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麻鸭、匙鸭、花脸鸭、丽鸭和鸭

 板桥胡同37号 2021-03-22

2.1.4、Tadorna麻鸭属

命名者F. Boie,1822

2.1.4.1、Tadorna tadorna翘鼻麻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Common Shelduck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9/08/14。

图片

栖息地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尤喜平原上的湖泊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5,000 米。

食物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藻类、软体动物、蜗牛、牡蛎、海螺蛳、沙蚕、水蛭、蜥蜴、蝗虫、甲壳类、陆栖昆虫、小鱼和鱼卵等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叶片、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种群全球总数在 415,000 - 500,000 只之间【IUCN,2019年】。

种群变化趋势上升。

世代更新长度10.9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61 - 71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古北界【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

越冬区域远东【南方各省区】、印度和缅甸

个人观察记录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4.2、Tadorna ferruginea赤麻鸭

命名者Pallas,1764。

英文名Ruddy Shelduck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尤喜平原上的湖泊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2,4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叶、芽、种子、农作物幼苗、谷物等,也吃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虾、水蛙、蚯蚓、小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种群全球总数在 170,000 - 220,000 只之间【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年】。

种群变化趋势未知。

世代更新长度10.9 年。

繁殖期4 - 6 月。

体长56 - 67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分布区域地中海盆地南部到东亚。

个人观察记录北京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甘肃省夏和县繁殖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4.3、Tadorna cristata冠麻鸭

命名者Kuroda,Nagamichi,1764。

英文名Crested Shelduck

IUCN 濒危等级CR【极危】,2018/08/09。

栖息地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尤喜平原上的湖泊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100 米。

食物昆虫、牡蛎、软体动物、海螺、贝类、蜗牛等,也吃小鱼、水蛙及植物的叶子和种子、苔藓等。

种群全球成熟个体总数在 1 - 50 只之间【IUCN,2020年】。

种群变化趋势未知。

世代更新长度10.9 年。

繁殖期4 - 6 月。

体长60 - 63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东北亚。

越冬区域西伯利亚东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南部和中国东北部。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推测已灭绝,上次目击报告是 1916 年。

2.1.5、Sibirionetta花脸鸭属

命名者Boetticher,1929。

2.1.5.1、Sibirionetta formosa花脸鸭

命名者Georgi,1755。

英文名Baikal Teal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保护:中国二级

图片

栖息地各类水生植物的芽、嫩叶、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螺、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栖息地海拔上限2,700 米。

食物昆虫、牡蛎、软体动物、海螺、贝类、蜗牛等,也吃小鱼、水蛙及植物的叶子和种子、苔藓等。

种群全球总数不超过 455,000Wetlands International,2006年】。

种群变化趋势上升。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6 - 7 月。

体长36 - 43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东北亚。

越冬区域西伯利亚东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南部和中国东北部【东北及华北为罕见冬候鸟,自山东,南抵云南、广东及海南岛】。

个人观察记录北京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罕见

2.1.6、Spatula匙鸭属

命名者F. Boie,1822。

2.1.6.1、Spatula querquedula白眉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Garganey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开阔的湖泊、江河、沼泽、河口、池塘、沙洲等水域中,也出现于山区水塘、河流和海滩上。

栖息地海拔上限2,6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的叶、茎、种子,春夏季节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昆虫等水生动物。

种群全球总数不超过 455,000 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2006年】。

种群变化趋势上升。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6 - 7 月。

体长36 - 43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西伯利亚东部。

越冬区域中国东南部和日本。

个人观察记录深圳市【越冬】、四川省成都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不常见。

2.1.6.2、Spatula clypeata琵嘴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Northern Shoveler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9/08/14。

图片

栖息地开阔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塘、沼泽等水域环境中,也出现于山区河流、高原湖泊、小水塘和沿海沼泽及河口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4,000 米。

食物螺、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鱼、蛙等,也食水藻、草子等。

种群全球成熟个体总数在 4,300,000 - 4,700,000 只之间IUCN,2019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5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43 - 56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西伯利亚东部、中国新疆西部及东北部,以及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越冬区域中国东南部【西藏南部、云南、贵州、四川、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及台湾省】和日本。

