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美80年 | 一场展览 一部校史

 顺其自然h 2021-03-21

校庆前的一天,是四川美院最忙碌最紧张的一晚。

依然忙碌着的川美院长庞茂琨,可能还不知道,他将在校庆晚会上呈现的一段表演“模仿卓别林”的视频,已经火遍所有网络平台。

当所有人都惊讶于那个扮成卓别林形象,舞姿搞笑的人物,真的是那位温文尔雅的院长庞茂琨?真的是一所有80年历史美术学院的校长?而且要在校庆晚会上正式播放?

是的!

还有被剧透的灯光秀,成功化解了“校庆”本应有的刻板印象和严肃氛围。

四川美术学院的活色生香,就在于这种打破常规的出其不意。

就像这所艺术院校一样,即使地处西南,但80年来,总有令人震撼的作品横空出世,打破常规,出其不意,又能引领艺术的新时代。

如何回顾这80年,并与西南艺术的文脉谱系和内在逻辑发生关联?这是四川美术学院在规划校庆活动之初在思考的问题。

80年艺术“校史”

通过一场大展,来回顾80年历史,以艺术作品的方式来代替“校史”,让观众了解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读懂四川美术学院80年历程。“视觉艺术,要靠展览来进行展示。与历史同行,梳理我们的发展脉络、渊源,并对历史作出深入分析。”庞茂琨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

所以,此次川美80年推出的“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展览,既是一次大型学术回顾展,又是一座艺术院校的校史。试图通过这些作品,来体会四川美术学院特有的艺术生态和内在逻辑。

作为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谈及:“既然如此,这个展览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线性叙事,但如果只是一个线性叙事,又不足以说明四川美院的独特性,我们增加了11个板块的主题,将某一个阶段的重要性抽取出来,呈现四川美院在当时创作当中最典型的艺术现象。”

分策展人现场导览

此前,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的,是追溯四川美术学院的文脉,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来源于“西北军政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的一脉来自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艺术教育家在成都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另一脉则是来自,1949年12月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南下在重庆九龙坡黄桷坪组建成立。1953年两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定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

分策展人现场导览

也就是说,四川美术学院从一开始就有军政的传统,据说当年上课的时候都是穿着军装、背着枪上课的,后来才在学校里慢慢把军事化的元素淡化,学生从一个连所见到一个排,再缩减到一个班。“从一开始,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创作中就有这种革命因素,从延安、新木刻运动传承而来的根基与元素。”何桂彦介绍。

而这或许正是四川美术学院虽然地处西南,但诸多作品始终有着强烈的时代印记,无论是早年的木刻版画,还是后来的《收租院》,以及伤痕、乡土艺术,无不呈现出与时代息息相关却又有浓郁地域气息的艺术格局。

与时代共振 横空出世的艺术

1978,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对于四川美术学院来说也是如此。

“对于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来说,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得益于时代提供的语境”,何桂彦介绍,崭新的历史时期和不断的社会变革带给四川美术学院学子们源源不断的时代资源,所以这正是“与历史同行”关键词的阐释,美术史的上下文关系是无法与社会学的叙事割裂开的,对于四川美术学院来说,更是如此。

1978年前后,四川美术学院横空出世了很多震撼时代的艺术家和作品,但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只有“天才艺术家”们,艺术与时代的共振尤为重要。四川美术学院,触摸时代的变化,渴望一种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潮流的过程中,很多艺术家横空出世了!

展览现场

整场展览461位艺术家,603件作品,那么如何解决观众的参观视觉疲劳问题?

特殊时期的关键性作品呈现,比如“雕塑”领域,展览需要突出的是50年代,中国美术界呼吁的是“艺术民族化”,那么四川美院是怎么去解决的呢?我们能够看到50到6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雕塑家们去大足石刻临摹传统造像,并将来自中国民间的泥塑的方式融汇到教学中,在《收租院》的创作过程中,把民间艺人请来当教员参与创作,就是解决“艺术民族化”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的民族化诉求中,四川美院不仅去实践了,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而且这套方法的背后因地制宜,跟西南的文脉、风土人情息息相关。”何桂彦介绍。

展览现场

所以《收租院》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抛开其当时为阶级斗争服务的背景,从其雕塑语言本体来谈,它跟苏联过来的雕塑传统,以及巨像式的雕塑传统拉开了距离,所而这,正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在50年来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从《收租院》到伤痕再到《父亲》,四川美术学院的出其不意还在于,很多作品都是“横空出世”。

