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1省离婚大数据公布,结婚人数连续17年创新低,跌破900万对这个大关。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离婚率逐年上升,天津和黑龙江的“离结比”都超过了70%。 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在媒体发布的调查结果中,女性认为,结婚不是必选项,其次是担心结婚后降低生活质量。而对男性来说,经济条件成为了结婚前最难越过的一道坎。这可能比结婚的理由要多一百万种,毕竟,连“离婚冷静期”都没拦住。可以因为要不要养宠物,要不要生孩子而闹翻,也有可能因为多人运动、时间管理,翻了手机被发现出轨10年。但离婚这件事,可能也存在“幸存者效应”。 因为一点小事,风风火火闹离婚的,劝回去冷静一下也没错。另外,有经济能力、自己事业的人,通常也都不怕离婚,大不了一个人过呗,生活质量没准还提升了。但那些受到精神、身体伤害的,该离婚又舍不得,想离婚又放不下的,就很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产生了想离婚的念头,却因为没有回到职场、赚钱养活自己和孩子的能力,不得不忍气吞声。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是什么让我们决定步入婚姻,又是什么让我们失望离去?心理学家多萝西·滕诺夫对决定结婚的男女们做过一次调查访谈,结果发现,他们都渴望“和对方困觉”,但有一种更加深层的的渴望,超越了性。95%的受访者,都不认为他们结婚是因为身体上的大和谐,而是双方发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另外,他们还会做“爱情白日梦”,用大白话说就是看什么都带滤镜。知道对方有缺点,但却视而不见,和对方聊天的时候感觉血液直冲脑门,说啥都不好使。但对未来的期待太过理想化,也许就埋下了日后争吵的导火索。海伦费·舍尔同样认为,不可能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可当他们找来17对平均婚龄21年的的男女,进行脑部扫描实验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大脑中与“恋爱早期”相关的区域,活跃度不减当年。也许,爱情最后是不会消失的,但这也侧面证明了,在经年累月的婚姻中,磨合和忍让变得尤为重要。而从想结婚到结了婚,不止是完成了爱情的冲动,更意味着今后的人生彼此信赖。 丈夫被中年裁员,不敢告诉老婆,只好天天打扮整齐出门,下班时间回来,假装无事发生。自己的青春,梦想,人生,好像一个笑话,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但老婆没有指责他不成器,反而轻温柔地说:“别怕,有我在。”但失业后,摆在他俩面前的是经济难题。房贷,教育,哪来那么多的钱啊。但他们却因为不希望对方受更多生活的苦,而争着要扛更大的担子。两个人一起生活,不可能一点矛盾都没有,但那些幸福的婚姻里,所有的矛盾都不触及底线。但有些婚姻,一开始同样美好,可到最后却变得像奶油蛋糕里的咸菜,冲突太多。从共同承担,到彼此伤害,很多夫妻离婚时都是失望的。只是总有人,包括爸妈亲戚朋友,都觉得好不容易结了个婚,冷静一下你们就不想离了。人们总觉得离婚是因为冲动,年轻,急躁,只要冷静,理智,忍耐,就能彼此捆绑到最后。因为能妥协的,一般也就忍了。闹到离婚,一般已经忍无可忍。一种,是在婚姻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 除了那些经济实力比较好的,直接请用钞能力以外,许多双职工婚姻,还在谁该做家务之中挣扎。老公嫌弃老婆事儿事儿的,老婆抱怨老公不管家,无形中鸡毛蒜皮盖过了风花雪月,只能上网提问这段婚姻还值不值得。因为一首歌翻红的刘敏涛,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的婚姻经历。 丈夫是企业家,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顾家,她便毅然退出娱乐圈,专心打理家庭。 但他们的感情,都轮不到鸡毛蒜皮的家务来消耗,因为丈夫不回家,也不管,吵架都没处吵。 难得有一次,两个人去日本旅游,她看到一家冰淇淋店,却发现自己连买根冰淇淋的钱都没有,想这时候,她最青春的7年已经过去了,事业停滞,丧偶婚姻,买不起冰淇淋......失去的太多太多。 另一种,是婚后变脸,完全偏离期望。 福原爱嫁给江宏杰的时候,也许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孕期时不关心就算了,还骂,想离婚的时候阻挠就算了,理由说白了竟然是离不开她这颗摇钱树。怀着当好妈妈,好老婆的心愿,福原爱几乎放弃了运动员事业,却不得不面对撕破脸皮的残酷。任何婚姻闹到一方出现心理压力的地步,多留一秒都是窒息。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婚姻幸福就发昏,也不要看到婚姻不幸的例子就发怵。结婚时,足够冷静地面对热恋效应,认真考虑过两个人的适配度,和彼此家庭的宽容度。比如,做三观调查类的问卷,进行婚前咨询,都能够帮你们更立体地认识到这段关系。婚前财产、关于买房买车的口头协议,最好也要落到白纸黑字上。若是婚姻真的破裂,起码也有心理预期,不至于一败涂地。 离婚时,足够冷静地面对逝去的感情,判断是可以忍的小矛盾,还是触及底线的“情感制裁”。有些家暴的,被吸血的婚姻,弱势的那一方迟迟不敢离婚,正是因为情感盖过了理智。舍不得、怕离开了不能独立生活、怕威胁......一切都被对方牢牢掌控的时候,一定要找家人朋友帮助。结婚是两个人格独立的人选择在一起生活,无论男女都不应该去做对方的附庸。在进入婚姻时,选一个价值观更开放,包容,愿意一起打拼的人共度余生。而为婚姻所困的人,也要好好考虑自己进入婚姻的期待是什么,有没有被满足到。结婚是因为彼此能满足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所有期待,但每个人的需求都在变。当期望不匹配时,感情消耗殆尽似乎就是最后的结局。但别担心,就像茱蒂丝·赫尔曼曾说:人必须对所有的失丧一一哀悼过后,才能发觉到自己坚不可摧的内在生命。决定结婚时有逆流而上的勇气,离开时也要保护好自己。当面对现实分歧时,也忠于自己,看清了内心需求,作出了一个可能不太完美,但对彼此都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