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总携手阿里巴巴:期待“芝麻开门”

 夜间列车 2021-03-19

文 / 悠悠我心

据媒体报道:5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会见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一行,双方就深化路企国际国内合作举行会谈。

铁路方面表示,铁路总公司正探索推进优质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欢迎阿里巴巴集团积极参与。希望在巩固支付宝应用、实名信息核验服务以及车站导航等方面合作的基础上,以战略眼光拓展更为广阔的合作平台,在高铁快运、国际物流、电子支付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深化合作。

阿里巴巴表示,非常愿意在既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铁路部门的合作,把阿里巴巴集团在大数据、云计算、电商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铁路的资产、资金、市场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新的业态和经营模式。 

铁总作为传统运输服务企业,此次与阿里巴巴的“亲密接触”,可以看作在运用互联网思维运营铁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当前,互联网正在释放巨大的红利,如何使互联网思维在铁路开花结果,笔者有六个方面的猜想。

猜想一:铁路网与互联网将深度相融互通。互联网是一张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的网,而铁路网是一张绵延万里、覆盖全国的现实的网。互联网上的资金流、信息流是以光波的形式流动,铁路网上的资金流、信息流是以实体形式流动,互联网调动起来的资金流、信息流、客流、物流等,都需要通过铁路网进行传输。只有不断推进铁路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产业的“联姻”,达到“1+1>2”的效果。

猜想二:传统生产方式将进一步扬弃革新。任何思维方式,都离不开生产方式这个核心。在小农生产方式下,只能产生小农思维;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才应运而生。铁路虽为传统行业,但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中,不会固步自封裹步不前,必然会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量运用,铁路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猜想三:“流量经济”将大放异彩。所谓流量经济,是指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要素或生产物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与发展的经济型态。铁路的一大优势,就是流量大且不像公路运输那样零碎分散。平均每天近千万人次、千万吨的客货流量,为发展流量经济提供了巨大空间。除客货运主营业务之外的关联产业、延伸服务,比如商业开发、餐饮娱乐、旅游产业、广告传媒、游戏互动等,必然形成庞大的规模效应。围绕流量做文章,铁路大有可为。

猜想四:“用户至上”将成为发展新常态。互联网思维里没有“老大”概念,真正的老大是用户;互联网思维里的服务意识,也不是单纯的提供服务,而是合作意识、共赢意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互联网的最大意义在于打破各种壁垒,建立一个平面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远近亲疏,只有平等、自由、效率和体验。所以,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围绕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又通过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完善。未来的铁路运输,不仅要在观念上摒弃“铁老大”思想,更要在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产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上下功夫。

猜想五:搭建平台将成为新的增长极。阿里的淘宝,京东的商城,新浪的微博,腾讯的微信,都是通过搭建平台、吸引关注、提供服务,实现了互联网场景下的规模效应和增值效益。铁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具有天然的平台优势。如果借助互联网先进的理念创新和强大的技术支撑,打造一个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客货运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资源交易平台、延伸服务平台、移动支付平台,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想六:“大数据”将让铁路焕发生机。互联网思维强调“挖掘数据价值”,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数据,经过联网计算和关联分析,是能够产生效益的。铁路天天人流熙攘、货来货往,各个环节的数据收集、积累、分析、运用,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比如,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客流去向,优化运输能力,调整运行班次,实现运能利用最大化;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旅客喜好,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关联服务,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当今世界,正被互联网悄然改变。所有传统行业,都在依托互联网寻求新的蜕变。铁路携手阿里巴巴,能够实现“芝麻开门”吗?我们充满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