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分土泥泞,清明穿棉衣”今年有倒春寒?看春分的表现就知道了

 农民的小帮手 2021-03-20

2021年3月20日是春分节气,在气象学上,春分节气时日夜等长,白天黑夜时辰相等,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之上。同时,春分也是平分春天的日子。过了春分后,北半球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来临后,气温迎来了快速回升,黄淮地区、华北平原气温也迎来了回升,日均温在10℃以上。
对农民而言,春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民间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春分到了后,雨水比较充足,万物也迎来了紧张的复苏,此时农民就会抓紧农耕事宜,对庄稼地进行浇水、施肥、除虫、深耕。
一、春分习俗

1、春分立蛋
民间有“春分来,蛋儿俏”的说法,这一天大家都会进行一个尝试,那就是将鸡蛋“竖起来”,民间认为只有这天鸡蛋才会竖立。
为了能竖立鸡蛋,大家要提前挑选一个光滑匀称的鸡蛋,且需要是刚生产4-5天的鲜鸡蛋,只要专注力足够就可竖起来。
当然,这天能竖蛋也是有科学讲究的,毕竟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和鸡蛋的形状差不多,而春分时阳光直射赤道,受磁场的影响,这一天竖蛋比较容易,不过能竖起来的还是不多。民间认为,能竖起来的都有好运。
2、祭祖
在春分时有祭祖的说法,也就是春祭,这一习俗从周朝时就已流传,此后代代相传,这一天大家会来到祠堂里举行祭祖活动,并摆上杀好的猪羊,请上鼓手吹奏乐曲,还要念上祭文。而百姓们此时也会祈祷能风调雨顺,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家族五谷丰登。
3、踏青
春分过后,此时气温迎来了回升,万物也开始了复苏,户外活动是不可少的,放风筝也是不可缺少的换届,大家都会来到郊外散心游玩。而来到郊外踏青,民间也认为可“除百病”,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多走走,锻炼身体。
4、吃野菜
每年春季来临时,野菜就会从土壤中冒出来,尤其是3月份,野菜集中生长, 新鲜野菜迎来了上市期,此时比较鲜嫩,食用口感美味。而在农村中,田野里的野菜数不清,不过城里人却要花上高价购买。

二、谚语

1、“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
如果春分这一天没有下雨,那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春耕,农作物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而一旦春分降雨来袭,今后雨水也会变得更足量,对春耕有帮助,一整年庄稼都能迎来丰收。本身“春雨就贵如油”,春分这天如果有雨水,那就表明不会再出现“春旱”,小麦、油菜都能旺盛生长。

2、“春分刮北风,果树挂银瓶”
在春分这天如果刮起了北风,那就意味着受冷空气的影响比较强烈,此时北风呼呼而过,所到之处也会迎来降温,一旦和暖空气相遇还会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山区可能还会有冻雨降落。
刮北风也就意味着倒春寒现象严重,农民要注意好保暖措施,特别是冬小麦、油菜已刚刚萌动生长,一旦有低温,那就会带来冻害,农作物生长也会有影响。
当然,目前梨树、桃花等已经开放,一旦出现了“刮北风”,气温大降,出现雨雪冻害天气,那就会让果树生长不利。
这里的“挂银瓶”,一方面是形容果树开花后受到冻害,结果花朵被冰冻上,如同银瓶一样;一方面形容水果卖价高,前期受冻害影响果实结果率大减,产量低,果实需求紧张,卖价比较高,因此有“挂银瓶”的说法。

3、“春分土泥泞,清明穿棉衣”
这句话理解很容易,在春分时如果下起了雨,气温比较低,道路泥泞。那么在清明节气时,可能就会引发倒春寒,到时候要穿着棉衣外出,大家需要注意好保暖。而对农民来说,清明前后最怕倒春寒,一旦真的这样,庄稼的生长可能就会受影响。
那么今年会不会有倒春寒呢?其实3月份气温一直反复无常、忽高忽低。从最新的天气预报来看,未来3天又迎来新一轮强冷空气,江南、华南地区将降温10℃左右,而这对农作物而言并不是好事,毕竟2月份开始,不少地方果树已开花,小麦也迎来了快速生长期。

此次降温中,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内蒙中东部,还会有小到中雪甚至雨夹雪,黑龙江北、内蒙东还会迎来大雪或暴雪,因此北方地区要特别注意好农作物的防范,别让庄稼受冻。不过今年3月份反复降温,北方的温差不大,因此农作物的承受能力强,倒强冷空气很难会对作物带来太大的影响,大家咋看?

【点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和【】,可以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合作微信:rb8839,可接贴片广告,头部广告,底部广告,菜单广告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