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读书的女人,从她的穿着打扮就可以看出来

 布衣粗食68 2021-03-1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个爱读书的女人,总会让人将之与“淑女”联系起来。

因为,从她们的衣着打扮中,不经意就流露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

爱读书的女人,衣着款式都喜欢“端庄大方”。

破洞裤、露脐衫、超短裙,这些“吸睛”的打扮,往往与爱读书的女人无缘。

在她们的衣柜里,服装也讲求“经典”,总有一个款式,是自己的最爱。但绝不是当下流行什么,她们就穿什么。

与之相反,往往都是一些最简单的款式,不管是出席正式场合,还是私人聚会,都很是得体。

民国才女张爱玲,她穿着旗袍的样子,那样高冷,那样优雅,和她的作品一样,留在了钟爱她的读者的心中。

行走于撒哈拉沙漠的作家三毛,她最爱的衬衫和宽大的半身裙,随风起舞,彰显着她一生爱自由的浪漫情怀。

一个爱读书的女人,从书本中阅历了人间百态,对生命、对生活便有了更为“超然物外”的理解。哪些繁花似锦的岁月,哪些炙手可热的名利,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坎坷,最终都成为另一种生命的经历。

再火热的岁月,再艰难的岁月,都会成为淡淡的回忆。所以,永不过时的款式,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款式,哪怕是已经不再流行的样式,依然能够凸显出女人别样的气质:或温婉、或从容、或优雅、或随性,别人穿起来似乎过时了,可在她身上,却一直都刚刚好!

爱读书的女人,衣着色彩清新淡雅。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观园中的众姐妹们,衣着光鲜亮丽又展现了各自的气质,精彩还原了原著对于人物衣着服饰的刻画与讲究。

比如,黛玉的服饰主色调是清冷的浅色系,以白、绿、蓝为三原色。主要装饰图案是竹子与梅花。梅之冷艳,兰之馨雅,竹之风骨恰是黛玉个性倔强又优雅的最好表现。服装面料上多用纱、绢、丝贵重的轻薄面料,表现了人物个性的轻盈飘逸。

就像“一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大概,在爱读书的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林妹妹”。她们以清新淡雅的色彩,标榜自己的志趣高洁,审美高雅。

当然,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纯粹的色彩,也是一种点缀。一个热爱读书的女人,也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她们的世界,通透、纯净,总让人赏心悦目。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沉淀出一种淡然、从容的品格,更加偏爱那些低调、内敛的色彩,传递出沉静、温婉的气质。

爱读书的女人,衣着打扮神清气爽却又不张扬。

坚持阅读,并非易事。

就像一个冲动莽撞的小女孩,蜕变成一个文静知性的女人。期间,要经历多少磨砺,多少坎坷,才能不惧人生的风风雨雨。

一个爱读书的女人,是在匆忙且慌乱的生活里,为自己开垦出一个修身养性的后花园。越是年岁增长,越是肩负起生活的重担,越是有太多心酸和委屈,却不足为外人说道。

这些琐碎的生活,这些无处安放的焦虑和迷茫,唯有在一行行文字里,才能找到一条放生的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生活只能困在当下,那么,书中便有我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他人的悲欢离合中,帮助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寻找生命的出口和勇敢前行的力量。当一个女人,有了满腹学识,有了满腔智慧,也就多了一个与生活博弈的利器。

就像《飘》中的女主角郝思嘉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明天太阳一定会升起”。

当一个女人,不再甘当生活的奴隶,便会将自己打扮得神清气爽,不是美艳,不是华丽,而是泰然自若,是气定神闲。

身为女人,何其难?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既要站得了职场,还要能“平定后方”,没有男儿身,却必须要有“男儿志向”。

迷茫无助的时候,不如去读书吧!书籍所带给我们的快乐、美好、憧憬和力量,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

当文字抚慰了我们的心灵,衣着打扮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更有鲜明的“个人色彩”。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不平凡。

那是女人给予自己的旗帜,也是在为自己画像!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