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票】最新节目单来了,你最中意哪座古城?

 风吟楼 2021-03-22



3月8日

周一


 万州

万川毕汇 顺势而为

图片

依山傍水的万州古城,有着“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格局。1800多年前,古城先人依山形水势,修筑起坚固的城池,为后世带来安定的生活。北宋书法家黄庭坚被贬蜀地,他隐忍蓄势,耕作于山野之余,深思治国之策,在万州写下《西山记》,让古城人明白了遇事皆当顺势而为的道理。从古至今,面对时代变迁,古城人通过审时度势,寻找规律,掌握先机,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把握住了每一次历史机遇。


3月9日

周二


 开封

一城宋韵半城水(上)

图片

位于中原腹地的开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绕城而过的黄河,润泽着万亩沃野良田,使这里成为古老中国在农耕时代的富庶之地。“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了好几层”,黄河造就了开封,也让这座城经受了屡毁屡建的沧桑。从梁惠王引黄河到大梁城北,开通鸿沟,汉明帝大规模修治汴渠,到明朝廉吏于谦修筑堤防,历朝历代的先人在治理河患的过程中饱经忧患,又一次次奋发而起。“黄河宁,天下平。”今天的古城人,依然担负着让黄河岁岁安澜的梦想,守护着这座黄河之城。

3月10日

周三


 开封

一城宋韵半城水(下)

图片

开封,八朝古都一城宋韵,北宋定都开封的168年里,东京汴梁,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宋太祖赵匡胤采取抑武扬文、劝学兴农的治国方略,发展经济,当年的东京汴梁城垣恢宏,商贸繁荣。北宋风俗画师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详细地展现了汴河两岸百姓,富足安定的生活,让今天的人们有幸得窥当年的古城风貌。今天,生活在开封的人们依然可以触摸到久远的历史遗迹,感受到那份大国气韵,在历史的遗存中获得精神的滋养。


3月11日

周四


 揭阳

粤东名城 古韵新风

图片

“城中竹树多依水,市上人家半系船”,揭阳因城中水系发达,河网密布,被誉为“岭南水城”。在古城中,遍布着大大小小78座祠堂和家庙,里面供奉着各个家族的先贤往圣。“见先人所做,必全力以赴”,前人的训诫,贤良的德行,成为历代后人的行为准则。漫步古城中,名宦祠、乡贤祠,名贤公祠、进贤门,无不记录着古城走出的贤德名士,也彰显着这座城传承至今的尚德之风


3月12日

周五


 南通

弄潮江海 通济天下

图片

滨江临海的南通,自古就有“江海门户”之称。自西汉起,吴王刘濞开凿运盐河,打通了南通与外界的商贸之路,数千年来,大海的壮阔、长江的奔放与运河的灵秀孕育出这座城市包容会通的气质。近代实业家张謇“祈通中西”,他兴办实业,发展教育,打通了中西文化思想的通路。今天的南通,更以积极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以通济天下的情怀迈向新的时代。


3月15日

周一


 长汀

客家首府 红军故乡(上)


图片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大山深处,长汀古城依偎着汀江,走过了千年岁月。从西晋永嘉元年开始,为躲避战乱,数以百万计的中原汉族大南迁至此,被称为“客家人”。“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客家人在汀江岸边白手起家,艰难创业,使这座小城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客家首府”。革命时期,古城敞开怀抱,迎来了红军,从此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无数古城儿女走出家门,跟随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月16日

周二


 长汀

客家首府 红军故乡(下)

图片


背靠卧龙山,东临汀江的长汀古城,是客家人聚族而居之地,走过漫长迁徙之路的客家人,对家和国有着深刻的理解。长征出发时,无数古城人加入红军,走向漫漫征途。在客家人的传统中,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聚力成龙。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面对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古城人开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代代接力,人人参与,把红土地上的“火焰山”打造成绿水青山的宜居之城。

3月17日

周三


 丰都

名山鬼城 唯善呈和

图片

位于长江北岸的重庆丰都,以“天下鬼城”之称闻名于世。名山之上,奈何桥、鬼门关、天子殿……一座座传说中阴曹地府的古老建筑,讲述着传统社会里惩恶扬善的故事,时刻提醒着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把与人为善的智慧深植在人们心中。千百年来,古城人守护着内心的那份善意,延续着向善之风,让这座长江之畔的古城充满温情。
 

在评论区留言
说出你最喜爱的城+原因
截至3月20日(周六)24:00
点赞前五名的用户可以获得
《记住乡愁》精美奖品一份

图片
上期获奖名单

图片

恭喜上期获奖的五位网友~

图片

文字提供 | 杨阳、韩双
编辑 | 赵瑞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