这可以归功于一条办学思路:“创作带动教学”。

良好的艺术创作生态就是在良性的环境中出现的,川美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做创作,通过创作夯实基础训练。何桂彦认为,四川美术学院的很多艺术创作并不是按照原有的既有范式和条条框框去限定学生,标准和按部就班在川美的教学中并不受推崇。师生平等,自由包容,始终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重要特点。

展览现场

同时,支持鼓励年轻学子创作,给予巨大的支持,例如77、78届学生入校开始,专门就有后勤部门,给学生提供颜料、买画布、提供画室,这一直以来都是川美的传统,直到如今,持续了20年的罗中立奖学金,持续了近十年的青年艺术驻留计划,近年来的明天雕塑奖,川美对于青年学子的创作环境的扶持一直都在。

展览现场: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此次展览在策划上分为 与历史同行:1940—1978专题展和与历史同行:1978-2020专题展两个单元,在两个专题展下面又细分了11个小型专题展,作品占据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几乎所有的展示空间。

进入到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空间里面,穿行在作品之间,四川美术学院的历史扑面而来,也犹如穿行在历史之中,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

观众观看展览如果以线性的顺序开始的话, 首先来到的便是展览的第一个小单元“理想先驱”,这部分又分为 “美化人生”、“先生们”、“学以致用”、“为新中国建设”、“薪火相传”五个版块,从多份珍贵的档案、手稿和原作中呈现四川美术学院初创时期设计教育先驱们中西交汇的学源背景,设计服务民生、用艺术唤起民众和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初心,是反映20世纪早期中国设计教学思想和体系的川美文本。

《技与艺》创刊号封面 1941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

李有行 《花卉》 水粉

比如《技与艺》创刊号封面,李有行的《花卉》, 李有行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和西南艺术教育之奠基人,他是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人和首任校长。这所学校就是今天的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李有行作画,以色彩取胜,尤其对瞬间即逝的光、影、色有若超常的敏感和捕捉力。主张“要抓住打动心灵的刹那间美好的印象”去表现自然的魅力。他将中国画的神韵、骨气、线描与油画的色彩、透视、立体感结合起来,开创了中西合壁独具一格的水粉画风。

《金鱼》沈福文 漆画 75.5 cm x 90 cm

沈福文的漆画《金鱼》,在沈福文的漆画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漆的本质美的充分体现,利用带褐色的透明漆调制出各类色漆供装饰,所有的色彩都协调成熟、富有“古趣”。其它的装饰法如贴金、嵌银,以及镶入各类有色有彩质料,漆的黑又能特别显耀出这些质材的美。金鱼尾部渐渐隐入深褐色背景之中,充满灵动之感。他开创的金鱼系列形象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此后几十年内,被其他的工艺作品频频借鉴。

庞薰琹 《工艺美术集·饭碗及茶盘之一》 纸本 36.5cm×29cm 1941年

庞薰琹的《工艺美术集·饭碗及茶盘之一》 ,1925年,十九岁的庞薰琹到巴黎留学,正赶上十二年一届的世界博览会,他看得眼花缭乱,眼界大开。无论是很大的建筑、机器,还是小到一个纸盒、一些小饰品,所有的东西都很好看。于是他准备学习设计专业。

1940年,庞薰琹任教于四川省立艺专。为躲日军轰炸,他带领学生和一家四口到北川郫县,在吉祥寺尼姑庵中上课。他常对学生说,中国有很多很多宝贝,要吸收自己文化的营养。但光是这么讲,学生觉得隔得很远。于是这年暑假期间,他在吉祥寺的大殿里开始构思日常用品的设计,绘制《工艺美术集》。次年,《工艺美术集》即获当时的教育部大奖。

四川美术学院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艺术创作,学院师生们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主,结合社会实践,把创作题材聚焦在重大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改革上,创作了大量作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如火如荼的时代图景。如叶正昌《保卫世界和平》,牛文与李少言的黑白木刻《当和平解放西藏的消息传到康藏高原》。

