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清一个人,三个细节就够了

 激扬文字 2021-03-19


白居易曾写道: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人心善变,反复无常,行走于世,最难的也许不是高山险阻,而是看清人心。

电视剧《安家》里,房产经纪人房似锦在街上偶遇单亲妈妈宁馨和女儿希希。宁馨是普通职员,每天从城市的一头跑到另一头接送女儿上学,孩子禁不起奔波,发了高烧。

房似锦见这对母女不易,生出同情心,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她们。宁馨出差,她就担负起了接送希希的任务。

宁馨想卖掉以前的房子,重新买学校附近的,可是旧房子位置不好、还赶上地产行业淡季,她不愿压低价格,一直没成交。

房似锦知道她的心思,费劲苦心地帮忙,她挤公交、坐地铁过去,发传单联系客户。

电视剧《安家》

房子高价出手太难,房似锦决定不要自己的佣金。

可是,房子终于找到买主了,宁馨却跳单了,直接把房似锦拉黑,一句解释都没有。房似锦白忙一场,还搭上了五万块钱。

《奇葩说》辩手傅首尔曾说:' 你对人情世故的每一分通透,对爱来爱去的每一分豁达,都是用失望换来的。'

有时候,满心善良去帮扶和成全的人,到头来却伤害自己最深。你毫无保留信任的人,关键时刻可能第一个放弃原则。

谁都希望遇到美满的爱情、坚固的友情,但是画虎画皮难画骨,这世上,最难看清的就是人心。

都说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可是实际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一个人:

面试 10 分钟就考虑要不要录取;

相亲一个小时就要考虑要不要继续交往; 

见面两三次就考虑是不是要合作……

不仅如此,有时认识时间长、交往机会多的人也会让你大跌眼镜。

因为同变色龙一样,人也很擅长伪装,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现出不同的一面。

小时候看潘虹演的《杜十娘》,' 怒沉百宝箱 ' 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杜十娘是青楼女子,她看惯了欢场无情,也希望有一个真心待她的人,能待她跳出火坑。

后来,她遇到了性情温顺、老实忠厚的公子李甲,李甲为她磨墨、画眉,二人情投意合,杜十娘决定托付终身。

杜十娘用自己的积蓄给自己赎了身,满心欢喜地和李甲回乡。

在客船上,她得知自己被李甲卖给了孙富。

原来,这个看起来老实的李甲,内心怯懦无比,他并不打算为了一个烟花女子放弃功名利禄、父母亲人。

杜十娘这才知道,与她琴瑟相和的男子,竟然如此懦弱无情。

平生看得最错的一个人,是她致命的打击。

杜十娘把自己积累多年的财富投进江水,自己也随风而逝。

遇人不淑是那个时代女人最大的不幸,识人不明,更是她主动犯下的错。

但是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我们依然会看错人、选错人。

《孟子》有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总有人真诚善良,危难之时愿意倾囊相助。也总有人自私虚伪,表面装模作样,背地里小算盘打得精明。

真心待你的人不仅会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相反,识人不善则可能让你在谷底时再逢绝境。

学会看人,不仅能早一点领悟人情冷暖,在社交中占据主动,更能让一个人及时止损,越走越顺。

我们一生之中会遇到无数人,有人擦肩而过,有人同行一程,有人相伴一生,那如何在短暂时间内了解一个人,判断谁值得深交呢?

被称为 ' 观察教父 ' 的伯克莱大学心理博士山姆 · 高斯林通过观察数以千计的房间和办公室,发现了物品摆放方式所透露出的人物个性信息。

我们的物品以及我们布置它们的方式,甚至比我们最亲密的交谈更能展现我们的个性。

山姆 · 高斯林认为,了解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在于了解他的身份,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解释,包括他的价值观和性格特质。

透露一个人性格特质的,通常有三个方面:

一是身份标签。比如我们的微信头像,有人用一次旅程的纪念照片、有人用自拍照、有人用漫画、有人用文字……

这是我们想传达给外部世界的重要身份标签之一。

二是情感调节器也就是他调整情绪的方式。

有的人喜欢在安静的咖啡厅读书写作,有的人则喜欢在喧闹的夜店里观察来往的人群,有的人对一张照片情有独钟,而有的人对一首歌念念不忘……

留心观察这些,能够推断出主人的行为和性格特点。

三是行为痕迹。是指日常行为留下的各种痕迹,比如卫生间里存留的衣服,卧室里没有整理的床铺,还包括每天说话、微笑这些没有留下物理痕迹的行为。

人是习惯性动物,惯性行为比偶然行为更容易出现。

比如一个人可以临时将房间整理干净,但打开衣柜可能是一片混乱。一个人可以假装平易近人,但遇到问题时的负面情绪难以隐藏……

知乎有一个热门话题: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福尔摩斯。

很多人分享自己发现伴侣出轨的故事。一个女孩每晚都和男朋友通话,有一天,她正在打电话时,男友的室友问他在和谁聊天,男友说出了这个女孩的全名。

女孩忽然感觉不对,为什么不直接说是和对象打电话,难道是每晚打电话的不只是她一个人?

结果,她居然猜对了,男朋友确实同时和其他人交往。

福尔摩斯说过:' 你是在看,而不是在观察,这两者的区别很明显。'

合格的观察者,不仅能注意到身边的线索,还能洞察线索背后隐藏的秘密。

如果你想和某人更近一步,不妨先去观察一下对方社交平台的心理痕迹,办公桌上的情感信号,日常习惯里的生活轨迹。

如果你不想被别人轻易看透,不妨先整理一下个人物品,注意一下自己的惯性行为。

《看人的艺术》是一本视角独特的识人指南,作者在观察了数以千计的房间和办公室后,得出了一套易懂易学、行之有效的科学观察法则,指引人们从物品摆放和空间环境中了解身边人的真实想法,提升人际交往力。

如何看人不走眼?

如何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

如何识破谎言,对骗术免疫?

如何在社交中占据主动,洞察他人心理?

如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房间和办公室来捕捉他的特征、个性、价值观、习惯、希望和梦想?

作者分享了11 种以物识人术,让你看人看到骨子里。

作者 | 太阳,平常心,读世间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