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是在有道云笔记上写的,有道云笔记上几乎留下了我刚开始坚持写作时的所有印记。只是后来对于排版的要求,我的写作阵地转移到了Typora,这是我在win端最喜欢的工作工具,再加上用坚果云同步,素材可以云端同步了。不过,最近,我却发现,有道云笔记中的语音速记,有了一个新的使用场景。那就是找学生谈话聊天的时候,可以开启语音速记,把我们的谈话内容转成文字。其实开启语音速记,重要的是不是要获得一次谈话的结果,而是想要约束在谈话中处于主导位置的我。这个星期,在常规管理上,找了好多学生谈话,我发现我开启语音速记(当然学生是不知道的),我自己的情绪一下子就缓和下来了,好像平静了很多,想说的话,也少了很多,自己是在不断控制自己的表达欲,想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关于一次谈话,开场很重要,有情绪,就会影响判断,就会有偏差。这是其一,让我冷静。但是有的时候,该发火还是发火。另外我回去看,语音识别的文字结果,看看我自己是否按照合理的谈话流程走,比如先是确定事实,再是表达感受,然后头脑风暴,最后落地实践。我看看我自己中间讲话有没有碎碎念。老师有的时候,不是讲话太多,而是太喜欢用讲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  印象笔记的扫译笔,是暑假里买的。主要是自己要准备一场重要的考试,一方面我需要大量的录音,我基本上会把一些难以记忆的理论录制成视频,每天早上听一遍,听到考试为止。 另外一个方面,我需要标注大量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买了这款扫译笔,不仅能够录制较长时间的录音,而且可以快速将纸质文字转成电子版本,同步到印象笔记。一是,为自己录制课堂实录。录像太重,录音会比较轻。实际上,一节课的效率高低主要还是在教师的语言掌控上。我自己为自己录制了几次,在做其他工作的时候,我就带上耳塞自己听自己的讲课,会发现,还是有废话,有的时候,追问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也不够具体。也发现一个孩子还没有说完,就让其他孩子回答了。二是当然是用扫译笔去输入错题了。备课时候,发现不够的题目直接录入,当然遇到图片题型,也只能够扫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