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军队却还在阅兵,一结束士兵直接提枪上前线

 喵妹说说 2021-03-19

相信军迷网友都知道,巴巴罗萨计划之所以执行得如此顺利,主要在于苏联过于自信,因为《苏德互补侵犯条约》的存在,斯大林认为纳粹德国不敢随意进攻。结果没有想到,希特勒还真有这个胆子,这导致苏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到德军的猛烈打击,损失几十万大军,同时一些重要防线和领土也沦陷。

1941年6月德军出动550万人,分为190多个师兵分三路朝着苏联进攻,苏联连续溃败退守至莫斯科,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斯大林紧急号召全民抗敌,短期内就筹集到上千万兵力,准备和德军拼死一搏,如果输的话,那么整个苏联都将会沦陷,德军将会成为新的主人,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神奇的是在十月份左右,正好遇上十月革命的纪念日,理论上来说敌人就在眼前,无法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但斯大林力排众议,仍旧坚持举办,他希望各军能够进行有效的部署,同时派遣精锐部队去坚守各个重要的位置,直到阅兵仪式流程走完为止,这可以说是相当冒险的举动,要是前线守不住,后果将不堪设想。

德军收到这个消息,也是非常的愤怒,他们觉得苏联并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所以决定在阅兵当天,发动最猛烈的攻势。根据资料显示,苏联阅兵仪式成功举办,且大部分军队都要参加,他们在接受检阅之后,立即换上真枪实弹,然后奔赴前线作战,不管是士兵方队、坦克方队、装甲车方队都是如此,尽最快速度支援前线。

当时固守的苏联承受的压力很大,几乎每秒钟都有人倒下,但他们却没有退缩,一直坚持到部队支援。后来阅兵仪式落幕,各大战线随着大军的到来,局势也慢慢稳定下来,德军做了充足的准备,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相当恼火,任谁看到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阅兵且还成功了,心情都不会好。

虽然苏联因为应对这场阅兵,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在斯大林看来却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意义非凡的一天,战时的动员更加能够鼓励士兵们反抗的情绪,在战场上更加的拼命,其会不顾一切的为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而战,对后续的交锋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能够缓解,军队连续战败衍生出来的低迷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