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柳公权等人的楷书,和咱们常说的“馆阁体”无关

 点石成国金 2021-03-21


从书法方面来讲,唐朝是一个楷书盛世,出现了很多传世的楷书高手。直到现在,绝大多数初学书法的朋友,都是学的唐楷。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要学唐楷?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唐楷的法度性强,已经完成了楷书的写法定型。类似欧阳询或者柳公权的楷书,你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笔画写法,再对结体有个基本的认识,就能写出相对标准的“欧体”或者“柳体”。




这就好比,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计算公式,就能进行相应的数字运算。咱们之所以从唐楷开始学习,学的就是那些规律,学的就是那些可以通用的法则方面的技巧。至于能写成什么水平,那就是方法之后的个人功力问题了。



楷书的写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可如果完全按照规矩走,就会进入一个程式化的误区,千字一面,缺少一定的艺术性。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馆阁体”应该就属于这种楷书,技法过关,缺少艺术层面的审美变化。

欧阳询和柳公权等人的楷书,也是以法度著称的,他们的楷书和咱们常说的“馆阁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还真有人质疑他们的这种千篇一律。

比如米芾,他在《海岳名言》中就曾质疑唐代那些楷书名家:

很明显,米芾是不看好欧阳询、柳公权等人的楷书的,认为他们的写法过于单调,缺少变化,结字上面也是费工经营,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换句话说,米芾眼中的欧阳询和柳公权等人的楷书,就和“馆阁体”差不多。

米芾说得对不对?其实,这应该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能算是一个尺度的问题。米芾写字就喜欢酣畅淋漓,就不喜欢中规中矩,自然就不会欣赏按部就班的风格。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唐楷并非是真的千字一面。

就说欧阳询吧,他的传世楷书,真的算得上是一碑一面貌,各有风采。换句话说,《九成宫》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却并不是欧阳询的全部。咱们照着《九成宫》把欧体写成了馆阁体,那是我们的事,和欧阳询无关。


还有颜真卿,不同时期的他,写出来的楷书也是差别很大的。从刚开始的《多宝塔碑》到后来的《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颜真卿也在求变,绝非程式化那么简单。

                           颜真卿 《多宝塔碑》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最后想说的是,书法中的“法”,是积极的,并不是呆板的僵硬的。“法”的作用,不光是规范我们,还会在审美取向上给我们一个正确的引导。唐楷的妙处,除去功力方面不谈,关键就在于法度之中发挥创造力,从而妙趣横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