牛文 李少言《当和平解放西藏的消息传到康藏高原》 黑白木刻 50x32cm 20世纪50年代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署,西藏百万农奴获得翻身解放的自由,开始了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幸福生活。1952年,牛文与李少言合作木刻《当和平解放西藏的喜讯传到康藏高原的时候》。作品定格在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消息传来、藏族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的欢乐瞬间,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喜极而泣,有的奔走相告,有的呼朋唤友,极富浓郁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情趣。画面视野开阔,近景几组人物的不同表情,刻画准确,刀法细腻,阴刻与阳刻相互村托,主体鲜明;中景驰骋飞跑的信使、正在游牧的牦牛,渐次退远;远景牛羊、毡房、山注、丘皮、寺唐、雪山和白云,构成一幅春风吹遍雪山草地的新气象。

刘国枢《修筑川藏公路》布面油画 130X260cm 1977年

刘国枢的《修筑川藏公路》,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早期创建者之一,刘国枢与刘艺斯、叶正昌等前辈一道开创了川美油画的学术传统。他经历了武昌艺专、西南美专、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西南美专(院系调整时代)、四川美术学院等几个重要的艺术教育阶段。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夏培耀、王大同、马一平、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高小华、庞茂琨等一系列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的实践与探索,集中展示了1940至1978年间,投身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发展与专业实践的前辈艺术家们的作品。他们长期根植于20世纪中国画发展艺术生态,在中国画领域身体力行的实践与探索,在艺术创作成果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已然成为后辈艺术家的榜样。他们在中国画领域的教学思想及艺术成就,在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影响深远且具有示范作用。

冯建吴《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纸本水墨 190x66cm 1964年

比如冯建吴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冯建吴对山水画创作力主认真继承民族传统,面向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积极从艺术的角度反映现实,并在笔墨技法上努力探寻新的手段,以能生动鲜明地表现新的题材和新的意境,给人以新的美感享受。

李文信《长征》手稿 纸本水墨 280x420cm 1960年

李文信的《长征》,1959年,32岁的李文信成为被邀请为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定制作品的首批主流画家之一。李文信接到任务,最终确定创作毛泽东《长征》诗意中国画。纵观画面:近景写实的松树象征红军坚韧不拔之志。金沙江上的铁索窄而险,红军渡江却是井然有序而显纪律严明;红旗不时出现在队伍中更加强画面人物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区大面积村落房舍前一面大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格外显眼而成为画面焦点。画面上200多个人物没有被特写,而是描绘成整体蜿蜒沿悬崖绝壁走向大山深处的急行军,并且逐步消失在右上角的云雾之中,这样人物的动与大山的静形成人文与自然的动静之美。

钟道泉《秋风吹冷艳,晨露湿新妆》纸本水墨 105x62cm 1958年

杨富明《八哥图》纸本水墨 108.5x22.5cm 1957年

此外还有钟道泉的《秋风吹冷艳,晨露湿新妆》以及杨富明的《八哥图》等等众多经典作品。

接着来到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的民族化探索板块,1940—1960年代川美雕塑系师生的民族化探索,是中国雕塑建构自身现代性过程中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一方面,它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引西入中”的思潮,在学习西方的雕塑技法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探讨中西融合与再造的可能;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使得强化民族性成为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

龙德辉 《觉醒》 铸铜 110×60×140cm 1960年

比如龙德辉的《觉醒》,龙德辉,1955年毕业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留校任教。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曾任雕塑系主任。六十年代创作的《觉醒》、《水库建设者》,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伍明万 《养猪妇》 铸铜 19×21×72cm 1963年

伍明万的《养猪妇》伍明万1957年毕业于西南美专雕塑系,后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生班。四川美术学院教授。1965年参加泥塑《收租院》创作,雕塑《节日》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养猪妇》塑造了一个强壮、乐观的农村青年妇女,手拿勺瓢,刚完成了一次喂养任务,正开心地看着圈里的猪仔争着抢食,一脸的满足与幸福。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民精神面貌深刻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勤劳、善良、坚毅的农村妇女的真实写照和劳动魅力。

这次展览还展示了众多川美艺术家参与的小人书,在四川美术学院连环画专题展板块中,几代川美连环画创作者在有限的空间中形成了自身的连环画语言特点。比如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改编, 尹琼、周琳绘画的《挺进报(上集)(红岩连环画集)》,一九四七年《新华日报》被迫停刊后,中共重庆市委决定秘密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刊物《挺进报》,着重报导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团结群众,鼓舞斗志。故事描写了成岗接受这一任务后,利用修配厂厂长的“合法”身份作掩护,同敌人展开尖锐的斗争的情况,和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高贵品质。

原著者:罗广斌、杨益言 《挺进报(上集)(红岩连环画集)》 改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绘画:尹琼、周琳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66年9月

