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韩王山,四个韩王,你觉得哪个是因之得名的韩王?

 爱旅游的寒江 2021-03-19
与涉县沾边的四个『韩王』
与涉县沾边的『韩王』,确有文字可考的,四个:
第一个,冯亭(?—前260)。
为秦上党太守。后归赵。秦兵伐赵,战于长平,亭死,归葬于涉。
这是天一阁藏明嘉靖抄本《涉县志·人物·冯亭》的文字记载。
关键是两个『归』字:心归,魂亦归。
且因本为韩国上党守,秦兵尊奉其为』韩王』。
山雨坚持:韩王山的得名,首先源于纪念这一『本地』『韩王』!
第二个,韩信(前231—前196)。
齐王或曰楚王或曰淮阴侯这个韩信{区别于同时期『韩王』信(?—前196)那个真有『韩王』封号的韩信}。
前《志》介绍『韩王山』:在县东五里。按:《通鉴》云:昔韩信击魏王豹,定河东,北举燕赵。世传道经此地,曾驻兵于山下,故以得名。
山雨曾质疑,仅仅是『世传』,且姓韩也确曾为『齐王』『楚王』,但并非是『韩王』而难因之而使韩王山『故以得名』。
一家异(一)言,力量薄弱;同时,山雨亦承认并强证:招岗的大小『屯庄』,当为其驻屯之地。(这一点并不排斥假说:韩王信封地被迁往太原时,走的是逆河而上的路线,也曾驻节山下!)
第三个,李元嘉(619—688)。
唐朝的,李渊第十一子,房玄龄女婿,画家,工行草书。
贞观六年(632),受实封七百户,授潞州刺史,时年十五。
九年(635),任右领军大将军。
十年(636),进封『韩王』,授潞州都督,修身洁己,内外如一。
二十三年(649),加增实封千户。
此时(661前),孙逖的祖父孙希庄任其典签(秘书),负责生活起居和文书往来(实为李渊安置的监控皇子的眼线)。
垂拱四年(688),武则天主政,『韩王』李元嘉被诬参与越王李贞之乱,坐罪自杀,终年七十岁。
(这里的『坐罪』,叫山雨想起了先父张鸿魁所说的『老韩王从军(充军?)!!!』
查知,北周宣政元年(578) ,于上党郡置潞州。
唐武德元年(618)复称潞州,领涉县(等10县),直止北宋崇宁三年(1104后称隆德府)(金元又另起)。
山雨主修本村村志时,讨论韩王山的得名,文化老人杨益三提出:是因为唐朝有个韩王(在涉县,韩王山与之有关)。
当时,山雨没太在意。现在想起来,认为,不一定就一定是错。
虽然,也许与『韩王山』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亦未可知!
第四个,韩琦(1008.8.5—1075.8.8)。
宋朝的,政治家,词人,相州(今安阳市)人。
别名韩魏王、韩忠献。
古相州(安阳)人为纪念这个北宋著名三朝宰相建有生祠韩魏公祠,俗称『韩王庙』。
韩琦也是『韩王』啊?
在民间!
韩琦曾路过涉县(多半在宋仁宗至和二年即1055年二月至六月间),路线应是:祁县、壶关、黎城东阳关入境,过今庄上熊耳山下,回安阳老家,有诗为证:
其一,《过吴儿谷》。
其二,《过熊耳山下》。
山雨  辛丑杏月初三  于古沙阳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师从西南政法大学博导、法制史学科带头人张培田教授,曾主办或参与韩志英诉魏县康复医院医疗事故赔偿、吕文贤等犯组织、领导黑社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等有较大影响的民、刑案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案经验,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