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女儿的第178封信:爸爸,你有没有一张孤独的脸?

 一线教师丁爸 2021-03-19
亲爱的豆丁:
这是爸爸给你写来的第178封信。


疫情还没有过去,我们继续宅在家里。
爸爸始终在双线作战,线上给自己班级的学生上课,线下则是和豆丁有了更多的互动。
豆丁常常来爸爸的书桌边上,找爸爸玩。
有一次,豆丁走到爸爸身边。
问了一句,让爸爸很诧异的问题。
“爸爸,你有没有一张孤单的脸?”
”豆丁,你能告诉爸爸,孤单的脸是什么样子的?”爸爸放下手头的事情,回过头问豆丁。
豆丁停顿了一下,甚至了沉默了一会,爸爸以为豆丁没有听懂。
就在爸爸想把话再说一遍的时候。
“爸爸,你看像我这样子就是孤单的脸。”豆丁就站在原地,头微微抬起,脸上故意扭曲着,小脸皱成一团,特别是眉毛紧紧锁在一起,眼睛眯成一条线,几乎看不到眼睛了。
爸爸看到这张没有了笑容的脸,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做孤单的脸,孤单的脸没有太多表情,甚至失去笑容,如一潭死水。
“豆丁,那什么时候会出现孤单的脸。”
“有啦,比如,幼儿园爬楼梯,我跟不上别人,我一个人了,就孤单了。”豆丁说完这句话。爸爸立马想起还有一次,我们在楼下的小广场玩,豆丁骑着扭扭车,突然跟爸爸说,爸爸我好孤单啊。现在想想,就是在那个时候,与另外一个小朋友一起玩,后来那个小朋友走了。
“爸爸,还有就是我找你玩,你不跟我玩,我就很孤单。”或许这句话才是重点啊。
爸爸想来也是这样,常常豆丁来找爸爸玩,爸爸总是说,等会,等爸爸忙完这点就跟豆丁玩。但是,始终没有等会,等会就是再也没有等会,又或许,等到爸爸事情忙完,豆丁已经没有了兴致。
前一段时间,爸爸看了一本书《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里面谈及了家长与孩子合作的几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多满足,小拒绝“。

爸爸很赞同里面的观点与做法。
里面有18个关于满足的基本细节,爸爸罗列出来,权当自我对照与自勉。

1.拥抱。




孩子要抱抱的时候,就抱抱。不要太担心孩子懒得走路或者太黏人。黏人的孩子,不是抱得太多,而是被关注得太少了。

2.倾听。




不管孩子说什么,都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积极会用。倾听不仅是听,而且是要给反馈。

3.聊天。




什么都聊,不要太在意什么内容,什么形式。只要能够聊起来就好。我给豆丁写的很多信,就是聊天聊出来的。
跟孩子聊天,大家都会心情愉悦。

4.要求陪马上陪。




学会正念,忙自己的事情就忙自己的事情,孩子走过来需要陪就陪。不要边忙着事情边陪,什么都弄好不哦。

5.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说走就走。

6.问问题马上答。




跟孩子相处,玩得就是心跳,多一点储备。不知道也要告知孩子,然后一起去找答案,不过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事情有固定的答案,与孩子享受一起找答案的过程就好。

7.要帮忙就马上反应。




不要老是说,这个都不会。少说点。多指导,或者提供有价值的示范。

8.想吃什么就尽量满足。




有时越限制,孩子越渴望。

9.答应买的快点买。




对于要买的东西,答应孩子,就要去买,不然孩子记一辈子的。

10.多赞美。




赞美让孩子家长心情都好。多表达自己的美好感觉,多点评孩子的细节。

11.不否定。




从来不要去否定,这个确实比较难。

12.不比较。




不说你看那个谁谁比你好多了。

13.不表现厌烦。




不把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警惕踢猫效应。

14.不叫苦不叫累。




生活、工作再苦再累,学会自我消化,把自己最正面的一面传递给孩子。

15.不面无表情。




你面无表情,孩子也面无表情。

16.有眼神交流。




有时,用眼神代替语言。

17.不心不在焉。




你不专心,孩子感受到。

18.放下手机。




最后一条,不必多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