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略|纪检巡察财务审查的内容和方法

 新用户12603780 2021-03-22
图片

原文:浅谈水文局巡察中的财务审查

来源:长江水文局 刘增明 小编搜集整理,仅供同行交流学习,侵删!

2017年10月—2018年5月,水文局利用8个月时间对7个外业勘测局开展了政治巡察工作,实现了巡察工作全覆盖。财务审查作为巡察中的工作内容之一,对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防控意识,防止贪污腐败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就如何做好财务审查工作,提高巡察质量,规范单位管理,预防腐败,进行了总结整理。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指正。

一、巡察制度必须站在政治角度

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与巡视的内容、检查、督导、程序完全一样。巡察与巡视开展的主题不一样,巡视针对中央和省级,巡察是巡视的延伸,主要针对市、县及各个单位(部门)内部。

二、财务审查与审计检查的侧重点不同

巡察工作主要是围绕“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的内容开展的。财务审查是通过查阅被巡察单位的财务账簿,翻阅财务资料,分析财务数据来发现问题,以小见大的来反映整个单位及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在中央八项规定、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各类审计检查有的比较具体,如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审计是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某个具体项目的专项审计,税务检查是针对某个具体税种或单位税务缴纳情况开展的检查等。有的比较宽泛,如审计署每年开展的预算执行审计是针对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单位法人或领导在任期内的单位财务收支、重大经济决策、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和个人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等方面的审计。
三、财务审查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一)基本原则

1、把握巡察的主题。是政治巡察的一部分,不能偏离主题。

2、把握重要性原则。通过查阅资料、会议记录、会计凭证账簿找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浪费时间且无成效。

3、坚持实事求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要仅停留在表象,要通过表象看问题的实质。

(二)主要方法

1、始终坚持问题为导向。以检查财务问题为主线,不谈财务管理成绩,只谈财务中存在的问题。

2、抽样的方面。财务审查时间紧工作量大,短期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对所有资料进行翻阅,需要在短期内发现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共性问题。在资料查阅的样本选择上,查阅财务制度、财务决算报告、审计检查报告等财务资料,追索到财务账簿和会计凭证。在时间选择上,主要是12月到次年3月。

四、财务审查中发现问题的渠道

(一)把握财务审查重点

财务审查是整个巡察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巡察,是通过财务的账面反映,通过表象看实质,以点窥面,反映单位整个政治生态问题。因此要始终把握这个主线,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把握巡察重点,以“八项规定”和能反映党组(党委)宏观把控管理中的内部管理问题为巡察重点。

(二)查阅党政文件记录

查阅党组(委)及班子成员会议记录本,看是否有重大资产处置、重大支出等财务事项,是否针对审计检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记录本的相关查找,党组(委)对财务问题的处理的管理情况、处理意见并分析这些问题处理的合理性。

(三)通过个别谈话发现问题

在个人谈话中发现财务管理问题,如财务制度制定是否合理、财务报销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套取资金等。对重点部门,如计划经营、人事劳动分配、财务管理等部门的重点人员进行谈话了解。也可以根据举报情况,有针对性的谈话。

 (四)利用审计结果

单位财务方面的审计检查一般有:审计署每年的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的三年任职审计、科研等专项审计、上级部门开展的专项审计检查和巡察、单位财务审计部门开展的内部检查,要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从中把握巡察方向,发现单位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

(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了解被巡察单位财务方面的系统情况,采集单位财务、业务等电子数据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查询、筛选、加工,有针对性的快速发现巡查重点和疑点问题,为巡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采用详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审计方法,查阅会计凭证、财务账簿、原始单据、会议纪录等资料,对重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线索。

五、财务审查针对不同工作内容所采取的检查方法

虽然财务审查在与各类审计检查不同,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共同点,如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因公出国(境)的管理以及一些内部管理等。财务审查针对不同工作内容,有不同的检查方法:

(一)“中央八项规定”方面

1、审查公务接待支出,是否存在公款吃喝的问题。接待费程序是否齐全,是否有派出单位公函、接待审批表中的接待人数和陪餐人数是超过标准;接待发票开具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个人或非本单位开具的发票;接待发票是否真实,若是定额发票是否存在虚开的现象;是否附有接待清单,接待清单是否存在高档菜肴、高档酒水等;接待结算是否通过公务卡或转账方式;是否同一事项进行多次接待;是否有非接待期间的餐费;接待费中是否夹带旅游、纪念品等非接待费用;是否是私人会所、高档餐饮场所进餐等。

