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怎样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养鱼场.docx
2021-03-20 | 阅:  转:  |  分享 
  
怎样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养鱼场农业百科??发布时间:(1)渔农牧各业设施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各业设施包括鱼池,池坝、田地、路渠、.畜禽棚舍、
活动场所及生产场所等。鱼池最好为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5:1.面积:鱼种池0.134-0.201公顷(2-3亩),成
鱼池0.335-0.67公顷(5-10亩).水深2米以上,有水源保证,进、排水系配套。鱼池之间的池坝,宜宽不宜窄,特别是沙质土壤更
应宽些,最好在6米以上。如果在低洼、盐碱的废弃地上开挖鱼池,宜采取挖池抬田的方式,将挖池塘的土向池两边堆放,筑成台田,形成鱼池、台
田间隔排列,比例为1:1或1:1以上(视当地地势和水位的高低而定),即挖l公顷鱼池,筑1公顷或1公顷以上的台田。这种方式有利于生产
管理。依照土质的类别,粉沙壤土的池坝或台田应高出鱼池水位2米以上,粘壤土高出1米为宜。畜禽棚舍应建在鱼池附近,有利于施肥和生产管理
。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可以集中建棚舍,最好有输肥管道与鱼池相通。个体承包经营者可在坝埂或半架于鱼池上建简易畜禽棚舍。路渠应排列方便
合理,便于生产管理。除鱼池养鱼、田地种植作物外,还应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发展生产。如池坡裁草,路渠两旁植树,小块土地种菜等发展多种经营
。其他如生产厂房、机械加工设备等,应因地制宜,以有利于生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安排。(2)应采用先进的种养生产技术无论是养鱼生产,还是
养猪、养鸡、养牛、养鸭、种粮、种草、种菜,目前各地都有比较成熟的高产典型和先进科学技术。在生态养鱼中应综合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因地制
宜地采用。这里强调重视的有:①池塘水体的综合利用。无论是何种结构,鱼池放养的鱼应采取多品种混养。依照鱼的生态习性,选择在生活习性和
取食特点能相关互利的多品种混养于同一水体内。前面介绍的鱼种放养模式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确定的②选择优良的鱼、畜、禽、粮、草品种这是增产
、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③采取先进的配合饲料配方饲养鱼、畜禽这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④加强病害的防治。渔农牧各业都应
注意防病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定要按照生产技术的要求进行鱼池、畜禽棚舍的消毒,进行疫苗注射,及时投喂防病药饵,及时
进行粪便处理以及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3)做好产品的销售工作。生态养鱼中的各业产品,除自用外,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在生产过
程中要特别重视产品的销售问题。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畜、禽、粮产品及时销售出去,才有利于生产循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要不断的了解市
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适时地出售产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鱼越冬期安全增重四措施养殖鱼在越冬期存活率低,鱼体失重比例高。越冬后鱼体
虚弱,生长缓慢,且容易发生疾病,是养鱼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如何让鱼安全越冬,降低鱼体越冬期失重,越冬后如何快速恢复活力、
快速生长?这些一直都是困扰养鱼户的难题。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对策:适时投喂精饲料?鱼的规格越大,体质越健壮,越具有较强
的抗寒冷能力和耐缺氧能力,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就越低。如鱼在越冬前规格不够理想,应投喂充足的含有丰富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使其尽快达到越
冬规格要求。如果是因价钱不理想而准备将成鱼在春节后出售,同样应在鱼越冬前合理投喂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以育肥育壮,使其积蓄能量,增强抗
寒能力。适喂油脂类饲料?对于一般的温水性鱼如鲤鱼、草鱼、鲫鱼等,水温在l3摄氏度以下时,氨基酸氧化代谢酶活性显著下降,鱼就会利用脂
肪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这就要求饲料中油脂含量要适当增加。冷水性鱼对脂肪的需要量大于温水性鱼,在水温低的地区,鱼越冬前配合饲料中蛋白
质含量可适当降低,但油脂的含量更要得到保证。鱼种配合饲料中油脂总量应该保持在5%以上,成鱼饲料中油脂含量应保持在4%以上。但在越冬
期较长的地区,在越冬停料前一个月应停止动物性油脂的使用。因为动物性油脂溶点较低,在越冬期易出现养殖鱼体内油脂硬化的情况,当肝胰脏、
肠系膜等处油脂硬化后会影响鱼体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引发鱼越冬期死亡。因鱼对油脂的新鲜度+分敏感,而脂肪易于氧化酸败,氧化后的油脂,不
仅使含脂肪饲料的营养水平下降,而且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醛、酮等对鱼体肝脏有毒害作用,使鱼生长速度下降、鱼体瘦弱等。膨化大豆、米糠和