改编:刘治贵、白德松 绘画:白德松《西双版纳的故事》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 1978年2月

由白德松绘画的《西双版纳的故事》,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爱尼姑娘在山上放羊,因为闻了一朵香花而迷了路,在虎狼蟒蛇成群的原始森林中渡过了七天七夜,后来吉祥的孔雀引导她走出了森林。

“这个故事只不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幻想,但是在今天,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美丽的神话变成了现实。这本画册讲述的,是在西双版纳密林里,一个战斗在的女知识青年,迷路后又胜利归来的故事。使得她走出森林的,淡然不是纯洁的孔雀,而是毛主席的无产积极革命路线,是党对青年一代的爱护。”

原著:保罗·加利科 绘画:何多苓 《雪雁》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4年5月

何多苓绘画的《雪雁》,何多苓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雪雁》是根据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小说绘制的连环画,自1983年画完出版后,轰动中国画坛。

接着来到展览的第二大单元,观众首先可以观看的是“时代强音”专题展,体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创作如何关注现实,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去言说、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回望历史,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四川美院的绘画在1980年代的艺术追求,而且也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精神与人文力量,以及它们如何构筑了四川美院当代绘画的人文传统。

程丛林《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 布面油画 202x300cm 1979年

同时,大家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也都在这一部分,比如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描绘了红卫兵武斗的场景,油画跨越了个体追忆,对整个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作品获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二等奖。

罗中立《岁月》205x140cm 布面油画 1981年

罗中立的《岁月》,斜阳为独坐在门口的老母亲度上了一层温暖的光,门外的石墨上还残留着大米,一群小鸡跑过来啄食散落在地上的米粒,老人怀中的小猫面对一切已经熟视无睹,大概是怀抱太温暖了,懒得理会门外的一切。农家小院的午后,就是如此的岁月静好。

张晓刚 《草原组画:暴雨将至》 纸本油画 83x110cm 1981年

张晓刚的《草原组画:暴雨将至》,1981年毕业创作,张晓刚在阿坝画了一组《草原组画》,其中的《暴雨将至》被栗宪庭看好,发表在当时的《美术》杂志上,这相当于写小说的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作品。

唐允明《红岭》纸本水墨 280x175cm 1994年

唐允明的《红岭》,这件作品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奖,着重了画面的表现特色和视觉印象。画面以绵延起落的群峰与迤逦 跌宕的秋色山岭,表现自然的雄奇与至美。在表现手法上, 运用焦墨来造成笔痕渗透的凝重感,并夸张山石肌理来展示 大面积的笔痕效果。极尽变化的笔痕在黑与白的凝聚中,造 成视觉上的斑斓与闪烁感,体现了自然的无比丰富与自然力的神奇。画面结构与结构之间、笔痕与笔痕之间以有序的联 系,在浑然一气中造成形象的旋律感。而醒目的红色更能集 聚人们的目光。

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黄才治、项金国、杨发育、何力平、罗耀辉、余志强《春》《夏》《秋》《冬》铸铜 144x105x85cmx4 1980年

此外还有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黄才治、项金国、杨发育、何力平、罗耀辉、余志强等联合创作的《春》《夏》《秋》《冬》,这组雕塑坐落在重庆长江大桥南北桥头,于1984年9月26日落成。《春》是一位拿着花的少女,《夏》是一位在水中搏击的青年,《秋》是一位扛着麦穗的劳动妇女,《冬》则是一位脚踏松树的中年男子。从最初设计到完成,一共花了5年时间,采用铝合金整体浇铸而成,每尊雕塑高8米。

《春·夏·秋·冬》雕塑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这组雕塑是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见证,具有引领思想解放的意义,为重庆弄潮时代、改革开放承担起清扫思想障碍的重任,已成为重庆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词,成为人们观察“新时期”的一个坐标。

阿鸽《鸽子》黑白木刻 82X50cm 1984年

阿鸽创作的黑白木刻《鸽子》,这件作品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 ,是她在具象写实创作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鸽子》这幅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是作者塑造了一位纯真少女的形象,如腼腆含蓄、朴实真挚、惹人怜爱。身披破旧的披毡,肩挎木制的背架,手捧洁白的鸽子。这一切用细密丰富的刀法刻出,显得华彩夺目,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现实关切板块既有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也有对西南的地缘特点与生存经验的表现,特别是有部分艺术家从微观、日常、碎片化的角度切入,呈现了现实丰富且多样的肌理。当然,现实主义的背后也蕴涵不同的艺术诉求——有的基于国家叙事,弘扬主旋律;有的强调新历史主义的视野,挖掘作品的历史与精神深度;有的强调个人化的视角,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尽管各有侧重,但作品的内核仍然是呈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

