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万米高空看三星堆(图文版)

 北斗史地研究所 2021-03-22

视频版地址:地形考古学揭秘三星堆

三星堆文物造型之奇特,超出人们正常的认知。

但是从地形考古学的角度看,这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副真实存在的地形图。

用民间俗语讲,这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一座山,都对应着一个山神。

下面,我们站在万米高空,来揭开三星堆文物的神秘面纱。

1、纵目之山

在三星堆遗址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三星堆镇馆之宝纵目人面具的原型……

2、金杖之山

在三星堆遗址的东南方向,有一座条形山脉,这就是三星堆另一件镇馆之宝金杖的原型。

3、圆脑壳之山

纵目人的北边,是圆脑壳之山。

参考坐标:德阳市绵竹市天池乡

4、巨长人之山

圆脑壳再往北,是巨长人之山。

参考坐标: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

5、麻花辫人之山

参考坐标:甘南舟曲县。

6、方向盘之山

参考坐标:绵阳市平武县泗耳藏族乡。

7、鸟儿树之山

参考坐标:若尔盖县。

8、牙璋之山

参考坐标:重庆市云阳县沙市镇。

9、二脚樽之山

参考坐标:广元市青川县。

10、贵人灯之山

参考坐标1:商洛市

参考坐标2:宜昌市

11、三星堆之山

关于“三星堆”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媒体宣传是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故称三星堆。

这种说法,既不严谨,也不科学,更是无法求证。

实际上,在传统地理考据中有一个地理名词,叫做“地望”。

所谓“地望”,就是地形图,简称地图,古人称为“图”。

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郡考上》:“东高宛城,以今地望准之,当在乐安、高宛之间。”

·魏源《圣武记》卷十二:“圣祖勒铭狼胥之山,其山必距昭莫多不远,则是以汗山或肯特岭为狼居胥山。准其地望,皆与古书相合。

所谓“准其地望”,即是核对地形图。

三星堆的地望,就在三星堆遗址的西北方向,纵目人面具地图的正上方。

既然三星堆的地望在阿坝地区,那么这些文物的遗址为什么又出现在广汉市呢?到底是人们搞错了史料,还是仅仅借助了史料中的地名呢?毕竟三星堆首先发现于1933年,距今已经80多年,其中历经战乱和变革,出现混乱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关于三星堆,有更多的谜底等待我们去揭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