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华士清《蜀中小镇》印象 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不外有三种:第一种,在画室里,完全凭作者主观想象运思营构,所谓“因心造境”,没有素材,或很少有素材,画起来“步步生发”、“景随情生”。这些画家的创作主要靠对传统程式的积累和熟练的笔墨功夫;第二种,直面生活,对景落笔,当场进行取舍、剪裁等加工处理,许多青年习画者毎用此法锻炼写生能力;第三种,则是记录生活中有特点的素材,然后作一番去芜存菁的加工,重新组织画面,强化原有物象特点,作较大的艺术加工。 三种方法比较起来,第一种方法主观因素居多,往往囿于所掌握的程式和作画习惯,易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第二种方法易被纷繁芜杂的物象所左右,难于取舍,或处理不当,客观限制多,作品看不出表现意图;第三种方法,既尊重客观真实,又掺入主观成份,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象,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概括、更高、更美、更典型。古今有成就的画家走的都是这条路子。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来自生活的作品,具体、生动、有特点、有生活气息,因而更易具有自己的面目。 这不,不需去问作者,一看便知,这幅《蜀中小镇》就是根据速写加工完成的小品: 一个朝雾初开的清晨,画面围绕蜀中某小镇的一枕河小茶馆展开。茶馆酒肆往往是一方的热闹去处,是村民商贾、贩夫走卒、“个体户”、“专业户”各色人等来此表演的舞台。这里是信息源,是友谊厅,是交易所,而茶馆四周当是这里的经济中心。看来,这里的茶馆也不例外。此刻早市生意倒不疲软,嗬,满堂热气腾腾,老板忙得不亦乐乎,除了照应来客,还得照顾烧水,你看他的伙计正从窗口往河里吊水哩!窗下溪畔两妇女边浣衣洗菜,边悄话家常。左岸店铺背水临街,布帘高挑,窗门洞开,里面主顾定忙于营生哩!对岸石块高墁,街屋高筑,石栏、石级沿河布置,山民背篓不知装着山乡土货,还是换回的日用品?他们行色匆匆,看来回寨子还要翻山越岭赶远路…… 小镇上家家屋舍前后树木婆娑,墙垣屋角翠扶绿绕,溪畔坨石起伏,河水粼粼烁烁。远全庙宇高峙,薄雾冉冉。山民们哪顾得雾霭里飘过来的暮鼓晨钟,连赶农时求生计还忙不迭哩。当然这里说不上繁华,倒也熙熙攘攘生机勃勃,充满生活气息。 这幅小画人物形象细致具体,景物特点明显,淳朴可亲,不但可行、可望,而且可游、可居,有些象《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片段,情趣盎然,耐人玩味。 全图以茶馆为中心,维系着上下左右景物,呈一马蹄状结构,显得颇为紧凑。屋舍正侧藏露变化多端,高低错落布置得宜。而这些,都以浓墨铁线中锋写出,下笔成形,毫不犹豫。由于笔墨精熟,所以潇洒生动,轻松自如。嗣后间以大面积水墨批扫,浓淡枯润纵意骀宕,更为痛快淋漓。 统而察之,屋瓦、窗棂、街道、石阶等建筑物和人物,线条肯定爽利,为实写;树木、土石、和雾霭大片长擦涂抹,系虚笔。一虚一实,一线一面,一详一略的对立和统一,是构成这画笔墨的基本手法。 看到这幅来自生活的《蜀中小镇》写生小品,我想:无论画家有多么高超的笔墨技巧,如果脱离生活,终日向壁虚造,或在画谱中讨生活,或在“表现自我”,毫无具体的内容行诸楮墨,那么宣纸上不过是一团团、一道道没有审美价值的墨痕和水迹而已。谁到生活中去索取,谁的作品就具体、深入、生动、有特点、有生活气息,因而也就会有独诣的成就。这幅小画是又一明证。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确然! <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1994年7月第1版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目录 合计84篇,每天一篇 编后缀语 日本美术评论家吉村贞司先生对中国当前绘画状况发议论道我感到遗憾,中国绘画已经把曾经睥睨世界的伟大的地方丢掉了,每当我回首中国绘画光辉的过去时,就为今日的贫乏而叹息。'又说,'我希望至少不要把过去的伟大作品全部都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好好地研究研究,好好地看一看,再在这个基础上发现美的道路,走上新的旅程。'(《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好心的批评,偏颇的意见和恳切的期望,都搅在一起了,其本意是希望我们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每当我翻到笔记本上的这段话时,真是百感交集,不知该从何说起是好。 是的,眼下有一批'美术家',他们有的只学了十年八年画,有的甚至只学了两三年画,手头既未掌握笔墨功夫,胸中又无文墨积累,可极能经营、颇善公关,常常活跃于电视银屏上,应酬于豪华的酒宴上,作品刊印在自费的画集里,张挂在大宾馆的小卖部中,其至挂着'中国著名画家'的头衔奔走于海内外,把个画坛搞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像卖假药的江湖郎中那样滥造又丑又怪的东西四处兜售。 