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姿势分子 近些年来,温室效应似乎越来越严重,导致全球气候变得愈发恶劣。 温室效应的诱因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有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焚烧秸秆、耗电量增加等。 如果我告诉你,你吃肉都是在间接加剧温室效应,你会相信吗?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科学家提出的真实科学理论。 我们通常认为,温室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有一种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甚至比二氧化碳还强,这就是甲烷。 有人说:不对啊,甲烷不就是天然气吗?明明是燃料,为什么会导致温室效应?再说了,我们利用甲烷还嫌不够,谁会排放甲烷呢? 首先要和大家具体说一下温室气体的定义:我们知道,太阳光通过辐射来到地面后,给地球加温的同时,也会有很多辐射在地面反射后回到宇宙空间。而温室气体存在于大气层中,会把这部分反射的辐射再反射回地面。地面除了太阳直射之外又接受了反射,自然就会变得更热。 除了我们熟知的二氧化碳之外,氟利昂、氧化亚氮等都是温室气体,甚至水蒸气也是温室气体。 甲烷,也是其中之一。甲烷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倍,其温室效应也达到了二氧化碳的22倍,足见其威力之大。我们之所以不太了解它的威力,在于它的含量比二氧化碳低太多。 不过,这是以前。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空气中的甲烷含量也开始增加。 我们吃的牛羊肉,都会对甲烷的排放有影响。 以牛羊为代表的反刍动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放的屁中,有甲烷…… 随着人类对肉类需求量的增加,农民们饲养的牛羊开始增加。在它们发育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甲烷。 同时,它们的各项活动,都在消耗着空气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更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随着气温的提升,人类将面临一项更严重的威胁: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掩埋的大量甲烷。目前来说,它们储存在冰盖之下,还很安全。但随着全球气温提升,难保未来某一天冰盖不会融化,其中的甲烷进入到大气层,将会造成更加恐怖的温室效应。 有人会说:就算这样,我吃的肉也不多,有那么夸张嘛? 首先,一顿吃的肉不多,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天天吃肉的,加在一起多不多? 即使一个人吃的不多,全世界几十亿人,每天吃多少肉? 积少成多,就变得可怕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食品公司提出了新的概念:清洁肉。 所谓清洁肉,不是肉质清洁,而是不会产生温室效应。这种清洁肉是通过生物反应器培养的细胞来生产肉类,而不是直接饲养动物。没有活体动物,就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了。 而且,清洁肉不会排便,不会吃太多的草。它们不需要像活体一样在运动过程中向空气中排放热量,还不会感染细菌病毒,可以说是非常好的食品。 目前来说,清洁肉的技术还是发展得不错的,唯一的问题在于成本还比较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清洁肉的价格或将来到和其他肉类价位持平的程度。到那个时候,或许清洁肉就可以普及了。 (人山人海,相遇不易。创作艰辛,如果您觉得小编这篇文章还可以,请点击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快陪我一起探索有趣的科学世界吧~) |
|