蚕蛹等质量不稳定的原料在鱼越冬停料前应限量使用或不使用。饲料中添加越冬灵?越冬灵是科研部门的专家针对鱼越冬期需要研制出的的功能性预
混料,可促进鱼营养物质的积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确保越冬期间的营养供给。在越冬前和越冬后一个月在鱼全价料中按O.2%~O.3%的
比例添加即可。注意疾病的防治?在越冬前要对准备越冬的商品鱼进行疾病检查,要求鱼体质健壮,有活力,无病无伤。如商品鱼患病较为严重,则
不宜进越冬池越冬。如果鱼病情较轻,则应先治疗,待治愈后再转入越冬池越冬。鱼入池前要先进行鱼体消毒,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lO
~2O分钟,也可在每立方米水中加食盐、小苏打各5OO克配成合剂,用合剂浸洗鱼体3O分钟。在越冬期保持池内水质良好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有条件换水的可在越冬前换掉部分老水,没有条件换新水的可在越冬前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对水质进行调节,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
害物质含量,给鱼提供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鱼养殖过程中的冬季管理技术由于鱼类的代谢跟水温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生长旺期主要在夏、秋两季
,到了冬季由于池塘普遍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减少,鱼类摄食较少,新陈代谢非常缓慢,生长速度也随之缓慢,加上自然消耗,鱼体反而会减轻。加
之鱼塘的承包期往往以年为期,因此这个时候大部分成鱼都要赶在在越冬前上巿销售,留下来越冬的鱼类主要是鱼苗或者亲鱼。养殖鱼类的越冬问题
是养鱼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保证鱼种和亲鱼的安全越冬是养鱼副业的关键问题,所以要确定正确的养鱼安全越冬方法和措施,鱼类越冬
的安全措施,随各地具体条件以及当地历年越冬经验和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越冬措施.现将各地在鱼类安全越冬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措施
,综合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清塘消毒鱼苗越冬的准备工作应在每年10月份前后进行,越冬地大小应根据自已的实际条件选择,尽量选取座北
向阳,排灌方便,面积1亩以上,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亲鱼塘要大些,一般5亩以上,水深1.5米。准备放养越冬苗的池塘,在鱼投放前应先
清塘消毒,最好放干水,暴晒-星期,处理好超过15公分厚的淤泥(用抽泥机或流动水冲洗或肩挑排出塘外)。越冬池的清塘消毒也和其它季节鱼
苗投放前一样,可用生石灰、茶麸或强氯精(漂白粉)泼酒。主要是杀灭病毒细菌、杂鱼和其它天敌。注意:茶麸应该先捣碎、浸泡2-3天,然
后用开水冲泡,再充分拌搅,连渣带汁全池泼酒。生石灰、强氯精(漂白粉)兑水后全池泼酒。鱼养殖过程中的冬季管理技术;2、鱼种的准备
越冬鱼苗的放养品种应因地制宜,适应自身的池塘条件和巿场需要。若池塘水温能保持12摄氏度以上,水深保持1.5米以上,可适当考虑放些野
鲮、土鲮、罗非鱼等暖水性鱼类。如果往年放养鲮鱼都不能安全越冬,那么暖水性鱼类就不必考虑了。一般情况下,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2米以
上。二、增强越冬鱼类的体质;1、提高肥满度,在越冬前精养细喂,增加脂肪积累,越冬前一个月的饲养是安全越冬的关健时期,叫做“
育肥期”,搞好“育肥期”的饲养,鱼类安全越冬就有一定的把握,因此,在越冬前应一直喂到鱼停食为止。2、选择和培育耐寒的优良品种:高寒
地区要有计划的选择和培育能适应寒冷环境条件的越冬能力比较强的品种。3、严格遵守检疫和消毒措施。保证越冬鱼类体健无伤,越冬前要加强植
疫工作,对不符合越冬要求的鱼均应另行处理,规格小,体质弱的鱼种,不应放入流水或敌害较多的越年水域,入越冬池时,都要进行药物效毒,以
防在越冬期鱼病蔓延成灾。4、出池、入池及运输时,要细心操作,尽力避免损伤。三、改善鱼类越冬的环境条件;1.慎重选择越冬水域:
底质淤泥要少,保水力强易捕捞,有水潭,水深1.5米以上,水质适合越冬条件。改善和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条件对止水越冬池冰面上的积雪一定
要随时进行清扫,维持明冰,对生物增氧起积极作用。池塘养鱼应该看色辨质施改良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
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一、红水;
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
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酒消毒,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
精等泼酒l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二、黑水;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
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
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一旦发现此种黑水时,第l~2天分别施用1次双氧氯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待3天后,用改水素、肥水宝等改
水药物全池泼酒1次。三、白浊水;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
