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今古历史轩 2021-03-21

俗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之中,这种事情总是在无情地上演。尤其是那些功高震主的功臣们,更是成为历代皇帝斩杀的对象。如果从大局的角度来看的话,身为皇帝不得不为自己的江山,自己的下一任清理障碍。但是对于这些功臣良将来说的话,就显得那般刻薄无情。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可历史终究是历史。

在西汉的众位皇帝当中,做到这一点的人当中,一个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另外一位则是汉景帝刘启。汉景帝时期有名的将领周亚夫,在七国之乱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在汉景帝晚年期间,却因为周亚夫的一些行为,选择将其逼死。一代名将就这样草草落幕,不禁让人感到可惜。那么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什么要逼死周亚夫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一代名将周亚夫

周亚夫作为周勃的第二个儿子,原本没有机会当官的。因为周勃的长子犯罪而不能继承周勃的衣钵之后,汉文帝因为周勃的功劳。于是就在周勃的几个儿子当中,选择了一个能力较强的一个人,继承周勃的爵位。不过身处在西汉初期的大环境当中,汉朝时常受到边患的侵袭。主要是匈奴的侵犯,这也是让西汉最为头疼的事情。为了能够保证大汉朝的安宁,自高祖那时起,就实行了与匈奴的“和亲”的政策。但是匈奴人并没有因为政策而选择安静。

公元前158年,匈奴来犯,汉文帝为了保护长安的安全,派遣了三队人马,其中一队便是周亚夫所率领的细柳营。文帝为了能够给士兵们打气,三个军营都前去犒赏。但是当汉文帝来到了周亚夫的军队时,却被阻挡到了门外。也因于此,周亚夫在汉文帝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此,汉文帝也为汉景帝留下了一句话。

《史记》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大家都知道文景之治,这才有了后来汉武帝的大有作为。但是在汉景帝在位期间的削藩政策,却是直接导致了刘氏宗亲的造反,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在这当中,周亚夫用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最终以少胜多,成功的打赢了这场战争。在当时的极端环境下,周亚夫为了保证全局的胜利,却没有选择去帮助在前线抵挡吴王刘濞的梁王,也因此双方都心存芥蒂。

二、周亚夫的脾气害了他

如果说战场上的厮杀体现出来了一个武将的血气方刚,但是深居庙堂也应该是另外一副景象。可是周亚夫并非如此。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的背后,却是一个对政治极为不敏感的一个人。虽然说因为军功的缘故,周亚夫也一度成为大汉朝仅次于皇帝的代表人物。可是在官场上的周亚夫,却显得极为的笨拙,并没有太多的政治头脑。甚至于也会因为自身的缘故,对皇帝说一些顶撞的话语。

再加上当年梁王的事情,窦太后也是时常给汉景帝的耳边吹风。汉景帝对于周亚夫的失望,主要还是两点原因。一个是匈奴投降封侯的事情,另外一个则是皇后的哥哥为候,但是这两件事都被周亚夫给拒绝了。窦太后因为梁王的事情,也是一直对汉景帝说坏话,这让汉景帝开始渐渐的疏远了周亚夫。

三、为刘彻的即位铺垫

正所谓功高震主,刘彻作为自己的下一代。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儿子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一些存在的潜在的威胁,自然也是要清理干净的。周亚夫在汉景帝面前都可以不给面子,更不用说自己的儿子了。这样一个劳苦功高的功臣,汉景帝自然也是不放心的。

其实汉武帝的即位,也是充满着各种变数的。一个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也是时刻掌握着权力的中枢的。每次决断意见,汉景帝也会考虑下自己母亲的想法。刘彻根本就压制不住这些人,对于汉景帝来说,周亚夫这个威胁,自然也是要清理掉的。

结语:

有关周亚夫的死,个人倒是觉得可能还会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闹乌龙事件,之所以这么说,最主要的就是汉景帝深刻了解周亚夫的行为,因为周亚夫的犟脾气,汉景帝将其送到了廷尉署。但是造反的名头,周亚夫打死也不承认,最终绝食身亡。一个不管,一个犟脾气,最终走向了这个结局,令人惋惜。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