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还很多 | 语音专栏vol.25

 明天心理 2021-03-20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朗读者 卡卡

作者 翦兮

编辑 加一

图片来自网络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爱因斯坦曾如此描绘有知与无知的关系:

“划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是圈子的里面,无知的东西是圈子的外面;知道的东西越多,圈子越大,圈子的外沿也就越长,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所知道的无知也就越多。”

苏格拉底更精辟:“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不以为然。始觉它变得真实,是上了大学以后。

离开生养了我整整18年的小县城,去到大城市,颇有“井底之蛙”出井来的感觉。坦白来说,在这之前我从未离开过家乡那小小的一方天地,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几十里外的外婆家;我见到的外面的世界也不过是网络和电视上“四四方方”的一方天地。

直到上大学,踏上小县城里去往外面“唯二”的交通工具——“大巴车”,我才看到了一个与从前见到的不一样的世界。这里有灯红酒绿,有酒足饭饱的“唱念打坐”,更有多才多艺还很努力的人。

大学是个“微社会”,很久之前就有了这样的说法。是的,社会的形形色色在这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体现:明明很好了依然很努力的人;自暴自弃的人;“三分钟”热度的人……人的各种存在形式在这里都可以得到体现。

而我属于不上不下的“三分钟”热度。接触到大学,也意味着接触到更多的人。于是,一整年的大学生活通过社团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兼职工作……

我认识了许多人,加了许多人的qq或者微信,从与他们的交谈或者翻阅他们的动态。我发现了一个个与我截然不同的故事:自力更生“创业”的;再接再厉“考研”的;不断磨砺“实践”的或者是总是不断挑战自我,在灯下苦读的……各种不同的奋斗方式,都是一个个湛亮的灵魂。

开始关注除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发现黄健翔在出了本书之后又出了首单曲,足评人李承鹏写起了长篇小说而且大卖,另一足评人董路就更不用多说了,又是写歌又是做电视节目,还在博客上写下了大量文字。各类节目中多才多艺的人生赢家;转战“影、视、歌”的“三栖明星”;一文千金的文学大家……

在他们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自己,开始发觉自己知道的太少太少,少到天真的“盲目自信”。

华夏五千年历史洪流中,“谦逊”历久弥新,不仅仅是古人崇尚的一大品质,也是今人不可或缺的成功之法。

倘若停下,略为思索,必然可以发现。古往今来,那些有“大智慧”,博闻强识、文采斐然之类的人物,大多都是谦逊的。孔夫子如此,鲁迅先生如此,华盛顿总统如此……

浩瀚的历史洪流中,这些人像是夏夜星空中闪烁的星子般耀眼。他们无知吗?恐怕不是这样的,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谦逊。正是因为他们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人也就越来越谦逊了。

如此说来,一个人发现自己无知是变得“有知”的开端了?似乎是可以这么认为的。

那么亲爱的你认为自己“无知”了吗?

不知道亲爱的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猛然觉得自己知道的总是太少。其实,这很平常。毕竟,作为七十亿分之一,我们更是像茫茫海洋中的一滴水。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的浩瀚更显露出我们的渺小。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被称为“最聪明的人”——爱因斯坦的大脑开发也不过是达到了13%。所以我们知道的少,也是平常之事,也不必感到颓败。

亲爱的你,我想说: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人生不长,总应该做些什么,让自己留下点来过的痕迹,不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