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女儿的第158封信:跳房子

 一线教师丁爸 2021-03-19

亲爱的豆丁:

这是爸爸给你写来的第157封信。

这几天回家,豆丁总在床上跳来跳去,还一边跳,一边跟爸爸说,爸爸,你看,我在跳房子。

看着豆丁这么喜欢跳房子。爸爸就对豆丁说,豆丁,那我们买一个跳房子的跳房子的垫子吧。

豆丁听到爸爸这么说,欢呼雀跃。

今天下午快递电话打给爸爸,说有快递,爸爸知道豆丁的房子垫到了。赶紧去小区门卫拿。

拿来之后,豆丁和爸爸一起拆快递,快递包得挺严实,爸爸用剪刀把包裹着的泡沫纸剪开,豆丁见状,也拿着自己的一把塑料小剪刀,要来帮助爸爸剪,可惜剪不下来。

豆丁只要在边上等着爸爸把快递打开。

当房子垫铺在地上的时候,豆丁已经脱掉了鞋子,迫不及待要在上面试一下。

当爸爸把快递垃圾收拾好,回过头看豆丁的时候,豆丁已经跳了好几个来回了。

经过一个下午的尝试,对于房子垫,豆丁开发出了几种用途。

爸爸看了豆丁的创作,就一个感受,作为父母的,不要对于孩子的想象做干涉,让孩子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1.跳房子。(爬房子)

既然是跳房子,第一种我们想到的功能就是跳啦。

但是今天,有一点冲击到了爸爸,那就是豆丁一开始的跳法与爸爸这个大人是不一样的。

豆丁怎么跳。

是一格一格往前跳,跳了数字1,然后2,接着3、4、5、6、7、8、9、10.双脚过每一格。

爸爸怎么跳,或者我们大人怎么跳。

先跳1,然后双脚张开,跳到2、3,再合拢,到达4,也就是按照张开合拢的方式往前跳。

爸爸观察到豆丁,至少在前几次都是这样按照顺序一格一格跳。

由此爸爸就想到,其实这就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使然,孩子是在遵守一种秩序感,或者叫做完美感。在孩子很小的阶段,大人要去分一个饼,如果分的大小不均匀,孩子哭,原因可能不在于大人把饼分的不均匀,而是因为大人没有把饼分得不一样了,把完美给破坏了。

其实理解了孩子内在的秩序感,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去尊重孩子的这种感觉。

当然除了跳,豆丁还要在垫子上爬,也是一格一格爬。

爸爸、妈妈、豆丁,还排队和豆丁一起跳,不在乎玩什么,在乎陪着一起玩。

2.填房子。(雪花片)

豆丁跳得累了,坐在边上,看到不远处的一桶雪花片,爸爸也不知道豆丁要干什么,只见豆丁把雪花片,从茶几上拎下来。坐在地上,开始从桶中,摸出一个一个颜色各异的雪花片,将雪花片安置在房子垫的大个数字上。

爸爸以为豆丁只是填充一个数字, 想不到,豆丁拎着小桶,从10到1,把全部数字都填充了。

填完之后,重新站在数字1面前,居然又开始跳了起来,这一次跳的有一点不同,填充的雪花片变成了路障,豆丁是边跳,边在有意识避开那些路障,尽量不让脚碰到雪花片。还有这样的操作。

3.购物游戏。

豆丁又来回跳了几个回合,爸爸以为豆丁会消停一会,不想,还有花样。

“爸爸,我们来玩购物游戏吧。”豆丁提议。

“怎么玩?”

“我们把东西放在房子里面。”

“行吧。从哪里开始放呢?”

“从6吧。”

“那好,我们用雪花片拼6朵小花放在上面吧。”

爸爸和豆丁拼了一会雪花片,爸爸把几个雪花片递给豆丁,豆丁数了6个,放在数字6上面。

爸爸又从茶几上拿下两张小床,“豆丁,两张小床放在哪里好呢?”

豆丁拿着两张小床,迟疑了很久,看看爸爸,爸爸没有给豆丁提示。

最终豆丁拿到了数字2。兴奋放上去。爸爸见到豆丁找到了,给豆丁鼓掌。

接着爸爸给豆丁拿了更多的数字对应的玩具,有些豆丁找起来很困难,有些能够自己找到。结果不重要,关键有这个独立寻找的过程。

边上的妈妈看不下去了,对爸爸说:“你这明显就是教学现场啊。“

爸爸也不介意啦,可能是职业使然吧。反正豆丁喜欢就好。

最后,10个格子放了10种不同的玩具或者物品。

我们两人就开始购物游戏了。

爸爸在与豆丁玩各种游戏中,深感孩子的创造力无穷无尽,有时作为父母,做好一个参与者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