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书睡了3年的我,为什么要读书?

 鱼堂主 2021-03-22

这是执行习惯写作的第31天

09年开始买书越来越多,最后只能堆在床上,它占一半,我睡一半。

我出来社会的早,很多价值理念没有人教,都是通过看书一点点建立起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很多书看的都是无用的书,有历史,哲学,心理,经济,还有很多小说,就是在这知识里面慢慢塑造了我。

成人以后,才是真正为兴趣读书:为认识自己,为理解世界,也为解决问题,而读有用之书,终生学习,学以致用。

什么叫深度阅读社群?

我们深度的不是读书,而是用读书读自己。

感谢大家参加读书会结营,经历了100天的读书行动。

从一开始强调读书会不只是读书,它只是落地的实践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也各种各样,有的人缺少知识,有的人缺少勇气,有的人缺少自信。

而读书就是寻找这一切解决方案的引子,成长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知识事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里我们开始了深度阅读,带着思考读书,完成了执行习惯的养成。

1期一共19人,阅读100天,共读书5本,读书笔记达100万字。

这个成绩可以说很了不起,每个人都参与了建设。一个人短期的努力很难看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在天亮前放弃了。

有些同学中间有坚持,有放弃, 有挣扎,有拖延,都是我们一起的经历。

坚持并不容易,但是值得坚持。

从开始自己想读书的种子,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一点点思考,整个过程和未来的方向越来越清晰。

1,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并非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它是目前最便宜,最实用的方法。

同样跟人交流,找教练针对训练都可以帮你学习。

这些不是成本太高,就是不方便日常学习。

最后只剩下网课和读书,网课给出的框架结果,听的人只能听个热闹。别人是一天天的积累结果,没有经历那个过程,网课的真正价值就是提供了一个领域知识的框架。

就像梁宁的课,真指望听了学会做产品了。不见得。

只能给你一个知识框架:像公司的战略地图。

四种企业:

草莽企业,找机会。

腰部企业,站位生态。

头部企业,终结战场。

顶部企业,跨越周期。

这些知识知道了,有什么用?唯一的作用,就是从面前未知的迷雾,变成了版块的迷雾。

知道大概是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去做。

有些人为什么没有做成事,就是学了很多方法干货,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磕磕绊绊的人太多了。

2,读书读什么?

经常有同学问记不住怎么办?

我如果说读书不是为了记住,好像在忽悠你们。

读书确实不是为了记住,读书是启发思考的过程。

是了解知识框架的过程,是了解领域背景知识的过程。

你想读书为什么要记住,记住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用书中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用书中的素材吹牛。

无论那一个,读书都是为了用,就算是用也是低级的策略。

内化的3个阶段:

1,实用阶段。

书中讲了一个方法,说1+1=2,然后回去解决了一个1+1

下次遇到1+2 就不会了,这个是最低级的内化。

2,思路阶段

读书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路,他为什么这样写,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学会加法比记住1+1 1+2 1+5 等于多少更有价值。

是搞明白加法的底层原理,知道怎么做加法。

3,批判阶段。

作者也受自己本身知识经验限制,他的思维框架有没有问题, 用的案例是不是极端案例。

什么是极端案例,就是不具备普遍性。

终归书是提高一种思维方式,除了学习理解,也要审视它。

3,读书没有记住,就一定没用了吗?

知识分很多,能被使用的都是显性知识。

就是那些刚好能解决你问题的知识,它不是孤立的存在。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才能塑造出显性知识。

就好像时间管理一样,你可以学很多方法干货,但时间管理背后需要的是,自律,自控这些能力。

就好像人名,如果只有人名是毫无价值。

必须有背景,专业,职业,性别,民族,地域,性格,喜好,这些叠加起来,这个人名才具有显性价值。

有些知识就是用来垫脚的,梯子也不是最后一节才重要。

4,知识的替代和持续

我们经常说认知升级,其实知识也在升级。

现在人不看书,就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这个思维是狭隘的,从地球是宇宙中心,到太阳是宇宙中心。

知识一直都是在被证伪的过程中向前,知识是经验的总结,适用一时而已。

如果知识不迭代那人类就不会进步,个人同样如此。

人就是不断适应的过程,每个阶段适应完,就要开始下一阶段,这个是持续过程,没有结果。

所以才需要终身学习,社会不是你一个人构成,大家没有意识,但都是相互影响。

最终呈现了社会知识的涌现,从而推动了知识进步。

5,读书是一个引子

我感觉最好的日子是下班钓鱼发呆,只不过我们有太多身不由己的原因,不得不继续努力。

读书是一个引子,在你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到思路。

历史是过去的事,为什么还一直研究。

记录历史不是为了让你模仿历史,而是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道还有另一种选择。

读书能开阔眼界,就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做。

读书是一个引子,在你面临选择的时候帮你梳理思路。

个人的经验总是有限的,但我们遇到问题总是超前的,之所以是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遇到过,不知道怎么解决。

一个人在越厉害一生也经历不了多少事,而看书就是最好的扩展方式。

从一个人的经历,到万千人的经验。

他不一定帮你解决问题,他可以给你一个新的视角。

有时候,一点启发就足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今天是读书,我们聊读书,但讲123的经验,那个只要你看书多一样可以自己总结。

干货就想说明书,读一遍是知道步骤操作,没人会一直看说明书。

而切说明书有局限性,只能帮你解决具体问题的干货,从出现就已经被限制在这个干货范围。

最后,希望不读书的开始看起来,喜欢读书的给你更多。

一个人是很难坚持,如果不是真的特别需要的情况下,但社会那里都能提前给你说一个需要,你只要努力就好的策略。

世事无常,精进不已。

你不能指望有固定的目标让你努力,只能找到你的兴趣坚持下去,然后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PS.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