张杰《造城》布面油画 160×200cm 2014年

比如张杰的《造城》,近10年来,张杰的作品开始关注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符号给我了很大的影响。”张杰回忆,那个时候去到各个城市,都能看到到处都是高高的塔吊,“我看到了生命的活力,房子在不断生长,也在不断刺激着我的创作欲望。”在那个时期张杰的作品中,观众们可以看到城市的景观,也能看到正在运转的塔吊。

陈安健《茶馆系列—诺贝尔》布面油画 206×166cm 2014年

陈安健的《茶馆系列—诺贝尔》,1998年末到1999年,陈安健开始创作“茶馆系列”。起初,他就是画茶馆里喝茶、摆龙门阵、打牌、发呆的日常场景,用非常写实的手法记录下这里发生的一切。但画了一段时间,没劲了。“日常就是那样,再怎么画都是写生,或是用照相写实的方法还原那个场景。我得用茶馆讲故事,那才有意思。”

于是,他开始把茶馆设计成一个舞台,用茶客作为舞台上的“演员”,制造出更有戏剧冲突的故事或是记录下带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事件。莫言拿了诺贝尔奖之后,陈安健画了两幅茶客们看莫言小说的画,气氛是热闹张扬的,打赤膊的老汉、举着望远镜打望的大爷、拄着挑棒的“棒棒”、抱着宠物小狗的邻家大姐、架着墨镜的“舵爷”范大爷,各式各样的人凑在画面中成为莫言的粉丝,质朴、戏谑、狂放,配上《丰乳肥臀》的封面,显得更加魔幻现实了。

庞茂琨《副本No.12》布面油画 右上350cm 右下350cm 左上138cm 左下450cm 2019年

庞茂琨的新作《副本No.12》,“副本2020”系列是庞茂琨前一个阶段“折叠”系列创作在空间和媒介上的拓展与延伸,是基于科技之于人类社会的创新与危机的一种直觉式思考,这样的思考在艺术史的轨迹中展开,也指向未来,试图预言式地制造一个未来幻像,人工智能在成为人类智慧副本的同时也在革新、刷新着既有现实与人类轨迹。

语言之思板块,艺术家们对语言的驾驭,以及在方法论的意识上都十分多元,有的强调语言自身的内在轨迹,有的主张回归传统;有的致力于当代性的转换,有的则利用新媒介、新技术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语言的“再编码”,及其对本土艺术史上下关系的强调已成为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焦兴涛《才子》 铜 57x28x22cm 1998年

比如焦兴涛的《才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兴涛因一批具有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艺术家立足于对工业时代的机械废品——铜、铁等材料做形式与语汇上的转换,并用它们来表现一些传统人物。在《才子》、《佳人》、《门神》等作品中,这些具有东方文化意蕴的人物形象因修辞语言与视觉方式的改变而赋予了当代性。

周春芽《花卉之三》布面油画 72.5×60.5cm 1992年

邵常毅 韦维《溜冰曲》 1979(2019版)凸版 28x21cm 2019年

邹昌义《秋韵》黑白木刻 60x57cm 1998年

朱小禾《外来的神》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20年5月

此外像周春芽的《花卉之三》,邵常毅、韦维《溜冰曲》,邹昌义《秋韵》,朱小禾《外来的神》等经典作品也都有展示。

传统再造 部分,主要思考的是在当代语境下,传统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转换,如何再造?对于艺术家而言,一方面需要不断向传统学习,挖掘与发展传统中的精华,尤其是对既有的视觉资源进行当代性的转译。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时代与本土的文化语境,让传统在新的叙事话语、审美体系、美术史的上下文中,尤其是新的文化土壤中,绽放和生成新的价值。

梅忠智《樱花池》纸本 110x210cm 1994年

罗中立《重读美术史—山水系列》 布面油画 150x130cm 2008—2015年

比如罗中立的《重读美术史—山水系列》,罗中立的《重读美术史》排除了所有的社会性因素,在场的仅仅是笔触、线条、结构、图式。任何与社会学相关的叙事话语都无法渗透到绘画中,唯有语言,唯有视觉,唯有绘画自身。透过这次转变,也可以看到罗中立希望遵循语言自身的逻辑去赋予绘画以意义。

