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古人学家教(2)——《孟子篇》

 江山携手 2021-03-20

              向古人学家教(2)——《孟子篇》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人物。孟子名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与孔子相差大约100年。孟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丧父,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闻名天下的大儒,多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也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因此被尊为母教第一人,她注重家庭教育的精神和选择教子的方式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孟母并不姓孟,她娘家姓很奇特的姓氏——仉(zhang)。孟母不仅仅姓氏与众不同,她的性格也与很多人心目中的母亲不完全相同。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一个家庭往往是严父慈母的,但是孟母兼有严父和慈母两种性格,而且严的一面还大于慈的一面。据相关史料记载,孟母是20岁那年生下小孟轲的,23岁那年,她的丈夫就离家出走了,到了宋国,很快就客死异国他乡,留下了仉氏和年幼的孟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这种奇特的家庭形式也养成了孟母独特的性格。
  

           向古人学家教(2)——《孟子篇》

    众所周知,孟母“三迁择邻”的故事,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而孟母又通过了“买肉啖子”的做法帮助孟子养成诚实不欺的品德。
  

    在孟子小的时候,家东面的邻居杀了一头猪,孟子很好奇,就问妈妈说,东邻家杀猪干什么呢?孟母想都没想,顺口就说要做肉给你吃。但说完这句话之后,孟母马上就后悔了。她自言自语道,“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怀着孟子的时候就想着对他行胎教,现在把他生下来了,长得这么大,他问我东邻家杀猪干什么,我告诉他说是买肉给他吃。但是实际上,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因为邻居家杀猪,有可能做肉给孩子吃,也可能不做肉给孩子吃。所以孟母就想说,存在着两种选择的情况下,我对孩子只说出了一种选择,那么这不是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种不诚信或者欺骗的印象吗?想到这里,孟母马上就掏出钱,到东邻家买了一块肉,回来做给儿子吃,以表明自己言出必行的、诚信的态度。
  

    “断机劝学”讲述的是孟母激励孟子发奋向学的故事。孟母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子不学,断机杼”是三字经的文句,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但是我们更应该想到孟母的伟大,她能把握机会,以活生生的教材,使孟子能领会恒心向学的重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诺贝尔奖得主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回答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您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在您的老师里头,谁对您的影响最大呢?出乎很多人意料的,这位诺贝尔奖得主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幼儿园老师。因为这位老师教会了他最基本的做人的习惯,比如不能撒谎、要养成良好的存放东西的习惯等。
  

              向古人学家教(2)——《孟子篇》

    这两个故事都为想要成为中国好妈妈的母亲们带来了很大启发。有一句老话叫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教育子女也应当在某些方面从早抓起。

 

    其次,“断机劝学”寄予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抓小。对子女的教育要从小事抓起,抓小也可以叫做防微杜渐。

   

    第三,抓关键。著名作家柳青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成长的关键处往往体现在很多第一次上。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进行制止。否则的话,极有可能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的家庭。

   

    第四,那么“断机劝学”其实还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讲手段,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讲手段。

   

    第五,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乃至未来可持续发展,就要跟孩子尽可能地讲道理。把握是非、利害、情理、言行。

   

    第六,是要讲转换。当父母的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子女做的确实让父母哭笑不得。有的家长可能就会忍不住对子女进行体罚。然而,孟母并没有对儿子进行体罚,而是进行了相应的转换。也就是把她当时正在织的那匹布,既成为她发泄自己愤怒的对象,也成为她教育自己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学习的一个载体。一刀下去,道也教了,孟母的气也消了,可谓一举而多得。
  

    明朝著名文人廖森曾经写过一首诗称赞孟母,“今古谁知孟母贤,殷勤教子地三迁。养蒙肯使为屠贩,学礼宁教戏豆笾。一旦功夫私有淑,万年道统果能传。看来作圣皆由此,尽说天生未必然!”  张志君)

 

               向古人学家教(2)——《孟子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