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群星璀璨

 sunjinxi 2021-03-21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图片

图片

■ 吴昌硕“定海林际康印信长寿”
金秋九月,由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上海东元金石书画院承办的2014“海上印坛百年”系列活动,在韩天衡美术馆举行。同时,《近现代海上篆刻研究系列丛书》也与广大读者见面。

图片

图片

■ 徐三庚“字子嘉号允叔行七”及印面
近现代海上篆刻在中国印坛上曾有“半壁江山”之称。在二十世纪十大篆刻家评选中,上海即占有七位,其中除了海派金石书画泰斗吴昌硕外,还有赵叔孺、王福庵、钱瘦铁、方介堪、来楚生和陈巨来,都是业有大成的名家。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埠以来,经过数十年的迅猛发展,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经济的繁荣也极大促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上海迅速成为周边江、浙印人云集之地。晚清至民国间在上海生活、鬻艺,有影响的印家先后达一百多人,形成了极具规模的海上印人群体,这在明清以来印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景象。这海上印人群,他们的艺术师承有自,功力深厚,风格多样。一旦聚集在上海这一开放丶自由且竞争、奋发的舞台上,无不绽放出其各自灿烂的光芒,由此构成了百花齐放、气象万千、多元包容的海上篆刻风貌,在近现代篆刻史上谱写了一段群星璀璨的辉耀篇章,也对当代海上乃至全国和海外的篆刻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 来楚生“造像印”及边款

图片

图片

■ 钱瘦铁“寄居景山北海之间”
海上篆刻经过一百多年的蓬勃发展,至今已是根深叶茂。这次活动包含“近现代海上篆刻学术研讨会”、“近现代海上篆刻名家作品展”和“海上篆刻名家作品鉴赏会”三项内容。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由来自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近四十位印学专家、学者,针对十九世期后期至二十世纪中期的海上篆刻史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究交流。名家作品展陈列近现代海上印坛七十余位已故篆刻家原作近260件,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百年来代表印学最高水平的海上印人群体的创作风貌,也为海上篆刻研究和创作借鉴提供一份高水准的学术资料。名家作品鉴赏会上与会作者欣赏到了上海博物馆珍藏的50余方篆刻原石,为本次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丹青

图片

■ 陈巨来“寒松堂”

图片

■ 王禔“闵氏乐寿堂印”

图片

■ 方介堪“平戎阁”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