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
出现浮头。发现池水为白浊色时,第1天施用"水宝加氧包",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施用"底质改良剂"药物1次,以增加
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四、氨氮含量过高的水;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塘,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
、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
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每隔lO~l5天施用氨净或池底净1次,及时降解氨氮。如
果通过水质检测,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应及时向池中施用氨净、氧宝,第3天再用肥水素、肥水宝之类泼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
,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五、臭水;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
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
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如出现上述情况,每隔lO~l5天要施用1次氨净、底
质改良剂或光合细菌等,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加速沉入池底的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避免底泥发黑、发臭及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
质。发现池塘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换水后,第1天施用氨净,第2天施用肥水素等药物来调节水质。黑鱼鱼苗水泥池培
育利用水泥池培育1龄鱼种,其池塘条件、放养前的准备等工作基本同于前面讲的夏花培育部分。只是面积稍大些。具体技术措施如下:(1)鱼苗
放养:采用静水式水泥池进行1龄鱼种培育,每平方米放夏花200-300尾;微流水式水泥池每平方米放300-500尾,年终可达0.05
-0.10千克/尾。放苗前,要用2%-3%食盐水浸浴鱼体3-5分钟,以杀灭病菌敌害。(2)饵料与投喂:饵料主要是孓孑、鱼糜及小型鱼
、虾等。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80%,日投喂2-3次。投喂时以击拍声为信号,使苗种形成条件反射,上浮集群抢食。(3)日常管理
:①水质调节:采用地上静水式水泥池培育时,应每1-2天排污一次,同时换水,换水量为1/3;采用地上微流水式水泥池进行培育时,虽然不
用专门换水,但要每隔7-10天进行底部排污一次;采用半地上或全地下水泥池不易排污时,可用虹吸法,每隔5-7天清污一次。同时加注新水
。②拉网分养:每当苗种长一个规格,即每长3.5厘米时,要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尽量使每个池子所放苗种规格整齐。③加强巡塘并防止鱼病:每
天早、晚坚持两次巡塘。在巡塘时,注意观察鱼苗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防止鱼病的发生,还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或
漂白粉药液。(4)越冬管理:与土池培育l龄鱼种相同。鱼越冬期安全增重四措施?发布时间:养殖鱼在越冬期存活率低,鱼体失重比例高。越冬
后鱼体虚弱,生长缓慢,且容易发生疾病,是养鱼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如何让鱼安全越冬,降低鱼体越冬期失重,越冬后如何快速恢复
活力、快速生长?这些一直都是困扰养鱼户的难题。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对策:适时投喂精饲料?鱼的规格越大,体质越健壮,越具
有较强的抗寒冷能力和耐缺氧能力,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就越低。如鱼在越冬前规格不够理想,应投喂充足的含有丰富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使其尽快
达到越冬规格要求。如果是因价钱不理想而准备将成鱼在春节后出售,同样应在鱼越冬前合理投喂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以育肥育壮,使其积蓄能量,
增强抗寒能力。适喂油脂类饲料?对于一般的温水性鱼如鲤鱼、草鱼、鲫鱼等,水温在l3摄氏度以下时,氨基酸氧化代谢酶活性显著下降,鱼就会
利用脂肪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这就要求饲料中油脂含量要适当增加。冷水性鱼对脂肪的需要量大于温水性鱼,在水温低的地区,鱼越冬前配合饲料
中蛋白质含量可适当降低,但油脂的含量更要得到保证。鱼种配合饲料中油脂总量应该保持在5%以上,成鱼饲料中油脂含量应保持在4%以上。但
在越冬期较长的地区,在越冬停料前一个月应停止动物性油脂的使用。因为动物性油脂溶点较低,在越冬期易出现养殖鱼体内油脂硬化的情况,当肝
胰脏、肠系膜等处油脂硬化后会影响鱼体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引发鱼越冬期死亡。因鱼对油脂的新鲜度+分敏感,而脂肪易于氧化酸败,氧化后的油
脂,不仅使含脂肪饲料的营养水平下降,而且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醛、酮等对鱼体肝脏有毒害作用,使鱼生长速度下降、鱼体瘦弱等。膨化大豆、
米糠和蚕蛹等质量不稳定的原料在鱼越冬停料前应限量使用或不使用。鱼越冬期安全增重四措施(2)农业百科??发布时间:饲料中添加越冬灵?
