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赏析

 江山携手 2021-03-21


原创 路路川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0-05-02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诗名《春日 与 裴迪 过 新昌里 访 吕逸人 不遇》,“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关中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山水田园诗人之一,王维的好友,与杜甫有诗歌唱和。】“过”:【探望,拜访。】“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长安城东南的外郭城门“延兴门”内。紧挨着“乐游原”。】“逸人”:【归隐,隐逸,隐士。】诗名就是:王维在春天的日子里,和“裴迪”一起去“新昌里”拜访姓“吕”的隐士,结果没遇上。

我们读过王维写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开始在“辋川别业”半归隐的时候,在那里认识了还是秀才的“裴迪”。那么写本诗的时候,王维和裴迪几岁了呢?赶巧他俩这次的春游,裴迪也写了一首诗,我们不妨先来读一读: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裴迪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裴迪在诗名上称“王维”为“王右丞”,显然此时的王维处于晚年,而裴迪也已经从“蜀州”回到京城,也许这个时候正好任职“尚书省郎”。所以他们这趟很可能是一起从宫中过来的,王维上班时也基本都住在宫中的官舍里。“新昌里”紧挨着“乐游原”,再往南就是“芙蓉苑”和“曲江”。王维和裴迪也可能是来附近游春的,顺便来拜访“吕逸士”。我们先简单地赏析一下裴迪的这首诗,或者能够提供给我们更多的线索:

赏析:裴迪说,恨啊,没能遇见吕君您披着蓑衣走出来,这里除了青松和白茅屋子,更没有其他东西了。曾经,“陶渊明”县令虽有五个儿子,可是就跟没有一样。“蒋诩”先生家的三条路径,就这样相互错过了。荷花遍布的弯曲池沼,春水满满地流;薜荔遮掩成屋帷,傍晚时雾霭多多。听说“桃花源”那个地方,总让客人们着迷,不如高枕无忧地卧在这庭中的树下,打打盹。

裴迪诗中说陶渊明有五个儿子,据说是这五个儿子都不喜欢笔墨纸砚,不爱文章。在这里恐怕是指“吕逸人”独居,家里根本没有人,住的也很普通,就是那种平民百姓铺白茅的屋子。“蒋诩三径”讲的是蒋诩家修了三条小路,为的是既能和朋友一起出游,又不与外人相遇。青松,白屋,荷花底下春水流,薜荔帷中暮霭多,这是裴迪的描述。好,我们来看王维是怎么描写的: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字词典故 “桃源”:【即“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风尘”:【尘世,纷扰的世界。晋 郭璞 《游仙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柳市”:【汉长安柳市,汉长安著名的九市之一,在城西。(注:汉长安城在唐长安城的西北,估计唐长安城也有了九市,而柳市安置在了城东南,“延兴门”内。)】“隐沦”:【隐者,沉沦,埋没。《文选·鲍照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李善 注:“隐沦,谓幽隐沉沦也。”】

赏析 王维说,“桃花源”一向是与世俗风尘隔绝的,我们穿过了喧闹的柳市,来到了南边,拜访一位隐居于此的吕逸人。

王维和裴迪都提到了“桃源”,不过王维认为这个地方不错,有点像桃源,而裴迪却不苟同。我们知道王维年轻时曾把《桃花源记》翻写成《桃源行》,而此时的王维已处于即将退休的状态,而裴迪呢,正任职“尚书省郎”。果真如此的话,他们还成同事了,王维的“右丞”就是“尚书省”的右丞,正四品下,裴迪是从七品上。如此看来,裴迪很可能是在“辋川”与王维认识后,一路被王维提拔起来的。两人此时的心态显然不同,一个准备退休,一个还在追求仕途。看看裴迪诗中的“青松白屋更无他”,“陶令五男不曾有”,你说这裴迪是在夸吕逸人呢,还是在有意无意地瞧不起他?虽然确有不少隐者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可是如此直接地这么描述,隐者看了会不会感觉不好呢?而裴迪最后给予的评价也不过是“高卧眄mian3庭柯”,可以高枕无忧地在庭中树下打打盹。是不是显得有些无所作为啊?如此一分析,我们对王维的创作思路有些豁然开朗,很显然王维是有意针对裴迪的: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字词典故 “题凡鸟”典故:【语出《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交好。一次,吕安拜访嵇康,嵇康不在。嵇康之兄“嵇喜”请吕安进门,吕安不入,在门上题“鳯”字而离去。“鳯”字拆开就是“凡鸟”,以此讽刺嵇喜。】“看竹何须问主人”典故:【《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见吴中一个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观赏。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讽啸了很长时间。主人请他坐下,他仿佛没有听到。在他要回去的时候,主人把门关上,留他赏竹,尽欢而散。】