2、因公出国(境)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因私出国未报告或审批现象。因公出国(境)是否经过审批,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或超标准、超标准列支出国(境)的问题;因公出国(境)出访人数、天数、地点是否符合规定;因公出国(境)报销审批流程是否齐全,有无将因公出国(境)费用转嫁给下级单位、所属企业等现象;因公出国(境)出访内容、出访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是否编制出访成果报告;因私出国(境)是否履行了报告或审批制度。

3、关注公务用车购置及其运行维护,分析是否存在公车私用或者以公车名义报销私车费用的问题。由被巡察单位提供详细的包括车辆型号、购置日期、车牌号、购置价、产权归属等信息的车辆信息清单,分析是否属于被巡察单位资产,还是属于单位租用车辆;查看是否存在借用下属单位或所属企业的汽车;查看车辆维修费和燃油费的总量与车辆数量是否合理,分析是否超量报销车辆维修费和燃油费;查看车辆里程表数据,计算车辆行驶里程,看其燃油消耗是否符合逻辑;查看是否存在公款报销非公车费;查看是否存在个人开具的燃油费和大批量的办理的加油卡;分析查阅停车费是否有商场、高档小区、私人会所等非公务活动地点。

4、会议培训手续是否齐全,支出是否合理。会议培训是否列入计划或预算,召开之前是否有会议培训通知、经费审批,召开时是否有具体的会议培训议程,会议培训结束是否有会议成果或报道;查看会议培训附件和发票,分析是否超范围、超规模、超标准报销会议培训费;会议培训费用中是否有与会议培训无关的费用,是否有非会议期间的费用,是否有接待费用,是否存在多方结算住宿费的问题;分析会议培训支出的合理性,住宿费清单是否合理;是否以会议培训名义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

5、差旅费报销是否合规。查看单位差旅费的整体支出规模,看人均数是否符合常理;差旅费审批手续是否到位,是否具有审批表,审批表的信息填写是否齐全,是否将出差人姓名、出差目的地、出差天数、出差事由、出差批准人、旅经地等基本信息填写情况;差旅费是否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是否超标,住宿费是否按标准报销,是否存在虚开住宿费发票现象,是否多领取交通补贴和伙食补贴,出差参加会议培训,会议培训期间的补贴是否领取,在无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的情况下是否报销了交通补贴和伙食补贴;出差人员和出差天数到外地勘测等野外工作,是否有工作任务单,是否有相关成果资料;是否将接待、娱乐等费用列入了住宿费;住宿费是否通过公务卡或转账等方式结算;是否存在非本单位职工报销差旅费并领取差旅补助的现象。

6、关注违规发放津补贴及吃空饷。查阅职工工资册,看是否有自定名目在工资中发放的项目;结合单位规章制度,查看单位人员支出明细账,看是否有自列名目发放津贴补贴的现象;查看工会账、食堂账、所属企业是否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查看单位职工名单与职工工资册对比,看是否存在编制外人员领取工资;看是否存在在编不在岗人员或者调离人员未办理核减编制手续。

7、关注个人借用公款和单位借出公款情况。查看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审查借款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的完备性,用途的合理性,还款期限、借款利息等信息。将个人借用超过3个月、半年、一年的公款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长期借用不还的原因,是否存在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的现象。

(二)单位内部管理方面

1、关注单位内部制度建立与执行。查阅单位制度汇编或制度清单,是否根据实际制定本单位一系列制度,制定过程中是否遵循“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制度颁发、汇编是否规范,是否进行及时更新,是否具有实用性。

2、关注车船的管理,是否存在安全和廉政风险。一是自有车船的管理,是否有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安全操作方面的管理制度;二是租用的车船,是否有管理规定,协议签订是否规范,约定工作内容、时间、地点等内容是否具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是否签订了安全协议和廉政协议,是否有合同纠纷风险等。

3、单位合同的管理,包括收入合同和支出合同。合同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收入合同可以反映一个单位的收入状况,分析纵横向收入,确定单位生产经营计划。分析支出合同,看是否有合同管理办法,不同合同内容不同合同金额是否分别有规定,合同规范的权利义务、工作内容、成果质量验收等是否具体,合同是否具有可操纵性。

