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怀东山岛

 夜间列车 2021-03-19
 
翻开中宣部编印的《榜样》一书,谷文昌的名字赫然在列。
 
品读谷文昌,就不由得让人想起东山岛。这座福建南部的美丽岛屿,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彩蝶,安卧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之上。
 
一部名为《左耳》的电影,让东山岛声名鹊起。
 
美丽的容颜需要被发现、被欣赏。电影的传播如疾风暴雨般迅捷,深藏闺中的东山就这样忽然呈现于大众面前——像是青春纯情的少女,又似端庄华贵的丽人,抑或是裹着白纱翩翩起舞的下凡仙子。
 
苏峰山是东山的制高点,依海沿山而建的,是备受旅人推崇的环岛桥和网红公路。往下俯望,大海碧波荡漾,宛如镶嵌在陆地上的巨大蓝色宝石。蓝天白云下,渔帆依依,海鸥飞翔,渔人与游人相得益彰,在波光粼粼中收获希望、放飞快乐。
 
择一海边的古村落,静静地享受缓慢的行旅时光。一栋旧屋,刻画着海风侵袭后的斑驳。几束花草,摇曳于扑面而来的海风中。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祖辈奋斗的家园。终于,可以体会一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了。
 
东山风动石,重达200多吨,形似一只硕大的雄兔,临渊而斜立于一块卧地盘石上,两石吻合点仅有数寸见方。当海风从台湾海峡吹来的时候,强劲的风流会使风动石微微晃动,让人觉得其岌岌可危,可风停后,风动石也随之平稳如初。
 
自远古而今,它都不只是一块奇石那么简单。曾经,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风动石却安然无恙。日本侵略军曾打算将风动石用钢索拖拉,风动石却只晃动,却并不移位,如同长在了磐石之上。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人企图动摇这块风动石,皆败兴而归。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这块奇石是怎样形成的?至今是个难解的谜。
 
令人神往的,还有金銮湾、马銮湾、南门湾的海浪、沙滩,以及那守候岁月的老船长……大自然将自己最美好的部分,慷慨地赋予了东山。
 
当然,造物主总是想一碗水端平,给了你异常珍贵的东西,就要让你经受非同寻常的考验。对东山岛来说,最大的磨难,就是风沙之苦。
 
谁能想到,美丽的东山,曾经是一座风沙弥漫、充满苦难的海岛。解放初期,东山岛常年风沙肆虐,基本上是一座寸草难生的孤岛。一场风沙之后,不少低矮的房子连门都推不开,田地被风沙掩盖,老百姓被迫去逃荒乞讨。
 
民谚有云: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微风三寸土,风大石头飞。
 
把这片孤岛变成绿洲的,是曾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面对风沙对东山造成的伤害,谷文昌对天地掷下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葬!”
 
这是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这是坚守为民初心而焕发出的强大力量!
 
1949年,谷文昌随军南下,登上东山岛后,在此地一干就是14年。14年中,他带领东山人民历经艰辛,植树造林,战胜了风沙灾害,从根本上阻挡住了历朝历代都束手无策的沙患。
 
政声人去后,丰碑立人间。每逢清明、春节等尊老敬宗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党心连着民心,民心映照初心!
 
如今的东山岛,满山郁郁葱葱,白茫茫的沙滩上,一排排木麻黄,挺拔劲秀。墨绿色的茂密的针叶,象屏风一样,顽强地抵挡着风沙,忠诚地守护着海堤、田园和村庄。
 
试问,如果没有谷文昌当年的艰苦奋斗、矢志追求,我们怎么能安享这东海之滨的碧海银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