何森 《云雾之外》 布面油画 220 x 220cm 2019年

何森的《云雾之外》,从2004年末、2005年初起,何森将一张张为人熟知的古代大师作品“搬入”自己的画面。当何森刚开始将马远、徐渭等古代绘画大师的山水“搬入”自己的画面时,许多人表示了担忧。这是一次极大的冒险,他将自己的行为定义为一种修炼与体验——在临摹古人的山水时,他也在体验画面背后隐藏的古人心境。这种体验一方面帮助他逃离纷繁喧闹的现实,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口用以观察在传统文化中古人观看理解世界的方式。

意象生成板块中,既有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表现,也有东方化的审美追求。有的作品虽然保留了具象的特征,但更强调画面整体氛围的营建;有的尽管在构图、形式、表现语言方面沿袭了西方现代油画的传统,作品中的审美意识、文化趣味却是东方化的;有的则从中国传统水墨,尤其是文人画中寻求滋养,追求空灵、诗性,以及悠远的审美意味。

何多苓 《杂花写生》100x200cm 2020年

何多苓《杂花写生》系列中的那种诗意,作为中国人一定是一目了然,会联想到某些诗句,但他并没有刻意为之。他在花园里写生的时候会想到,古人在那个地方,周围有鸟在叫,你尽可能捕捉到底下的东西。因为花是瞬息万变的,一天之中光线也变得非常快,所以画花非常快,想慢都慢不下来,他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型。在运用语言上跟长期作业的作品有一定区别,他用了速写式的语言,但整个空间处理他是把中国画作为范本放在旁边的。

王川 《色身2号》 布面丙烯 200×200cm 2015年

王川的《色身2号》, 王川2015年的作品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形象”。像一个房子、一个帐篷,又像是一个稚拙文明的圣迹。最早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英国人菲利普·多德,将王川2015年的作品画面中出现的“盒子”形象视为是一具皮囊,或者是“家”。“家”的感觉显现于这些画作中,但又若隐若现难觅踪迹。

实验之维,新世纪以来,四川美院不仅建立了实验艺术学院,而且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多元化的创作与展示平台,设立了“四川美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明天当代雕塑奖”“罗中立奖学金”等,因此,从学科建设、教学与创作的结合、奖学金机制等,鼓励艺术家进行前瞻性、富有创造力的探索。本次展览的作品不局限在单一的系科和媒介中,希望较为全面地呈现近年来四川美院那些富有创新与开拓精神的艺术实验。

邱岸雄 《山海经》有视频 视频 27′14″ 2013-2017年 (截图)

邱岸雄的 “新山海经”系列创作跨越十多年,是邱黯雄的重要代表作。艺术家在中国古典神话的基础上,对石油危机、太空、生物、虚拟网络和真实身份等不同层面展开思考,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批判。

焦兴涛、娄金、李竹 《羊蹬计划》 视频 9′ 09″ 2012年 (截图)

焦兴涛、娄金、李竹的《羊蹬计划》,“如何玩儿的开心?”是这个项目所在乎的。

“我要活化乡村吗?显然不可能活化乡村,也不是振兴乡镇,所以羊蹬艺术项目可能是目的最不明确的、功利性最弱的、对现实的产出、对当地人的影响也是最弱的。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就是它的“未知性”。我们不抱希望,也就不绝望,也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不会因为必须的目标产生急迫感,要让大家“玩”的人都要好玩。事实上艺术家只要是去参与都觉得很好,都愿意有机会继续到羊蹬,我觉得这个就最好了。”焦兴涛讲到。

胡佳艺 《旅行箱》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8年

胡佳艺是罗中立奖学金的获奖艺术家,她的作品《旅行箱》 ,把自己旅行箱里的物品在地上一字排开,机票、玩偶、笔记本、鞋、衣物等,完全就是一位普通旅行者的行李箱。胡佳艺讲到,这件作品一开始是她2016年在美国密歇根州完成的一件行为艺术作品。“我经常出行,但因为还是学生没有收入,所以经常坐很晚或者很早的便宜航班,有一次我一个人半夜走在路上,旅行箱轮子和地面摩擦发出重重的声音,第一次让我很有感触。再加上经常在各地会被人问你是哪里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我就想到了创作这件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