4、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是否有具体的管理办法,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是否规范。资产购置、大额物资采购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属于政府采购范畴的商品是否履行了政府采购程序,进口设备是否逐级上报审批,设备采购是否履行了严格的验收程序,超过固定资产限额标准的是否纳入了固定资产管理;国有资产处置是否经过审批,是否办理相关处置手续,处置前是否请专业机构鉴定,是否达到报废年限,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处置收入是否上缴国库;房屋、仪器设备出租是否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出租价格是否公允,是否与市场价格相符,是否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是否签订了超长期的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签订是否规范、具体。

 (三)所属公司报销管理

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监管是否到位,是否有制度支撑,内部管理是否到位,会计核算是否规范,重大支出及重点费用是否履行相关手续。

(四)基层报账单位的管理

事业单位对基层报账单位管理是否到位,是否针对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票据等审核报销手续是否齐全,往来款是否及时清理,是否实行预算管理,是否有“小金库”现象。

(五)特别事项方面

1、假发票:充分理解假发票的四种表现形式,即发票是假的、内容是假的,发票是真的、内容是假的,发票是假的、内容是真的,发票是真的、内容是真的但两者不具有关联性。

2、定额发票:定额发票具有面额较小、不用手工开、用时撕下,而且票面无业务内容、无物品或服务品名或数量等信息,只有公章,但经常公章不清晰。因此要审查是否有大量定额发票、是否连续报销定额发票,同时审查与定额发票相关的业务内容,必要可以同相关人员进行谈话或向开具发票单位实地调研,看单位经营情况。

3、办公费:通过办公费、专用材料费等明细账,查阅是否有笼统开具办公用品或电脑耗材的情况,一是看对方开具单位是否是大型购物商城,二是看是否有明细清单,可到对方单位实地察看这些物品是否有经营,三是购买的办公用品是否履行了验收、入库、领用等手续。

4、车辆运行费用:一是用单位年度燃油费(维修费)总数除以单位车辆数,看车辆消耗燃油(维修)是否符合逻辑;二是燃油发票抬头是否规范,是否有开给个人、空白等现象。三是加油台账合计数与财务账上的实际燃油数进行对比。

(六)廉政风险防控方面

是否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是否有廉政风险点,将单位各个环节的风险点进行整理,对应其解决措施,重点关注外委合同、设备物资采购、基建项目等内容的风险防控。

(七)审计整改方面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审计检查报告,逐项清理审计问题,特别关注历次审计检查提出的但未整改落实的问题、共性问题、热点问题。

六、财务审查成果的整改与运用

 (一)巡察成果

1、巡察报告。每次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应在认真分析、反复修正的基础上形成巡察专项报告,包括被巡察单位基本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建议和意见三部分,向巡察开展党组(或党委)汇报。

2、发布问题反馈通报和巡察新闻通报。一是发布巡察问题反馈情况通报,在被巡察单位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进行通报,对巡察反馈的所有问题进行认真反馈,在限定时间内报送经审核批准的意见反馈《整改方案》,限期内整改完成。

3、详细制定移交问题(线索)清单、巡察整改措施及责任清单、巡察整改拟制订或修订的规章制度清单。

(二)落实巡察整改

1、抓好问题整改。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是发现问题,巡察工作的落脚点是推动解决问题。巡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到位,这样才能达到给单位党组(委)进行健康体检的目的。对巡察提出的问题,要求被巡察单位限时整改、及时反馈,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做到认识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效果不长远不放过。

2、抓好巡察成果转化运用。对巡察中发现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要认真归纳、分析和研判,转化成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制度,实现成果共享,为单位改革发展助力。转化巡察成果,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通过巡察,找准“病灶”,开出“药方”,标本兼治,力求实效长效。

3、形成震慑作用。对于巡察发现和移交的问题线索中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问题,要严格按照“不遮遮掩掩,不回避矛盾,不怕得罪人”的要求,不设上限,不限指标,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露头即打,绝不姑息。

4、做好巡察示范带动作用。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履行落实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及时把问题线索捋清楚,将整改责任压下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借助巡察具有政治性、宏观性、权威性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震慑力,同时结合领导干部“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提高单位领导依法依规的行政意识,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促进各类审计检查的问题的整改落实。将巡察结果运用到单位绩效考核中,提高巡察问题和巡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在单位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实行巡察重大问题在绩效考核中的一票否决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