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发区新政下,盘龙城会不会有焕然一新的变化呢?

 前川公子 2021-03-22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01




文章导读:
昨天,武汉市公布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此文件是继国家,湖北省出台相关文件后武汉市具体落实方案,小编仔细研究后,觉得有两条相对比较重要,如果真的实行,盘龙城开发区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条是“优化开发区机构职能”,意见里提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化管委会职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从内容来看,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会主要偏重于经济发展,而社会管理和运营将不再是管委会的职责
第二条是鼓励国家级开发区整合或者托管临近的省级开发区,盘龙城开发区是省级,而临空港开发区则是国家级。
我国的开发区制度推行20多年了,确实需要进行改革了,开发区本义是在一个相对小的封闭区域内发展高新产业,所以无论是东湖高新,还是武汉经开,国家批准的开发区范围都只有30平方公里以下,国家希望在这个区域内土地能得到高强度开发。

可惜的是,开发区慢慢地走样了,光谷通过托管,面积居然高达500多平方公里,比很多行政区都大,但开发区又不具备行政区的社会管理功能,最大的缺陷就是机构不完善,由于不属于国务院划归的行政区(省市、县区、乡镇等)序列里,没有行政管理机构,也没有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班子,比如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等,只有管委会、党工委。

或许未来的开发区里,管委会只管招商,社会事务还是所属行政区负责吧,比如盘龙,将还是由滠口街道来负责社会管理,小编如此猜测。

02




国家级开发区有许多新城区不具备的优惠Z策。

在昨天公开的促进开发区创新提升的意见上,很多试验性的政策都是从武汉的三个国J级开发区开始实行,小编觉得吧,武汉新城区之所以比开发区落后,不仅是产业问题,服务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差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落后的推一把,这才是达到平衡的最佳方法,怎么武汉只给跑在前面的加油送水呢,难道你真相信他们到时会等你一把或者拉你一下吗?小编毕业很久了,不会那么纯真,呵呵。

0.




武汉关于开发区的一些新措施

1、国J级开发区可以整合或托管临近的省级开发区
加快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日产业园、中德国际产业园、中印(武汉)科技产业园、中美大健康产业园等国际产业园建设。鼓励国家级开发区整合或者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省级开发区或者特色园区,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产业共同体。
看来,去年有意向的几个中外合作产业园还是在推进中,中法和中德位于蔡甸,中日位于黄陂,中印估计是光谷,中美则位于江夏区。
这几个中外合作的工业园区中,只有位于黄陂的中日产业园有实际动作,几个月前开始对外招标规划项目(因某些原因,现暂停中)。
小编感兴趣的是这句话“鼓励国家级开发区整合或者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省级开发区或者特色园区”,武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东湖高新(光谷)临近的省级开发区是江夏开发区(位于庙山),武汉经开相邻的是蔡甸经济开发区(位于常福),临空港隔壁则是黄陂的盘龙城开发区。
如果按照这个新政策,理论上光谷又可以托管庙山和藏龙当了,武汉经开也可以托管蔡甸常福,临空港也可以托管盘龙城。
但实际上的可能性真的不大,首先通知里只是说鼓励,潜台词是双方你情我愿,光谷或许有希望(毕竟光谷和江夏现在正你侬我侬,关系贼好),武汉经开不好说,蔡甸人再次上钩的可能性不大,至于临空港是绝对不可能托管盘龙城的,咱黄陂人心气高的很,一直希望自己搞国家开发区
其实小编是赞同整合的,这才是开发区成立的初衷,先富带动后富,国家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协同发展,有利于武汉的全域进步,城区均衡。

武汉经开
2.开发区最多只能有三种主导产业
在全市产业地图基础上,按照每个开发区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的原则,抓紧编制开发区产业地图,构建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很好,高新科技不能全部由3个国家开发区包了,也要分一点给4个新城区吃吃,毕竟住在4个新城区的有300多万人(黄陂101、江夏96、新洲91,蔡甸50),他们不仅需要就业机会,还需要高薪。
3、开发区基础设施纳入武汉基础设施规划
将开发区基础设施纳入全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开发区布局建设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持开发区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开发区。
这个开发区包括国J级和省级开发区。
武汉的开发区,即使是国家级,基础设施也有很多欠账(光谷东的朋友应该会同意小编说的),更不用谈省级开发区了,四个新城区的省级开发区中,除了阳逻的道路水平,水电供应稍微完善点外,什么盘龙,常福、庙山的基础设施都需要投入巨资才能赶上本区县城的水平。

临空港
4、优化人员使用
在国家级开发区试点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
这个好,可以大力提高开发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先在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试点。
5、优化开发区的运营机制
支持开发区建立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由专业运营主体负责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专业服务等工作。鼓励开发区运营主体根据发展需要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区。
黄陂的宋家岗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由市区两级组建的武汉临空投负责该区域的建设、招商等工作,横店临空示范园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虽然临空也有个管委会,但仿佛如不存在一样(横店临空经济示范园非省级开发区,自然管委会不会有正式编制),既然现在有了这个政策,横店临空园完全可以先行试验。

黄陂横店临空经济园
6、减少开发区管委会管理职能
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化管委会职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
这个很重要,开发区管委会以抓经济为主,社会管理事物和开发运营管理职能将不是管委会的职责,属于当地行政区管理。
小编的理解是,对盘龙城管委会来说,今后将只管经济,社会管理由滠口街道来负责吗?光谷也是一样,其范围内的社会管理将由洪山区和江夏区回收管理了吗?
还是武汉经开有远见,早就和汉南区合并了,这样就不存在光谷和盘龙城的管理问题了。

东湖高新

04




在小编看来,黄陂南部和东西湖的临空港完全应该整合起来(非托管),宋家岗发展服务业,临空港和横店发展工业,按这样统合的话,黄陂和东西湖会双赢,武汉江北将崛起一个和光谷媲美的新经济带,如此,武汉幸甚!
您如何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