越冬灵是科研部门的专家针对鱼越冬期需要研制出的的功能性预混料,可促进鱼营养物质的积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确保越冬期间的营养供给。
在越冬前和越冬后一个月在鱼全价料中按O.2%~O.3%的比例添加即可。注意疾病的防治?在越冬前要对准备越冬的商品鱼进行疾病检查,要
求鱼体质健壮,有活力,无病无伤。如商品鱼患病较为严重,则不宜进越冬池越冬。如果鱼病情较轻,则应先治疗,待治愈后再转入越冬池越冬。鱼
入池前要先进行鱼体消毒,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lO~2O分钟,也可在每立方米水中加食盐、小苏打各5OO克配成合剂,用合剂浸洗
鱼体3O分钟。在越冬期保持池内水质良好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有条件换水的可在越冬前换掉部分老水,没有条件换新水的可在越冬前用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等对水质进行调节,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给鱼提供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怎样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养鱼场(
1)渔农牧各业设施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各业设施包括鱼池,池坝、田地、路渠、.畜禽棚舍、活动场所及生产场所等。鱼池最好为东西长、南北窄
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5:1.面积:鱼种池0.134-0.201公顷(2-3亩),成鱼池0.335-0.67公顷(5-10亩).水
深2米以上,有水源保证,进、排水系配套。鱼池之间的池坝,宜宽不宜窄,特别是沙质土壤更应宽些,最好在6米以上。如果在低洼、盐碱的废弃
地上开挖鱼池,宜采取挖池抬田的方式,将挖池塘的土向池两边堆放,筑成台田,形成鱼池、台田间隔排列,比例为1:1或1:1以上(视当地地
势和水位的高低而定),即挖l公顷鱼池,筑1公顷或1公顷以上的台田。这种方式有利于生产管理。依照土质的类别,粉沙壤土的池坝或台田应高
出鱼池水位2米以上,粘壤土高出1米为宜。畜禽棚舍应建在鱼池附近,有利于施肥和生产管理。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可以集中建棚舍,最好有输
肥管道与鱼池相通。个体承包经营者可在坝埂或半架于鱼池上建简易畜禽棚舍。路渠应排列方便合理,便于生产管理。除鱼池养鱼、田地种植作物外
,还应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发展生产。如池坡裁草,路渠两旁植树,小块土地种菜等发展多种经营。其他如生产厂房、机械加工设备等,应因地制宜,
以有利于生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安排。(2)应采用先进的种养生产技术无论是养鱼生产,还是养猪、养鸡、养牛、养鸭、种粮、种草、种菜,目前各
地都有比较成熟的高产典型和先进科学技术。在生态养鱼中应综合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这里强调重视的有:①池塘水体的综合利用。无论是何种结构,鱼池放养的鱼应采取多品种混养。依照鱼的生态习性,选择在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能相关互利的多品种混养于同一水体内。前面介绍的鱼种放养模式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确定的。②选择优良的鱼、畜、禽、粮、草品种这是增产、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③采取先进的配合饲料配方饲养鱼、畜禽这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④加强病害的防治。渔农牧各业都应注意防病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定要按照生产技术的要求进行鱼池、畜禽棚舍的消毒,进行疫苗注射,及时投喂防病药饵,及时进行粪便处理以及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3)做好产品的销售工作。生态养鱼中的各业产品,除自用外,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产品的销售问题。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畜、禽、粮产品及时销售出去,才有利于生产循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要不断的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适时地出售产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献花(0)
+1
(本文系夕日忘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