赏析 王维说,到了人家的门前,可不敢在上面题写“凡鸟”;不过呢,自己观看那些竹子,倒是无须征得主人同意的。

王维为什么会使用“题凡鸟”的典故呢?首先是说明吕逸人不在家,然后呢?是不是有出现吕逸人的家人开门出来说他不在家呢?我们猜测,其实是没有的,因为裴迪那句“陶令五男不曾有”。裴迪这话明摆着是说人家吕逸人,你们家怎么就像没孩子一样啊?怎么没人开门。糟糕的是,据说陶渊明的“五男不曾有”,其实说的是陶渊明的五个儿子不爱文章,没太多文化。这不是在损人嘛,如果再结合他前面写的“青松白屋更无他”,人家会怎么理解?裴迪,你是在嘲笑吕逸人住得那么糟糕,你那些儿子呢,怎么都像没有一样?哎,也许是因为这样,王维才说了,到了人家门前,可不敢在门上题写“凡鸟”啊,训诫裴迪不要轻易瞧不起人,裴迪毕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过呢,我们来看看竹子,自己欣赏一番,倒是不需要问主人的。那么这里的风景如何呢?: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赏析 王维说,这城墙上的青山,就如同在自家的屋子里;东家的水流进入了西边的邻家。

为什么是“城上青山”呢?我们说了,“新昌里”在“延兴门”里面,又紧挨着“乐游原”,而“乐游原”是高出城墙的。看来这吕逸人的白屋,就在“乐游原”的山脚下,如此这城墙不就像是“吕家”的墙了吗?这青山不就像是在他家的屋子里吗?王维真的很懂得感受与欣赏。另外,从这“东家流水入西邻”可以看出,这里并非独此一户,隔段距离还有人家,只是这“东家”与“西邻”的联系,靠的是一条“流水”,这个写法确实很有味道。人家说,远亲不如近邻,这邻里关系就如流水一般,感情挺好的。有这样的邻居,你也就不用提人家什么“五男曾不有”了。

那么这“吕逸人”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隐士呢?仅仅是“高卧眄庭柯”吗?非也非也: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字词典故 “闭门著书”:【讲的是东汉“王充”的事迹:“王充好论说,认为俗儒之论多失经传本义,于是闭门潜思,谢绝一切活动。为了写作方便,他在屋子四周都放置了书写工具,完成了《论衡》这部巨著。】

赏析 王维说,吕逸人闭门著书多少年月了,他种的那些松树啊,都像是披着龙鳞的老松树。

很显然,这两句针对的是裴迪的“高卧眄庭柯”和“青松白屋更无他”。王维这是在告诫裴迪,你可别小看他,他可是闭门著书多少年了,并非无所事事地在什么树下打打盹,就是他种的松树,那也都是如同披着龙鳞的老松树。

看来确实是这样,这位吕逸人会住在柳市不远处,可能也是为了方便采购,平常基本上都在闭门著书。裴迪尚在仕途蒸蒸日上的思想中,所以感觉和王维有些不同。没错,若论隐居,“新昌里”这地方肯定比不上“辋川”,裴迪瞧不上很正常。王维是裴迪的前辈,又是他的上司,所以用诗来训诫裴迪,同时也并介绍了吕逸人其人。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本公众号相当于一部"唐诗鉴赏辞典",可作为“工具书”使用。点击二维码方便关注与收藏,“历史赏析”可在“历史目录”中翻看与查找。

(“历史赏析”按顺序包括:李商隐82首,杜牧43首,李贺67首,贾岛8首,韩愈21首,柳宗元14首,刘禹锡60首,元稹40首,白居易50首,杜甫205首,岑参15首,高适10首,王翰2首,王之涣4首,王昌龄25首,孟浩然20首,王维28首。。。可以直接翻看历史目录,也可搜索“诗名”或关键词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