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多接纳自己,你就多接纳孩子

 长沙7喜 2021-03-21

挖掘幸福潜能

改善关系品质

走出生命困境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尊重 欣赏 接纳

这似乎是一些简单的常识。可太多时候,人们将之遗忘,或为了“更重要”的理由而弃之不顾。


因此,有些准则值得再度审视,并从中看见更深刻的真相。

你有多接纳自己,就有多接纳孩子

不论孩子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父母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

图片


1
存在本身就足以赢得瞩目与欣赏

每一个孩子都会发现,有些行为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不过这绝对不意味着他们不被接纳或者不受尊重。

因此这一点就显得愈加关键:身为父母,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凭什么来评判他们呢?他们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理所当然有权利认同最本真的自己。 

而且,这个权利不是由我们授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他们活在这世上,就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心声、感情,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认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认可他们本人。赞美和认同孩子本人的意义是:允许他们生活在最真实的自我当中,而不必陷入我们期望的陷阱中。

图片

也就是说,即便孩子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也不去证明,也没有达到任何目标,我们依然为他们的存在而沉醉欣喜。 

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孩子的本质都是纯洁而富有爱意的。

当我们尊重这种本质的时候,孩子就会相信:我们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他们是美好而有价值的人,无论他们外在的表现如何。 

孩子需要知道:

他们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我们全身心的关注。

孩子理应体验:

他们降临世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为他们赢得瞩目与欣赏。



2
请不要用僵化的模式教养孩子

图片

要想接纳孩子,我们就得摆脱有害的陈规,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他们交心。当我们让自己与孩子的脉搏同步时将会发现,每个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的孩子需要我们温柔舒缓,另一些孩子则需要我们刚毅果断——即使从他们的表情上也看得出来。 

一旦我们接纳了他们最本质的特征,就需要重塑自己以回应他们的需求。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飞速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逐步变成一个适应孩子需求的父亲或母亲。

我一直深陷于对女儿的预期当中,所以久久不能相信现实中的女儿竟是这样。接受女儿的现状比应对生活中她的具体问题还要困难。 

图片

我们大多数父母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通常与处理现实中的问题相比,调整我们的期望值是更难跨越的障碍。 




如果我们的孩子做出了一个行为,而我们认为这个行为是“坏”的,是不容妥协的,那么恰当的反应是坚持原则。

但如果这种“坏”是由于他们无法控制痛苦情绪而引发的,那我们就应该给予理解。

如果他们依恋我们、粘着我们,那我们也许应该殷勤地抚慰他们一番。

如果我们呵护过度,没有充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那我们也许应该引导他们如何安详舒适地独处。

图片

如果他们希望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享受个人的空间,那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场所并予以尊重。

如果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吵闹疯玩,那我们就不要去干涉,任他们尽情享受。

如果他们该做功课却还在吵闹,我们就需要约束他们,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

在给与尊重和认可的同时,我也接受这样的信条:孩子需要某些严格而清晰的行为界限,才能健康成长。 


3
接纳孩子与接纳自己

接受我们的孩子,接受他们最原始的本真,这随之引出了另外一个题目:作为某个特别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我们也要接纳自己。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直接相关——包括接纳当下与未来的自己。

说到底,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一个自由思考者和精神自由者,那我们怎么能将孩子教养成这样的人呢?

如果我们自己尚不能独立自主,怎么能教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如果我们自己的精神受到压抑、自暴自弃,怎么能教养出另一个完整的人,造就另一副健全的精神呢?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接纳自己的,也许对你们有帮助:


图片

在接纳作为一个母亲的我之前,先接纳作为一个人的我;

我有许多局限和缺点,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并不总是知道该怎么做,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常常羞于承认自己的失败,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常常比自己的孩子更容易偏离正常轨道,我接受这个事实;

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我可能很自私且考虑不周,我接受这个事实;

身为父母,我有时候很笨拙,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并不总是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有时会对孩子做错事、说错话,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有时会很厌倦,不想再保持理智,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有时会过于投入地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已经尽力而为,事情处理得也不错,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接受不完美的生活;

我接受自己的权力欲和控制欲;

我接受自己的自负;

我渴望获得觉醒,我接受这个事实。

当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撕开了我们过去的伤口,对我们某种自负的情感产生了威胁。


4
接纳,从真实的了解开始

我们必须准确地发现自己不能接纳孩子的原因,否则我们或将试图去修塑他们、控制他们、支配他们,或将听任自己为他们所支配。 

我们得认清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我们在彻底接纳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困扰,那么问题的源头一定来自我们过去的经历。 

接纳孩子与接纳自己是紧密相连的。尊重、赞赏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赞赏自己的程度。 

当我们随时随刻接纳孩子的本真时,就会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内心也会变得宽阔。当我们不再追求控制欲的满足时,就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 如果我们从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从自己的想象出发,就能够帮助孩子塑造起同他们的本质相协调、相适应的人格。  

要想打破偏见,我们就必须真正地进入当前的状况,并彻底地开放自己的心灵。

我们需要扪心自问:

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图片

以此文献给所有养育孩子的父母
愿你们也好好养育自己内心的小孩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