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名人故居之行

 大地菲芳 2021-03-22

北京名人故居之行

文/唐亮

北京最美的季节莫过于秋季,天高云淡,苹果飘香,红枣满枝,丹柿甜润。再加上金黄色的银杏,红彤彤的枫叶,把北京装点得分外娇娆。

然而北京最迷人的,还不仅仅于此,而是那名人故居。北京可以称得上人文荟萃,从古到今的精英人物、学者志士都在北京留下过足迹,而这些足迹已经成为了文化的财富、精神的宝库。与冯斌老师两度前往北京,寻访名人故居,感到的是一种巨大的人文力量。


鲁迅故居博物馆内展出的章太炎先生书赠鲁迅的条幅,以此可见章先生的书法性格。条幅内容为:“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却守神,以物为量。”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说实话,把这些字辨识出来,小编可费劲了……



鲁迅的话,以及他的手迹,在故居博物馆的墙壁上仰首可见。

很喜欢鲁迅的故居,它座落在座落在北京阜成门宫门口西边的一个极普通的小四合院。鲁迅曾在这里写下过著名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等脍炙人口的小说。而那著名的两棵枣树,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写到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虽然树枝上已经见不到枣子了,但在地上还能见到其踪影。工作人员见到我们远道而来,打开了一扇壁弄的门,让我们捡里面残落的枣子作为种子,我们想要把种子种在甪直作文博物馆内,让江南的古镇上也能长出鲁迅故居的枣树。应该说鲁迅也是从江南古镇走出的人物,他的精神中所包含的江南的养份,与北京的气息相融后,便成为了一棵文化的参天大树。


银杏树下静坐的郭沫若



我喜欢郭沫若故居前的一片银杏林,秋天在这里可是一片的金黄色,让人顿感到一种辉煌。郭沫若的故居位于什刹海西岸前海西街18号,原是恭王府的一部分,作为一代文豪,郭沫若可是一个奇才,他不但是作家、诗人、剧作家,还在历史、文物、甲骨文研究方面都有建树,而且他早年投身革命,被称为是“戎马书生”,然而在文革中,他的精神也饱受折磨,他具有那种忍辱负重的沧桑感。因此站在郭沫若塑像前,不禁令人想得很多很多……不过,郭沫若故居中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叫蛇果,长长的挂在藤架上,别有味道,我们也买了一包种子,不知它是否也适合于江南的土地。

走进茅盾故居,却给一以一种亲切感,因为茅盾是从乌镇上走出的大作家,而乌镇就是我们的近邻,多次去过那里,也看过茅盾的出生地。而现在来到了他北京的故居,却像追随他的足迹一般。这个位于后寺院胡同13号的故居,是他在1974年搬来的。茅盾的塑像在庭园的中间,他面对着葡萄架,而那架子上还有一个为他的孙女做的秋千,尽管秋千一头的绳子已断,但这是他生命中值得欣慰的一刻。我们在茅盾像边留影,就仿佛真的和茅盾在一起。

在王府井大街丰富胡同口是老舍先生的故居,老舍的名字是和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联系在一起的,我喜欢老舍的作品,他的人物是从真正的民间生活中走出的,也表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然而他的死却是非正常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陈列柜中有一块仿制的当初在太平湖边的牌子“太平湖老舍先生投湖处”不禁令人掀起一种悲哀。但老舍的灵魂和他作品中的人物是永恒的。从老舍的书房、写字台、卧室……走过,我们依稀还能感受到他的身影。

路经张自忠路,看到了欧阳予倩的故居,他曾被称为中国的话剧之父。走进里面,是一个大杂院,里面还散居着一户户人家。一位老先生指给我们看那间欧阳先生住过的房子,但是更为意外的是,另一座民国建筑中,据说还住过曹禺、金山。而现在这个院子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家属住宅区,不久也将在搬迁,这里将作为一个文物而供人们参观。


叶圣陶故居


在东西八条胡同,是叶圣陶的故居,叶圣陶是苏州人,走进他的故居更象是走亲戚一般,我们已经两次去他的家了,尽管他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但是我们似乎能找到苏州小巷的庭院的气息。叶圣陶从苏州走出,在北京结束了他的人生,但他的最终安息地是在甪直。我们追随他的足迹,领悟叶圣陶的思想,从中更能感觉到他的人格力量。

北京的名人故居有很多,每个故居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人文世界、精神世界,从而更让人感到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广阔、更丰富的心灵空间。

作者简

唐亮  苏州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苏州市小荷作文教育培训中心。著有随笔集《六月九重天》(两集),发表于各报刊散文、影评、书评类文章,上千篇,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第100期—400期纪念特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