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尽一身轻

 夜间列车 2021-03-19
昨日,立冬。倏忽之间,秋尽冬来,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季节的更替。
前几日在北京出差,那金黄金黄的银杏叶,成片成堆,令人心醉,让人惊艳。这些秋的使者,悄悄地爬上树梢,又轻轻地落于大地,凭一己之力,将秋天装扮得五彩斑斓,颇有一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意味。
《幽梦影》里说:“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读这句的时候,往往陷入沉思:别调是个什么调?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中国人的认知和智慧里,自然界也同样存有感情。春天,万木向荣,生机一片,是上天的本来情怀;到了秋天,万木摇落,一派肃杀,是天地的另一种情调。本怀或别调,都是上天性情的自然流露。
在我看来,秋天的别调,不是单调的,而是咏叹的,一方面有收获的丰盈,一方面也有放下的轻松。
秋的丰收,自然让人垂涎;秋的轻松,更为引人深思。你看,那些摇曳的树叶,平时多么欢快,一遇到秋风,便开始矜持起来,再过些日子,叶子就开始慢慢飘落了。
等到由秋入冬,叶片落尽,树就进入最朴素的时期。此时,它排脱下美丽的外衣,在它周围的喧嚣气氛消失了,它可以安静地聆听,在萧瑟季节思考生命本质,休养生息。
所以,《随园诗话》里有“寒来千树薄,秋尽一身轻”的句子,是再贴切不过的。
秋收冬藏,才能迎来春的勃发、夏的热烈。去掉那些华而不实浪费养料的过期枯叶,以保持精力低调过冬,用一身轻的姿态,来应对一年一度的“气候危机”……原来,这就是树的聪明之处。
人,也要向天地万物学习。
人到中年,如时序至秋,许多东西被经历,被收获,被沉淀,积存在心里的情愫除了感事抒怀,更多的则是对生活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探究——学会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甚至面对草木凋零的现实。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要知道,阴晴圆缺,才构成了月的韵味。如果每天都是一轮圆月,该多无聊。就如这天地,如果没有了四季的变幻,该多单调啊。
人生也是如此。尽善尽美的生活,基本不存在。正是因为有缺憾,生活才显得是丰富多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接受真实的人生,而不是完美的人生。” 
繁厚与简淡,都是真实的人生。繁厚不易,需要人生阅历;简淡更不易,需要厚实做底子。就像这秋冬之际的草木,繁华落尽,以空白或静默的形式,呈现浑厚的力量之美。
生活不是赶路,而是去感受路。在秋的尽头 ,让我们默默去感受这岁月的馈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