迁徙途径辽宁、内蒙古、华北等省。

个人观察记录深圳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Spatula丽鸭属

命名者F. Boie,1822。

2.1.7.1、Mareca strepera赤膀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Gadwall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江河、湖泊、水库、河湾、水塘和沼泽等内陆水域中,尤其喜欢在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活动,偶尔也出现在海边沼泽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4,7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也常到岸上或农田地中觅食青草、草子、浆果和谷粒。

种群全球总数在 4,300,000 - 4,900,000 只之间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年】。

种群变化趋势上升。

世代更新长度7.4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45 - 48 厘米。

亚种数2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2.1.7.1.1、Mareca strepera strepera赤膀鸭指名亚种

繁殖区域古北界【新疆天山和东北北部】和近北极地区

越冬区域欧洲南部、中国南部【西藏南部、云南、贵州、四川、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台湾】、日本、越南、印度、北非和北美南部

迁徙途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华北一带。

个人观察记录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2、Mareca falcata罗纹鸭

命名者Georgi,1755。

英文名Falcated Duck

IUCN 濒危等级NT【近危】,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江河、湖泊、河湾、河口及其沼泽地带,繁殖期尤其喜欢在偏僻而又富有水生植物的中小型湖泊中栖息和繁殖,冬季也出现在农田和沿海沼泽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700 米。

食物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籽、草叶等,偶尔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种群全球总数不低于 89,000Lei 和 Barter,2007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46 - 54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蒙古、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越冬区域印度北部到中国东部及南部黄河下游、长江以南、海南岛,再到朝鲜半岛南部及日本。

迁徙途径台湾省。

个人观察记录上海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3、Mareca penelope赤颈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Eurasian Wigeon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江河、湖泊、水塘、河口、海湾、沼泽等各类水域中,尤其喜欢在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中活动。

栖息地海拔上限:3,700 米。

食物眼子菜、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少量动物性食物。

种群全球总数在 2,800,000 - 3,300,000 只之间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4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42 - 51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欧亚大陆北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越冬区域非洲界及东洋界北部西藏南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长江中下游、西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岛

迁徙途径新疆、内蒙古、东北南部和华北一带。

个人观察记录深圳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4、Mareca americana绿眉鸭

命名者:J. F. Gmelin,1789。

英文名American Wigeon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冬季栖于泻湖,海湾和河口,海滩的潮汐带、潮间带。在繁殖季节,栖于附近有大树覆盖的沼泽。

栖息地海拔上限:200 米。

食物生昆虫、甲虫,吃大部分水生植物的茎、叶、种子和根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7.0 年。

繁殖期由冬季温度和食物的丰富度决定。

体长42 - 51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北部。

越冬区域:中美洲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迷鸟甚罕见

2.1.8、Anas鸭属

命名者Linnaeus,1758。

2.1.7.1、Anas luzonica棕颈鸭

命名者Fraser,1839。

英文名Philippine Duck

IUCN 濒危等级VU【易危】,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沼泽、河流、湖泊、池塘及河口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300 米。

食物植物、蟹、龙虾、虾、蟑螂、潮虫和藤壶。

种群全球总数在 3,300 - 6,700 只之间IUCN,2016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7 - 8 月。

体长58 - 6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分布区域菲律宾。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漂鸟偶见于台湾南部

2.1.7.2、Anas poecilorhyncha印缅斑嘴鸭

命名者J. R. Forster,1781。

英文名Indian Spot-billed Duck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

栖息地海拔上限2,4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的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水生藻类、草籽和谷物种子,也吃昆虫、软体动物。

种群全球成熟总数在 150,000 - 1,100,000 只之间IUCN,2016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7 - 10 月。

体长58 - 63 厘米。

亚种数2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2.1.7.2.1、Anas poecilorhyncha haringtoni 印缅斑嘴鸭缅甸亚种

命名者Oates,1907。

分布区域缅甸和印度阿萨姆邦到了中国极南部老挝

个人观察记录:云南省瑞丽市、盈江县。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3、Anas zonorhyncha斑嘴鸭

