这张便签。 开完会,我回到办公室放会议本,看到这张便签,瞬间感觉到很温暖。 关于留便签, 是一种特别好的沟通方式。 为周芷萱同学点赞,孩子不仅学会了如何收作业,还学会了在收作业中如何协调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