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三课 以

 知愠课堂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以”字。

象形兼会意。以(㠯 yǐ )与“巳”同源。甲骨文是“巳(sì)”的倒文,头朝下的胎儿。金文另加人旁,强调为胎儿。篆文稍加繁化。隶变后分别写作“㠯 yǐ ”与“以”。如今规范“以”本义:用,具备实用价值《说文解字》㠯,用也,从反巳。

“以”在使用中演变成指实用价值关联的本质意义。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

使(令)、凭借(仗恃)、认为、原因。

对事物的处置:把、拿。

指出前提条件:依、按、凭(犹言凭、根据)、在、于等。

指出行为或变化的起点:从、自、由。

指出原因:因为、由于。

表示并列关系:和、而。

表示条件关系:则、那么。

表目的或结果等。

又特指无固定职业的人。

有观点认为:“以”字最初是倒写的“巳(sì)”,表示新生儿与母亲相连。

甲骨文在“巳”字基础上再加“人”另造会义字“以”,表示母婴通过脐带相连。

胎儿成型,具有人生价值,从这一刻开始,母亲胎儿产生联系

——这是“以”的最原始意义。

我们在使用“以”字的时候都包含了这一层意义。

可以这样认为:

“以”表示事物具有了实际价值,并且通过实际价值与其他事物产生关联。

我们的祖先以独特的智慧发现:

人从胚胎形成开始,便和母亲关联;

出生后随着能力的发展与身边事物的关联也不断扩展。

于是,造“以”字表示这种不断发展的关系。

事物一旦具有了实际价值便和世界产生关联。

这是所有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逻辑。

人和自然物的区别在于:

自然物的价值在其诞生之初便已经决定,其与外界的关系也基本确立;

而人的价值随能力的不断发展而提高,与外界的关联也不断扩展。

那么,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如何扩展的呢?

春秋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语》就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论语》是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笔记汇总,是记录孔子言行最真实可靠的材料,也是我们了解孔子、儒家思想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入口。

而《论语》正是以三句“无以”作为全书的总结:

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这三句话作为《论语》总结其思想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但看这三句话的话语结构:

不知——无以,就包含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为什么弟子们以这三句:

不知——无以 总结《论语》呢?

因为,孔子认为:

跟自然物依靠自身的物质或生物价值与世界关联不同,

人主要通过“知”的价值和身边的事物关联。

“知”是人最重要的价值。

有了“知”才有“以”——有价值的关联;

“不知”便“无以”——没有认识就没有联系。

这是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的体现。

中国文化异常尊重知识,强调“求知”。

将人的认知和能力以及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直接联系起来。

知,则“有以”——可以产生关联;

不知,则“无以”,无法产生关联。

用流行的方法表达是:

见识决定选择,选择决定成就。

正因为看到“知”的重要性,所以中国传统格外重视教育和学习

——因为教育和求学是增长“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从夏朝开始,中国就有系统教学的记录。

夏代的学校,有“序”、“校”两种,都非常重视军事教育。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已有了成熟系统的文字以及成文的典册。

在甲骨卜辞中发现有“教”、“学”、“大学”等字样,

是商代已经有学校教育的明证。

“学在官府”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

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

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

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

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践。

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为学术的广泛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此,悬梁刺股、穿壁引光、春诵夏弦、闻鸡起舞、孜孜不倦、废寝忘食、韦编三绝、学而不厌,成为中国学子的常态。

教育和求学就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必然追求。

教育成为整个家族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乡下的农民伯伯也常讲:养崽不读书,不如养只猪!

抓紧一切机会求学,“学而至知,知而有以为”成了全民共识。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和传统文化思想的缺失,现代的中国孩子竟然很罕有地产生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的疑惑。

这个现象在中国春秋之后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现在的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

孩子们生活物质和文化富裕的社会里,一出生就已经和世界广泛的关联。

现在的孩子旅行过的地方,看过的书,看过的影视,

接触的信息量甚至轻松超过祖父辈一生的积累。

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孩子们误以为自己已经和世界有广泛的关联;

知道,了解,掌握了许多知识,具备了各种的能力。

却不知道这些“关联”是依靠父母的价值建立起来的,

并非建立在自身能力之上。

这个误解,让孩子缺乏提升自己,和身边事物建立有价值关联的动力。

出现这个情况,我们要注意让孩子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建立客观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身能力急需发展提高的状态,

认清自身能力和广阔世界之间的差距,培养孩子发奋学习的动机。

只有让孩子认识世界的多姿多彩和自身知识贫乏的差距才能触发内心的学习动机。

这是“孩子要穷养”的原理:

让孩子认识认知和能上的“穷”,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现在的孩子缺乏学习动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文化承传的缺失。

我们的传统文从2500年前的孔子开始,就已经深刻理解了人和世界的关系,

建立了“不知则无以”——缺乏认识就无法与世界建立有价值关联的思想。

倘若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在我们的社会和家庭里得以传承发展,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又怎么会没有学习的动力呢?

今天,我们学习“以”字,从“以”“实用价值关联”的本质含义以及《论语》结尾三句“不知——无以”,分析了古人对学习求知与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些分析给大家一个不同的视角,重新思考孩子们对学习的认识,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积极求学,为孩子学习注入更多动力。

好,这一节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