对此,许多正派的画家们是不屑一顾的,指出他们的怪画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是:一些有点成就的画家在具象上创作不出新意来,画点怪画来掩盖他的窘迫相;而那些技术本不高明,出不起风头,画点怪画,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如果怪得新奇的话,还可一鸣惊人。 鲁迅曾说一怪即便胡来。'胡来正是藏拙的好办法。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当今尚有不少耐得寂寞,认真做学问的画家,他们人品端悫,谦虚谨慎,并且甘于淡泊'不随时俗浮沉,默默地探索着比前人更深更广的艺术道路,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画界的精英,精神文明的中坚。我想,吉村先生可能看到的只是中国画界鱼目混珠、瓦釜雷鸣的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所发出的感喟吧! 有感于此,我一直就想编著一本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山水画水平的画集,顺便写点宣传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让人们真正摸到现今山水画创作的脉膊,于端正画风、于学术研究作点实事,在画界哪怕起点微小的作用也好。然而古人说,'评画大难,苟非巨鉴,必不允当。'(清·范玑)我非巨鉴,怎能胜任?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我又怎敢在人们面前老三老四指手划脚?但心中确实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涌动,加之全国各地广大习画者的普遍要求和出版社的一再催促,在主客观的迫使下,不避才疏学浅之短,以一名讲解员的身份和口气说话,不摆居高临下的架子对待作者和读者,总该是可以的吧!于是丢下画笔,干起这吃力的'爬格子'的营生来,时辍时写,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 书中入选的篇什自然反映了编著者的观点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作品不能说张张都无懈可击,不过,总体上看都相当严肃,较为完整,多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反映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有特定的意趣,画面的组织和笔墨也经得起推敲,至少没有把民族传统'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 我在选画时主要把握艺术质量,而不计作者社会地位高低,知名度大小,润格多少,年龄长幼等画外因素。我尊重学术权威,但也不怠慢无名画家。这一点,在目录的编排上读者亦可看得出来,前后次序无轻重高下之分,主要考虑题材和风格的变化,使全书取得统盘平衡。 还要说清楚的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站得住的,无论从选材、立意、布局、笔墨、色彩或者从气韵、格调等各个角度去分析都有可取之处,但要对八十余幅作品泛泛而谈,定然象报流水账一样乏味,谁还有兴致逐幅细读下去呢?'大观园'里的姑娘个个标致,但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韵,我力图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在这许多画幅上,象中求理,形中取法,通过逆向思维,依循画家足迹既寻觅它们共同的东西,更着重它们自身的特点予以解说。 关于作品的分析,歌德曾说过广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只有费过一番力的人可以寻到,而形式对大多数人则是个秘密。'绘画艺术美更多的则是形式美,解说的重点侧重于艺术形式规律的揭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囿于编著者的见识,除入选作品之外,各地定然有许多我不知道的高手和精作被遗漏,有些是约了稿而无条件提供幻灯片的,有些是约稿限于篇幅怕增加读者负担而精减了的。 书稿付梓时,遗珠之憾与割爱之痛交并于心,实出无奈,敬请有关同仁海涵;同时由于编著者学力不逮,对作品开掘得不深不透,或许难免还有谬误之处,也希作者和读者指教。 吴国亭 1992年5月 特别关注 弘扬文化艺术精髓,感谢大家支持! 吴国亭美术馆:坐落于自然风景如画的国家历史名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花溪茶谷,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分五个展馆,一个多功能会议室。 美术馆承办各地艺术名家展览及文化艺术创作交流活动。参展作品要求赏心悦目,形神兼备,推陈出新,雅俗共赏。 「关注吴国亭美术馆」:文化艺术品传播平台,品味文化艺术话题:艺术品、音乐、品茶。传播正能量,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