命名者J. R. Forster,1781。

英文名Eastern Spot-billed Duck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8/08/13。

图片

栖息地内陆各类大小湖泊、水库、江河、水塘、河口、沙洲和沼泽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出现在沿海和农田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3,4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的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水生藻类、草籽和谷物种子,也吃昆虫、软体动物。

种群全球成熟总数在 8,800,000 - 16,000,000 只之间IUCN,2018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58 - 63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及西伯利亚东南部、日本、朝鲜和民国。

越冬区域中国南部【中国长江以南、西藏南部和台湾省】,台湾和菲律宾。

留鸟区域长江中下游,华东和华南一带,以及台湾

个人观察记录北京市【越冬】、四川省成都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是印缅斑嘴鸭的一个亚种

2.1.7.4、Anas platyrhynchos绿头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Mallard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6/10/01。

图片

栖息地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等水域中;冬季和迁徙期间也出现于开阔的湖泊、水库、江河、沙洲和海岸附近沼泽和草地。

栖息地海拔上限3,400 米。

食物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

种群全球总数不低于 19,000,000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6 年。

繁殖期4 - 6 月。

体长50 - 60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及西伯利亚东南部、日本、朝鲜和民国。

越冬区域中国南部【中国长江以南、西藏南部和台湾省】,台湾和菲律宾。

留鸟区域长江中下游,华东和华南一带,以及台湾

个人观察记录北京市【越冬】、四川省成都市【越冬】。

2.1.7.4.1、Anas platyrhynchos platyrhynchos绿头鸭指名亚种

命名者Linnaeus,1758。

繁殖区域北极圈

越冬区域墨西哥、北非、印度和婆罗洲。

图片
个人观察记录北京市【越冬】、深圳市【越冬】、四川省成都市【越冬】。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5、Anas acuta针尾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Northern Pintail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19/08/13。

图片

栖息地越冬期栖于各种类型的河流、湖泊、沼泽、盐碱湿地、水塘以及开阔的沿海地带和海湾等生境中,繁殖期栖于内陆大型湖泊、流速缓慢的河流、河湾及其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

栖息地海拔上限4,000 米。

食物植物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淡水螺、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种群全球总数不低于 19,000,000 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8 年。

繁殖期4 - 7 月。

体长50 - 76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北界【东北和华北各省、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和北美洲北部。

越冬区域欧亚大陆南部【北纬30°以南包括台湾的大部地区】和南北美洲。

个人观察记录深圳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6、Anas crecca绿翅鸭

命名者Linnaeus,1758。

英文名Eurasian Teal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20/08/13。

图片

栖息地繁殖期栖于开阔、水生植物茂盛且少干扰的中小型湖泊和各种水塘中,非繁殖期栖于开阔的大型湖泊、江河、河口、港湾、沙洲、沼泽和沿海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3,4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种子和嫩叶,,也吃螺、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种群全球成熟个体总数不超过 2,800,000IUCN,2020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3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34 - 38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北欧、中欧、亚洲和阿留申群岛。

越冬区域中欧、 南欧、北非和中亚、南亚、东亚。

个人观察记录上海市【越冬】、四川省德阳市【越冬】。

图片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常见。

2.1.7.6、Anas carolinensis美洲绿翅鸭

命名者J. F. Gmelin,1789。

英文名Eurasian Teal

IUCN 濒危等级LC【低关注度】,2020/08/13。

图片

栖息地繁殖期栖于开阔、水生植物茂盛且少干扰的中小型湖泊和各种水塘中,非繁殖期栖于开阔的大型湖泊、江河、河口、港湾、沙洲、沼泽和沿海地带。

栖息地海拔上限3,400 米。

食物水生植物种子和嫩叶,也吃螺、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种群全球成熟个体总数不超过 3,900,000 只IUCN,2020年】。

种群变化趋势下降。

世代更新长度6.3 年。

繁殖期5 - 7 月。

体长34 - 38 厘米。

亚种数单型IOC V10.2】。

迁徙模式迁徙。

繁殖区域北美洲北部。

越冬区域中美洲。

中国境内观察难度迷鸟甚罕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